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小女孩对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的看法

2020-05-21 20:24 作者:莹白拉多大皇帝  | 我要投稿

一个小女孩对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的看法

 

9点钟,对于美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多么漆黑的时候,也不算是深夜时分,因为街上依旧还充斥着车水马龙。但对于母亲们来讲,却是必须让孩子们上床睡觉的最晚时间了在一个美国随处可见的小房子里头,那里的二楼正在闪烁着台灯的微光,那是一个母亲,正坐在她孩子的床上,给她的孩子讲故事呢。

 

“然后,就这样,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快乐的永远生活在了一起。”一双温柔的手轻轻的合上了一本薄薄的图画书,看来,故事讲完了。

 

然后,母亲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微弱的灯光下那双粉嫩的脸和水灵灵的大眼睛,母亲的嘴唇轻轻的触碰了张婴儿肥的笑脸,然后像往日一样说了声“晚安,我的孩子”。然后,从床上站起来,准备去关上台灯,给孩子一个美妙的夜晚。

 

但今天,她的孩子的眼睛里头,闪烁着似乎和往不一样的眼神,她似乎还想和她的母亲多说些什么东西,于是,她说了一句话:“不要,母亲,我现在还不想睡觉,我还想和你多说些我的想法。”

 

然后,母亲看到孩子的眼神:热切又充满激情。于是,她又坐在了床上,坐直了身子,挺了挺自己的胸脯,深吸了一口气,以一副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准备应付孩子的一切问题,毕竟,她可是她的母亲,孩子如果想说什么,想交流什么,她都要以一副学识广博的成年人态度去面对任何她的疑问,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父母都应该做的责任。

 

然后,母亲先说:“好了,孩子,你想说什么?是多谈谈心,还是多说些日常生活的感想?还是……”

 

“不,妈妈,我想和您谈论一些我想到的问题。”

 

孩子会如此干脆利落的打断她的话着实使得母亲有些吃惊,但母亲很快又恢复了笑容,毕竟,这是孩子有了主见的表现,她不应该去制止她。

 

“妈妈,我想说……”孩子拉了拉母亲的袖子,看来,的确是有什么大的心事压在她的心上。所以,母亲摸了摸孩子的脸。“没事的,孩子,无论你说什么,我都在听着它的。”

 

孩子听到这一席话语,似乎也放下了什么重担,她像成年人一般,轻轻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说话。

 

“妈妈,我觉得,海明威和马克.吐温,其实也不是什么厉害人物。他们的文章,也不是多么的具有借鉴价值和文学价值,也没有如同某些人夸张的说他们的文章是世界级遗产和宝物,甚至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的那种程度。我觉得,说出如此华丽言辞的人,一定是没有看过他们文章的人,或者是出版商为了卖出那些书籍,让那些书籍的价钱变得更高,书卖的更多而,所以请人宣传所为。”

 

母亲刚刚挺直的身子,忽然间颤抖了一下,身体打了个冷战,毕竟,这些话她从孩子出生以来也没从她孩子那张稚嫩的小嘴里头听到过。

 

 孩子的兴致依旧很高。“马克.吐温或者海明威,他们的作品,只是后人的那些少数优秀的和那些懂得欣赏文学的人,刻意的加入课本然后宣传所致。那些课本的宣传者,不论是有意的加入了文学作品去宣传人们的内心,还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知道马克.吐温,这个名字。他们才得以被后人所知晓。那些同时代的,优秀却小众的艺术家和文学家,就可能永远的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无人知晓。”

 

如果他们的作品不是那些写满了各种名言和一个华丽的封面,和一个厚厚的用纸张印刷而成的,具有仪式感的书。那么,人们不论是出于虚荣心去拿书籍装点自己的房屋,还是利用看一本厚厚的,纸质的书本去彰显自己的博学。他们的书籍才会不是由少数人欣赏的艺术品,而是能够被出版商能够拿去卖钱的商品。”

 

母亲的手颤抖着,她的牙齿在打战,心神不宁的坐在孩子的床上。她不知道,一个孩子为什么能够说出如此不尊敬文学的语言。但同时,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事情,是社会的公认的潜规则,也就是美国人常说的“赢到最后的,才是棒小伙儿。”在公司里头,他们只夸奖和提拔那个最能够给公司带来利益的人,而不是行事最有节操和最有良知的,最有本事的人。

 

孩子看到母亲的脸色不对劲,就停下来,关心的询问了一下母亲:“妈妈,你没事吧?”

