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空管系统第三讲-监视部分
以下是监视部分的要点,但重在理解。未涉及的内容还有:空管自动化概述、一次雷达与二次雷达的对比等。
8、对于RNAV 1 和RNAV 2导航规范,在使用GNSS作为导航源进行导航时,为什么要通过SBAS、ABAS的预测故障探测能力来确保导航完好性?
答:1)为保证RNAV系统各导航传感器数据有效性及各类数据一致性,GNSS数据解算前,需要通过SBAS、GBAS等完成严格的完好性检查和精度检查过程。
2)必须通过SBAS以克服GNSS故障/漂移发现的滞后性,消除因此带来的飞行安全威胁。
3)基于航路、终端区和非精密进近程序等飞行阶段导航时精度要求,应进行必要的GPS完好性增强。
9、PBN的概念是什么?PBN包含了哪些导航规范?两种导航规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1)概念-基于性能的导航(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指在相应的导航基础设施条件下,航空器在指定的空域内或者沿航路、仪表飞行程序飞行时,对系统精确性、完好性、可用性、连续性以及功能等方面的性能要求。
2)规范-RNAV规范和RNP规范
3)两种规范主要区别:
①在要求方面,RNP规范包含对机载自主性能监视和告警要求,RNAV无此方面要求。
②在标识方面,两种规范在不同区域标识不同,RNAV没有进近规范。
10、机载监视与告警涉及的主要误差有哪些?总的系统误差如何计算?
答:1)主要误差有:
①侧向误差:航迹定义误差PDE、飞行技术误差FTE、导航系统误差NSE;
②纵向误差:导航系统误差NSE,含于位置估计误差PEE;
2)总系统误差为FTE、PDE、PEE的矢量和。
11、理解所需监视性能的概念,RSP包括哪些性能参数?
答:RSP从属于PBCS(基于性能和通信的监视),为监视提供了规范。包含完好性等级、监视精确度、对应航班安全间隔等参数。
12、ADS-B 的监视精度和完好性由哪些因素确定?通过哪些方式可以提高 ADS-B 的监视精度和完好性?
答:ADS-B监视精度和完好性由导航完整性等级NIC、监视完整性等级SIL、导航精度等级NAC和信号延迟时间决定。改善机载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信号的延迟时间、机载GPS完好性、接收机和ADS-B处理设备质量可提高ADS-B监视精度和完好性。
13、ADS-B 和二次的雷达的区别是怎样的?
答:1)从二次雷达优势而言,二次雷达是真正的雷达,具有雷达的全套功能。ADS-B是“伪雷达”,需要依赖GNSS,且不具备目标位置验证功能。此外,要求航空器装载ADS-B设备。相比SSR尤其S-SSR功能,ADS-B兼容性较差。
2)从ADS-B优势而言而言,建设投资只有SSR的十分之一左右,且不易被雷击、不受地形限制。定位精度高,可以作为雷达的补充手段和小型机场空管工程配套的有效方案。
14、ADS-C 和 ADS-B 的区别?
1)主要工作方式:ADS-A/C是点到点的通信方式,而ADS-B采用对外广播的形式传输信息;
2)作用距离:ADS -A/C是远程,而ADS-B是近程;
3)采用数据链:ADS -A/C以卫星数据链为主,而ADS-B以VHF或S模式数据链为主;
4)数据链最低能力要求:ADS-A/C需要双向数据链,而ADS-B采用机载单向广播,地面单向接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