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香港是个Archigram城市”:M+藏品中的Archigram档案

2022-08-03 17:34 作者:MPlus博物馆  | 我要投稿


《Plug-In City》标准剖面图,Peter Cook,Archigram 1964年,© ARCHIGRAM档案

2013年,M+接触活跃于1960至1970年代的实验建筑团体Archigram,提出有意收藏其作品。商谈间发现,原来他们正为其作品档案寻找永久归宿,当中共有两万件物品,包括逾三千幅绘图,还有模型、影像、短期印刷品及其他相关资料。 M+作为立足香港、放眼全球的崭新博物馆,一直致力丰富其档案藏品,是次收藏印证本馆理念。创立于伦敦的Archigram,于二十世纪下半叶建筑界举足轻重,影响力毋庸置疑。将其档案纳入馆藏为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们以所处地区的崭新角度拓阔全球建筑叙事,并借Archigram来刺激大家以全新方式看待香港及周边地区的建筑。

Archigram(建筑电讯)这个建筑团体始创一份同名刊物,却从未在传统定义上兴建出任何实体建筑物。反之,这团体在1961年至1974年间出版众多刊物、举办展览、发表多媒体演示,以及创作使之闻名的绘图,深深影响我们今天如何审视城市及建筑。在当时二战结束后的环境中,Archigram挞伐他们眼中日益古板的现代主义保守观念,反以科技、大众媒体和流行文化为灵感来源,提出新的建筑模式和表现手法,以及与其身处年代一样,拥有强大适应力与瞬息万变的建筑。 Warren Chalk(1927至1987年)、Peter Cook(生于1936年)、Dennis Crompton(生于1935年)、David Greene(生于1937年)、Ron Herron(1930至2011年)和Michael Webb(生于1937年)这六位Archigram成员构想出的未来,由可移动的大城市、自给自足的居所,以及能瞬间建成的城市组成,至今仍启发世人对建筑的创意想像。

《Blow-Out Village》,Peter Cook,Archigram 1966年,© ARCHIGRAM档案

Cook在《Plug-In City》(1964年)描绘的巨型结构,能够灵活迎合大都会日新月异的需求;在Herron的《Walking City》(1964年)中所见,一群巨型机械人般的流浪“城市”在大地上漫游;Webb在《Cushicle》(1966年至1967年)设计出可背在背上的住宅单位;Herron、Cook和Crompton的《Instant City》(1968年)中各种流动景点、文化设施和热闹节目,预示了今天当代文化中俯拾即是的“快闪”节日和活动文化风潮。

Archigram建筑事务所,英国伦敦英联邦学院马来西亚展馆“瞬间大马”展览设计,© ARCHIGRAM档案

Archigram的创作取材自流行文化中的意象与精神,灵感来自科幻小说、漫画、气垫船、飞船、时装和披头四不等,还有加州和日本,这两个地方代表当时人们为之向往的未来面貌。 Archigram在航空旅行和大众传播盛行的全球化时代里蔚为风潮;其对生活舱、胶囊式住宅、巨型结构的兴趣,以及将城市视为生物的意念,在亚洲,与1960年代日本的“代谢派”不谋而合;而“代谢派”在其经典展览──1970年大阪万国博览会的庆典广场中,也展出了Archigram的作品。

M+仓库中的Archigram《Instant City》模型。照片 © M+,香港

Archigram的创作风格和意念,在肆意实验的乐观时代不时引起共鸣,无怪乎千禧年代初中国建筑师如MAD建筑事务所的马岩松、URBANUS都市实践、OPEN Architecture的李虎等都常于作品中以Archigram为灵感来源及参考。

将一幅Archigram的《Rent-a-Wall》绘画从M+仓库中拿出来。照片© M+,香港

这亦可见于香港建筑师的创作,这些建筑师当中不少受训于英国,师从Archigram成员。事实上,Archigram与区内建筑师有众多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互动,将可令我们对Archigram作品得出新的理解。与此同时,Archigram亦提供另一种视角观看香港。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香港非单是高楼大厦猬集之地,而是世界上独具一格的“城市实验室”,由各种设施密集层叠而成,当中包括基础建设网络和互相连系的巨型结构、高速扶手电梯、媒体幕墙,还有为短暂(或“期间限定”)娱乐活动而设、变动不居的临时场地。

M+仓库中的Archigram《Plug-In City》绘图。照片© M+,香港

假如世间真的有Archigram城市,香港就无心插柳成为这样的城市。我们亦希望Archigram能赋予我们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香港。M+



“香港是个Archigram城市”:M+藏品中的Archigram档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