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生物科普-绒灵》2.二次叙述
国庆快乐哈,这边他奶奶的提前返校了,临死之前在这么长个长假,我总得发点什么文出
于是,我再次整合绒灵的一些未公布信息,出一篇纯设定介绍文水一下
原本是想以故事叙述文去展现设定的,但是我拖延症犯了(xx)

这些文就等我下一次回家再弄吧(
这边是绒灵的基础文档:CV25639233
如果你只是看过那一遍,没再看的话-推荐你再看看,因为我又中途修改了一些东西(
而本篇文章将进一步解析绒灵的社会结构,详细确立一些之前的信息,还有其中“粹炼种”的信息

1.绒灵与人类的社会区分
绒灵族在对周边环境以及生命情绪等方面的感知要比人类敏感的多
相比人类的社会环境,由绒灵组成的根据点就要单纯不少
虽说由于两族断断续续的纷争和交好,导致双方见面时的心情十分复杂
绒灵的种种社会设施构造都与人类无差
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医院-手机等各种公共场所或生活电器
且在人类那边全面推行“中熔能源民用化”的时候
绒灵对于基础设施仍在采用电驱动,生态能源对于绒灵来说不值得消耗在这方面
双方那共存于原始时期的先祖经过数个世纪的演化-并不将对方视为“不该存在的异端”
只是双方古早时期的一些旧文化影响,导致了两族开头的纷争
人类封建时期的“称帝臆想”和绒灵的古早时期的“统一思想”
在那个古旧的,双方不肯让步的年代,导致了战争最起始的导火索
人类部分组织有一个打心底佩服绒灵的一点
绒灵的各种学院设施极少甚至没有霸凌现象

2.绒灵的形象确立(再调整)
绒灵的形象特征可以相像于当地环境,也可以相像于当地环境内所生活的普通动物
形象特征相像于当地环境的绒灵,被称之为“生态绒灵”

形象特征相像于当地动物的绒灵,则被称之为“动物绒灵”

绒灵现今的形象比例…其中猫科动物几乎占了58%左右
现今也有人将绒灵一族称之为“猫人”…不过我们还是坚持绒灵这个统称
八卦:动物绒灵中几乎没有在人类印象中相对较差的动物种族
放进黑市交易链里,单从颜值而论,几乎个个都是值得天价的个体

3.绒灵的身体结构(再调整)
经过人类的进一步探究以及绒灵的部分资料供给,一份诧异的数据摆在眼前
绒灵中的男女比例为:女性60%-65%左右,男性40%-35%左右
绒灵中往往是女性多…有研究员曾吐槽:“都长着毛…我怎么看的出来谁是女的谁是男的?”
3.5《成年生物学家专场》
进一步研究后,绒灵并非真像初步资料那样浑身都由“生态循环能源/量”填充
其实这样说也没错…绒灵拥有脏器-但皮肤-绒毛-包括体内的生物液等等等-全部由生态能源构成
绒灵只是单单没有进食或排泄的器官
毕竟他们这方面已经完全由呼吸-或皮肤过滤空气中的“生态循环能源”替代(二次确立)
这代表着他们仍然有心脏-大脑一类的致命点(意味深)
经过艰难险阻,人类终于搞明白了绒灵的手动繁衍流程…
其实跟人类无异,几乎一样
只不过在平常状态-绒灵男女性别的性器官都会化作一股流动性质的生态能源在身体内的相关位置静置
需要的时候,再凝结成相关器官
曾有研究员提出…那些靠着生态循环-自然诞生在世界各地的绒灵,是不是就是天生的孤儿?
额…难说,但绒灵各个根据地内对于领养这种自然诞生的绒灵,热情相当高涨
绒灵的骨骼构成取决于他们所相像的动物
绒灵本身身体白板数值强悍…无论他们所相像的动物
一个接受过入兵级改造剂的成年人类(这边世界观规定,人类成年是16岁)
在遇到与自己同量级的绒灵时(绒灵这边规定的成年年龄是14岁),仍旧会呈现被碾压状态

4.生态能源的运用
众所周知,生态能源全名为“生态循环能源”,也就是说-这是种大自然中所呈现的各种元素流动的概括
绒灵因为使用这种能源,被分成无数个类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金木水火土
有的绒灵,会依靠伴生灵作为与这种能源的链接,进行使用
有的绒灵没有伴生灵-但依靠自身即可使用这种能源
但生态能源其实与人类的中熔能源差不多,都是一种多用途的驱动能源
绒灵同样可以用它驱动人类的器械,制造一些道具,只是没有人类那般必要的要求而已

5.流从者的划分

绒灵中-那种穿着制式灰-白斗篷,肩带甲片的衣着形象名为“流从者”
在各个根据地,都有一个领导者…绒灵们暂且没有给领导人的职位规定标准名称
在每个绒灵根据地领导者互相的支持下,“流从者工会”成立…至今也有数个世纪的历史了
流从者的寓意是:“流动性的从事者”,每个流从者所忙活的事物并不一样
目前流从者工会表面上所明确的类型职务有:“农务,工务,兵务”三大样
农务包括但不限于:“采集,种田,海业捕捞,畜牧等”
工务包括不限于一些锻造道具或流水线生产等
兵务则简单粗暴,流从者工会向来为这一部分绒灵感到自豪-
“当然,做其他职务的同胞们也很重要(103号根据地兵务领队-特此留言)”
目前,这三种职务只是因为其广泛性,才让流从者工会摆到明面上,作为参考
流从者的职务类型细分分起来,十分繁琐…只需明白流从者的工作范围相当广泛就行了

5.“至此,一切都回归原始的狂放”
人类曾试图研发的一些超视距武装…像现实中的洲际导弹,东风一类的作战装备
但因为太阳系的某些未知影响,这些超视距武装均无法正常运作,弹射武器的信号经常被干扰,丢失
因为人类的小倔强,闹出了不少实验事故
可以说,现今那些高约18米左右的“人形机动兵器”的视距内作战武装,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但对此绒灵可乐得清闲(虽然那些大个子也闹得够呛)
绒灵兵务内对于生态能源的应用-有两种方式
1.召唤打击
2.手持武器
召唤打击,一般就是指一个绒灵将自己能够使用的生态能源附着在爪上,或者直接召唤出相关元素(包括伴生灵)进行攻击
手持武器,名副其实,一些绒灵将自己的生态能源导入武器内,进行传统打击
曾有一些没有伴生灵,也无法正常使用生态能源绒灵就是这么发现自己的用途的
这大概也是人类民间中“剑上冒🔥”一类传言的源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