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艺术发展论学习重点(文字版)

2022-09-27 15:31 作者:一只王老西  | 我要投稿

艺术发展

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个艺术世家都会对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有自己的理解和阐释,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某一价值标准去描述这个过程。在艺术发展论这一章中不仅是揭示艺术的发展规律,还要探讨艺术的发生、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等问题。

 

艺术的发生

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三大主要理论是考试中的“常客”了,是艺术概论这门科目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艺术理论类书籍中经常会提及不同理论家提出的观点,但往往会对其他观点进行批判,以此引出编者认为“正确”的观点,比如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其他理论家的观点一般不会考,然而艺术起源的三大学说考到的几率很高。虽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巫术说”与“游戏说”都有些许片面,但这两大学说确实在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劳动说”的观念比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对于这三个学说,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以代表人物、核心观点、评价三个重要线索和关键词去记忆比较好,抓住得分点所在。


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艺术发生的动力是复杂的,但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是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艺术创作的主体——人,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

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劳动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工具、政府自然以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活动。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当然,《艺术概论》中所强调的艺术的审美性同样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演变而来。最初的“艺术作品”仅仅具有实用性而没有审美性,发展到实用与审美兼具直至产生了仅具审美性的艺术作品。

通过考察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可以对“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做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即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思想感情的精神产品。所以人是艺术发生的前提,审美性、情感性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

 

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是艺术理论的重要任务。掌握艺术发展的规律能让我们在学习美术史时不再仅仅流于表面,可结合理论知识更为敏锐地洞悉各艺术风格、现象、艺术家等背后的关键信息。历史上有诸多学者构建了自己的“艺术发展模式”,如瓦萨里的“三段式循环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体系与否定之否定规律、李格尔的“两极的变化”等等,可以说每位学者都尽量使自己所认为的艺术发展模式在自身逻辑体系下自洽,但艺术始终在向前发展,很多理论的局限性也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显现,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观点仍然极富启发性,值得大家深入学习。不过在《艺术概论》这类书籍中,关于学者的理论一般都是简短地概括,要真正了解其观点的全貌,需要阅读原著结合一定的语境,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原著以开拓视野,积累知识。

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艺术的发展规律包含了自律性和他律性两个方面。他律性是指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艺术的发展。其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社会原因,而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最直接的、深刻的影响,宗教、哲学、道德对艺术的发展也起着不同程度的进步作用或阻碍作用。自律性就是指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从纵向的发展来看,指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从横向的联系来看,指不同民族间、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的联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这一节内容实际上是艺术自律性横向联系的展开。在王宏建版本的《艺术概论》中,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目录的小节内容来看,并不完全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部分内容因为很重要,内容也比较多,会单独作为一节的内容,比如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民族性来自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来自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由于多民族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必然造成民族精神的差别性,而民族精神的差别性就必然造成民族艺术的多元性。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差异性是长期存在的,因而各民族思想感情的差异性和欣赏习惯的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艺术民族性的长期存在。

各民族艺术之间也会相互交流和影响,但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类似性,二是民族交往的可能性。不同民族艺术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的拿来;第二步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去除糟粕;第三步把外来艺术和本民族艺术有机结合;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发展趋势是艺术的一般共性与民族特色的有机融合。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为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民族共赏的艺术。

 

总而言之,这一部分的内容重点在于理解,只有理解规律的构架才能真正运用到美术史中去,毕竟理论和规律都是抽象的,将其在美术史的学习过程中具象化是融会贯通两史一论的重要手段。




艺术发展论学习重点(文字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