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鸟局鹦鹉案”即将开庭,有哪些动物福利焦点,一起来探究

2023-08-09 09:16 作者:环境调研  | 我要投稿

今天上午8:40,“鸟局鹦鹉案”即将开庭。
虽然很遗憾,庭审过程将无法公开直播,但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庭审结果,请大家保持关注。
今年4月,守护鹦鹉的两名志愿者因公开质疑一家名叫“鸟局”的萌宠乐园其经营方式伤害动物,而受到了对方起诉。对方控告志愿者恶意诋毁。
那么,志愿者到底对鸟局哪些现象和行为发出了质疑?这些行为又具体从哪些方面造成了对鹦鹉的伤害?
让我们在开庭之前,一起剖析明白。



(一)放任顾客随意与鹦鹉进行互动,无有效管理,造成鹦鹉持续因被追赶和被抓而应激、受伤,被迫持续承受压力;



图为志愿者现场拍摄,一游客正在随意抓取一只小鹦鹉


1. 身体伤害


为了适应飞行,鸟类的⻣骼轻⽽脆弱。不当的抓握有可能捏断鹦鹉的骨头或挤压内脏。如果用力抓握鹦鹉的腹部,则可能会导致牠们无法呼吸。抓扯鹦鹉的翅膀、腿或尾巴,可能损坏牠们娇嫩的⽻⽑,还可能导致⻣折或其他创伤。



图为志愿者现场实拍


2. 精神应激



图为志愿者拍摄,展示墙的鹦鹉被迫持续忍受游客逗弄,无处可躲


追赶抓捕鹦鹉不仅可能会导致鹦鹉身体受伤,还可能让牠们受惊应激。鹦鹉的压力来源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大声说话或经常走动的陌生人会让鹦鹉感到不安。强迫鹦鹉跳舞、说话和与你互动的时间过⻓,也会给牠带来压力。突然的声音、动作和触摸对鹦鹉来说都可能是惊吓威胁。如果你突然把一只新鹦鹉引入牠的笼子,原来的鹦鹉也可能会感到压力。


当鹦鹉感到受到威胁或害怕时,体内就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如果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就会导致疲劳、高血压和肥胖。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鹦鹉过早死亡。


压力也会导致细菌性疾病的复发和伤害。⻓期的压力会影响鹦鹉羽毛的生⻓,使羽毛脱落。压力过大的鹦鹉可能会开始拔毛,最终,拔毛会发展成一种强迫性习惯,鹦鹉会想通过破坏东⻄来缓解恐惧或沮丧。精神紧张的鹦鹉还可能会拒绝进⻝或难以摄取营养,从而导致体重减轻。


(二)整个场馆内环境持续过度嘈杂,闭店时间过晚导致光亮时间过长,与鹦鹉正常作息不符,有害鹦鹉健康;


图为鸟局营业时间,违反一般鹦鹉正常作息


大多数种类的鹦鹉来自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牠们的一天有大约12小时的光照时间和12小时的黑暗时间。与哺乳动物一样,⻦类也有两个睡眠阶段。其中,慢波睡眠(SWS)似乎是最重要的睡眠阶段,可能具有恢复功能。


与休息不足相关的压力会降低⻦类对疾病的免疫反应,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如多动症、攻击性增高、天黑后的过度吵闹和羽毛损伤的行为,以及不必要的生殖行为。

足够的黑暗睡眠时间对鹦鹉来说是必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夜灯和突然的噪音可能会使鹦鹉保持清醒,无法入睡。根据安特卫普大学的研究,夜灯可能会扰乱鹦鹉的睡眠周期。


据研究表示,鹦鹉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接受人声。虽然鹦鹉在其本身的群体里可以适应鸟群的嘈杂,但牠们并不能适应人群的嘈杂,因为人声的发音方式和鸟声的发音方式不一样。


