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打电话时,为什么说“もしもし”?
大家在看日剧的时候,经常听到日本人打电话时先说「もしもし」,相当于中文的“喂,喂”。但是日本人为何打电话会说“もしもし”而不是其它的什么呢?
这个「もしもし」中的「もし」来自「言う」的谦语「申す」。「申す」本来是向长辈或上司打招呼的用语。「もしもし」是「もうし」的重叠「もうしもうし」,因缩短了音节,变成了「もしもし」,有略显着急的语气。

「もしもし」早在江户时代就已经使用了。不过,它一般多用于打电话的场合。
电话是19世纪70年代由美国人发明的。日本是1890年(明治23年)开始电话接线业务的。刚刚开通电话通讯的时候,人们打电话并没有使用「もしもし」来呼叫对方,而是使用「おいおい」。当时,要让话务员人工接通线路之后才能通话,所以,打电话的人和接电话的人都直呼「おいおい」。人们普遍感觉到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不太文明。
1902年(明治35年),日本的话务员全部换成了女性,她们最先使用了「もしもし」。从此以后,说「もしもし」的人渐渐增多了。

关于「もしもし」的来历,还有一种非常可爱的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个镇子上出现了很多妖怪,他们会假扮成人的样子并模仿人说话,在门口叫着屋里的人,然后在人们打开房门的瞬间,跳进屋内,袭击人类。当时的妖怪口中模仿人们的话语就是「もし」,为了与妖怪区别开,大家开始说 「もしもし」,因为这句话妖怪学不会,后来就被人们固定使用在电话问候中。
进入21世纪以后,手机已经普及了。手机铃声响了,一般在接听之前就已经知道是谁打来的了。因此,「もしもし」就很少说了。不过,在手机信号不好的时候,人们也许还要使用「もしもし」来呼叫。这样,「もしもし」就成了呼叫、确认的用语了。
不过,在公司的业务方面,一般是不使用「もしもし」的。例如:「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会社の○○(名前)と申します」。
另外在打电话时,除了「もしもし」的使用外,还有一些礼仪也是你必须要知道的:绝对不要先于对方挂电话。一定要等到对方挂了电话以后再挂电话。不然会显得很失礼或者给对方留下不太好的印象。
福利课程领取:
1、十节深度体验课:戳这里领取
2、梦子小课《看动漫,学日语》:戳这里领取
3、0元日本留学服务:戳这里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