 

母亲看向了孩子那张平时看到过无数次的稚嫩的脸,但现在,却显得高深莫测了起来。

 

母亲终于张开了那张嘴,但她的语气却沉重了:“孩子,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啊,我就是觉得,不论是学校里头,还是在社会里头,大家念着那些看似耳熟能详的,但其实却遥不可及的名字,却对于身边的常见的事物纹丝不见。不论是马克.吐温的美国冒险家作品,还是海明威的捕鱼船上的老人。这些形象其本身,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就比如说现在种在我们家门口的那棵树,在那些修辞家擅长使用比喻的人的口中,就会比真的那棵树还漂亮。而我们就不会说出那颗树的这样那样。但不论我们说的在普通,他们说的再华丽,那终究只是一棵树,一颗绿树,它一直在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什么被种下的树。他就一直在那里,它就是一颗树,一颗普普通通的树。”

 

 

母亲一直在想:这是什么?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什么言语?这种话,是一个正在小学的女孩能够说得出来的话吗?

 

但母亲没有说什么,静静的在听着她的发言。

 

“他们的作品,如果在现代,没有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的标记,发在网上,就算具有同样的内容,就算具有同样的标题,那也很可能,就淹没在网络的无数的娱乐作品之中,渺无声息了。人们只想娱乐自己,只想暂时拿各种各样的东西来逃避现实,然后以自己的生活压力过大为自己心中的借口,不看那些吸引不了自己的作品。出版商也会以此为由,让他们写出华丽的、好看的、带有暴力和血腥和色情元素的、符合社会主流的大众作品来。如果他们不服从,他们就会没有钱赚,吃不饱饭。但他们如果这样做呢?很可能在获得一时的热度和关注之后,观众和出版商逼迫着他们写出更加离奇的、更加刺激的、更加吸引人的作品。但因为这些作品不是文学,几乎不会被一小撮艺术家们拿来讨论,而很快被时代所淡忘掉。普通人,他们在面临这些自己每日阅读的娱乐作品,又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作家就应该服务于自己,听从于自己的意志,他们也不懂文学,所以他们也不会让这些作家去创造文学,创造艺术。而这些具有潜力的,马克.吐温和海明威,就不可能去创造出一个个富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来,而在杂志上和网络上,写一些连载的小说,因为这样可以赚钱,并且写的越离奇,就可以赚越多的钱。而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他们作为文学家的能力就被埋没掉,然后被普通人就像卫生纸一般无情的抛弃掉,淹没在时代之中。”

 

孩子的话语,终于停下来了。但母亲也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头,久久不能自拔。直到孩子摇了摇她,打了她几下,她才回过神来。

 

“女儿,你要喝牛奶吗?甜的,加糖的那种。我看你说话也说累了。要不今天就休息吧。”

 

孩子一听到有吃的,还是甜食,自然开心。

 

于是,母亲赶忙到厨房,熟练的拿起巧克力和糖,把冻在冰箱里头的牛奶加热,然后迅速的将糖和巧克力搅匀,这样,一杯上号的巧克力甜牛奶就做好了。

 

然后,她走到了女儿的房间里头,女儿看起来也因为说了太多的话,显得口干舌燥和有些疲倦。母亲把牛奶交给了她,一边叮咛着不要喝的太快,一边看着女儿,把牛奶一饮而尽。

 

“困了吗?”母亲关切的问到。

 

女儿“嗯”了一声。

 

那么,你就睡吧,现在天色也已经晚了。明天,你还要去上学呢。

 

于是,母亲关上了台灯,然后,摇着女儿,知道女儿渐渐的,身体放松了下来,脸上出现了和往日一样幸福的表情,母亲才叹了口气,身体和心里都放松了下来。

 

第二天,母亲早早做好了丰盛的早饭,在女儿起床的时候,把女儿扶下床,给了女儿一个大大的惊喜。

 

女儿惊奇的叫了起来,然后一边说着感谢妈妈一边狼吞虎咽了起来。

 

校车要来了,妈妈和女儿早早就到了家门口,等着校车,她们谈论的,都是很日常的话题。今天的女儿,似乎很兴奋的样子。

 

然后,校车到了。

 

妈妈把女儿送上了校车,向司机打了招呼,然后,校车关上了门,母亲就一直站在门口,看着校车疾驰而去,直到校车消失在了自己的视野里,就如同每一个关心女儿的母亲一般。

 

她的邻居,在花园里头浇水的时候,看见了她,向她打了招呼,她也很快的回应了。然后,两个主妇就聊起了家常。

 

聊着聊着,她们聊到了孩子的未来,邻居问她:“你觉得你的女儿以后做什么呢?”

 

他看向刚刚校车消失的方向,想了想,说:“我觉得,她可能还是跟我一样,嫁一个好男人,做一个家庭主妇吧。”

 

两个主妇看了一眼,笑了起来。

 

她的女儿以后会是这样吗?

 

或许吧。


一个小女孩对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的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