视频中可以听到,现场声音非常嘈杂


(三)付费喂食互动项目的设置,使鹦鹉只能被动等待投喂,无法获得所需能量;饮食单一匮乏容易导致鹦鹉营养不良;


图为志愿者拍摄,30元仅能购得一小袋小米,每次投喂都引得鹦鹉争先恐后抢食


野生鹦鹉醒着的时候有 40-75% 的时间都在从事觅⻝活动,但圈养鹦鹉几乎每天都只能在碗里吃同样种类的⻝物。这种喂养方式除了限制了牠们自己寻找、选择和处理⻝物的机会,更可能会因为食物单一而导致健康下降。据估计,营养不良是⻦类从业者所⻅的所有临床状况中高达90%的原因。


⻦类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单一的种子饮⻝无法提供足量的钙和必需氨基酸,脂肪含量高,容易导致钙缺乏、肥胖、肝脏脂质病等问题。


⻦类专业人士建议,主⼈应该完整地提供各种更接近其⾃然饮⻝的⻝物,应在配方颗粒饲料中同样添加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其他饮食,并提供一定的觅食机会。


四)室内场馆温度湿度浮动大,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疾病滋生;


图为志愿者拍摄


专家认为,适合鹦鹉生长的温度约为17-27摄氏度,如果经常暴露在高温下,牠们会感到压力。低温则对雏⻦生⻓不利,这可能会导致生⻓受阻或发育延迟。


潮湿的环境可能会导致看不⻅的真菌孢子快速生⻓和传播。曲霉菌可以在浴室的表面和墙壁上,以及漏水的房屋的天花板上生⻓。许多自残和破坏羽毛的鹦鹉可能是在默默抵抗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微妙但有害健康的真菌感染。


(五)不少鹦鹉出现生病症状或死亡,密集室内空间可能加速疾病的传播,包括人畜共患病


图为鸟局角落里一只小鹦鹉尸体,志愿者实地拍摄


宠物⻦可能会感染多种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疾病,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鹦鹉热是两种最急需注意的人畜共患病。鹦鹉热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直接接触受感染的⻦类或通过吸⼊这些⻦类的粪便、尿液、呼吸道和眼睛分泌物中的气溶胶。


当一大群⻦类混合售卖,鸟群密度过大时,⻦儿和人暴露在疾病的⻛险下会大大增高。感染物质通过高密度的粪便、尿液、唾液和羽毛尘埃排出,通过呼吸道、口腔和眼部分泌物以及粪便中的气溶胶传播。



图为志愿者实地拍摄,肉眼可见粪便堆积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的说法,鹦鹉热在美国是⼀种应报告的疾病。更容易接触⻦类的个体通常被认为更容易感染,⻦与⼈的接触可能发⽣在兽医医院、宠物店和⻦类展览等场景中。


如果圈养的⻦类逃跑,就会产⽣进⼀步的生态环境⻛险,可能将疾病传播给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野生动物。


(六)鸟局场馆环境和设施,以及其公开表达都违反鹦鹉正常生活习性,鹦鹉无法自由地进行活动社交等天性行为的表达


图为志愿者实地拍摄,鸟局外一整面的鹦鹉展示笼,笼子狭小无丰容,鹦鹉无法进行社交或其他活动


Graham(1998)报告显示,尽管笼中⻦的生活看似无忧无虑,但宠物⻦的尸体解剖经常显示出与压力有关的病变。鹦鹉的自然行为包括社交、飞行、觅食等。有人认为,拒绝这些活动会导致圈养鹦鹉的身体和行为异常。


1. 社交需求‍‍‍‍


鹦鹉是特别社会化的⻦类。在野外,鹦鹉通常成群结队,每天⻜行数英里寻找各种各样的⻝物,并可能聚集成一个由数百甚至数千只社会性同胞组成的社群。Birchall(1990)报告说,野生鹦鹉可能用90%的时间来觅⻝和与伙伴互动。


摩擦喙是两个或更多鹦鹉之间社交问候的一种方式。Aydinonat等人 (2014)证明,独居⻦类的端粒明显短于成对⻦类。令人担忧的是,端粒⻓度的缩短被证实与人类的年龄相关疾病有关,并表明慢性压力。目前尚不清楚的是,与人类照顾者的接触是否可以弥补与同种动物的接触不足。当然,Gaskins和Hungerford(2014)报告称,每天离开笼子超过8小时,每天与人类护理者接触至少4小时,可将FDB⻛险降低近90%。


2. 飞行需求


很多鹦鹉被圈养在非常狭小的笼子里,无法进行活动。


研究⽐较了三个不⻦舍中⻁⽪鹦鹉的⾏为,牠们的空间⽐昆⼠兰政府要求的0.65 /只的最⼩尺⼨增加了0%、28%和56%。观察结果表明,鹦鹉的飞行距离随着空间余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在小型鸟舍呆了一段时间后,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牠们在大型鸟舍,牠们的飞行时间就会增加,这表明在较小的鸟舍里飞行的动机受挫。空间余量较低的虎皮鹦鹉扇动翅膀、摆动尾巴更多,抓挠更少。得出的结论是,通过在高于标准规定的鸟舍中提供更多的空间,对虎皮鹦鹉的行为和福利有好处。


另一个实验是将48只⻁⽪鹦鹉成对安置在⼩(80×40×50cm)和⼤(160×40×5cm)(⻓×宽×⾼)的笼⼦⾥,以及2.0×1.0×2.0m的⻦舍⾥。当雌性⻁⽪鹦鹉被安置在笼⼦⾥⽽不是⻦舍⾥时,牠们的体重显著增加。⼤⼩笼子和⻦舍之间的⻜⾏⾏为差异很⼤。笼子中的雌性⻁⽪鹦鹉有更多不变的、刻板的⻜⾏动作,小笼子中的刻板动作比大笼子更多。这表明与饲养在⻦舍中的⻁⽪鹦鹉相⽐,饲养在笼⼦⾥的⻁⽪鹦鹉的福利降低了。



鸟局门外的鹦鹉展示墙


一些饲养主会通过剪羽等手段来限制鹦鹉飞行,但是剪掉翅膀也可能在⼀些鹦鹉中引发拔⽑⾏为。⽬前还不知道对⻦类进⾏控⻜是否会减少或消除其⾃然的⻜⾏本能或“欲望”。然⽽,控⻜后的⻦⼉如果恢复了⻜⾏的身体能⼒,通常会尝试⻜⾏,这表明控⻜改变了⻦⼉的⻜⾏能⼒,但不⼀定改变了牠对⻜⾏的兴趣



鸟局店内宣传板中描述“笼养鹦鹉只能在笼子里作为观赏鹦鹉”,具有很大争议


有专家认为,笼子的大小需要满足笼子里的鹦鹉在各个方向上至少需要1.5倍于其成年翼展的空间。也有专家认为,每⼀种动物都应该能够表现出⾄少5秒钟的正常运动。⽐如说⼀只以每⼩时30公⾥的速度⻜⾏的⻦在5秒内可以⻜42⽶,因此,如果它需要在笼⼦内轻松地绕圈⻜⾏, 那么它需要⼀个直径⾄少4.8⽶的圆形笼⼦。对于代谢率较⾼的较⼩的⻦类,可能需要5- 20倍的运动。⼀只以每⼩时30公⾥的速度⻜⾏的⻦将在5秒内⻜⾏42⽶,因此,如果它能很容易地绕圈⻜⾏,它需要⼀个直径⾄少4.8⽶的圆形笼⼦


饲养在典型宠物笼中、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广泛的自由飞行的鹦鹉体重较高研究显示,高体重与氧化损伤有相关性。而DNA的氧化损伤通常与免疫能力差、生育能力低和衰老速度快有关。



图为志愿者拍摄


3. 觅食需求


对圈养⻦类(包括鸣禽和鹦鹉)刻板⾏为研究的综合结果表明,运动性刻板⾏为(如踱步)的发展与缺乏空间和物理复杂性有关,⽽⼝腔刻板⾏为(如拔⽑、咀嚼)与缺乏机会进⾏觅⻝⾏为有关。


Meehan等⼈(2003a, 2004)的研究显示,环境的丰富性、适当的觅⻝基质和增加的物理复杂性,⼤⼤减少了鹦鹉⼝腔(拔⽑)和/或运动的刻板⾏为的发展和表现。


实验监测了幼年橙翅亚⻢逊鹦鹉的刻板行为的变化,这些鹦鹉分别饲养在贫瘠的笼子里和配有丰富设施的笼子里。未丰容的鹦鹉比丰容的鹦鹉发展出更多的刻板行为,并且两组之间刻板行为发作的平均时间以及刻板行为增加的速率和幅度也不同。当为在贫瘠的笼子里饲养的⻦类提供了丰富的丰容后,刻板行为明显减少。这些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环境改造,刻板行为既可以预防也可以逆转。


(七)将鸟当成“赠品”免费赠送公众,“轻视生命”的态度对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被捐赠动物和受赠人的健康和生活福利亦属不负责任;


将活体动物做奖品、赠品或促销手段的做法非常具有争议性。很多国家法律中明文规定禁止用活体动物作为奖品的促销行为。以美国为例,美国有27个州禁止将动物作为奖品。韩国动物保护法中也规定,禁止将动物作为赌博、比赛、彩票、娱乐、消遣、广告等的奖项或奖品的行为。‍‍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法律规定,禁止将活体动物作为奖品


将活体动物做赠品可能有害于动物、受赠人和生态环境的福利。


鹦鹉福利需求的复杂性已经在前文叙述,以虎皮鹦鹉为例,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也可以活10-20年,那就要求饲养者在动物的⼀⽣中持续这种复杂的照护。Schuppli和Fraser(2000)解释说,“如果主⼈对动物失去兴趣或承诺,动物福利也可能受到损害。”


遗憾的是,许多⻦⼉在被带到主⼈家的⼏年内就被放弃了。有报告指出,吵闹是鹦鹉主⼈的第⼆⼤抱怨(第一是混乱)。


其他可能对饲养者生活福利造成影响的因素还有攻击性、破坏性和疾病传播等。所有种类的鹦鹉都能造成痛苦的咬伤,咬⼈是鹦鹉的⾃然⾏为的⼀部分。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许多⼈最终都想摆脱照顾鹦鹉的责任。在美国有超过100个⾃称的⻦类救援机构。⼀些鹦鹉被遗弃放飞后可能对本地生态和农业产⽣不利影响。





更多鸟局现场情况您也可以参阅“守护鹦鹉”的一系列相关推文。


为什么要终止“活体促销”行为?很简单,因为生命不是赠品

律师招募信发出后,应者云,记者至

转发关注“鸟局诉讼案”,帮助“鹦鹉保护”破圈

上海|又一商场签约鸟局,问题模式还将如法炮制

从应诉到起诉,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鹦鹉公益诉讼案”





共建公益力量

需要你的共同支持


鸟局所呈现的种种问题已经涉嫌违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未经许可经营售卖野生动物、禁止虐待动物的相关条例,也违反了公民心中的公序良俗。
我们期待此次庭审代理律师们的精彩陈述,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这场为了鹦鹉而起之战,以及不久之后即将来临的“鹦鹉公益诉讼”的审判。


第一例“鹦鹉公益诉讼”于今日立案,或将推动国内鹦鹉保护新纪元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庭审结果,请大家保持关注。请大家密切关注守护鹦鹉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欢迎帮助转发,呼吁更多人关注鹦鹉保护议题,帮助破圈。


“鸟局鹦鹉案”即将开庭,有哪些动物福利焦点,一起来探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