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忆杂记·山海旧事

2023-08-30 03:12 作者:茶颜余雪  | 我要投稿

坐在窗沿,看着窗外景色不断倒退、倒退。 启程的那天天气很好,可以看见成块的云游弋在澄澈的空。沿途可见大片大片的水田和无边草地上的湖泊,鸭子们悠哉地洗水,远处有航船顺着河流驶向天穹。 然后他们一齐被拉远,不断随时间流逝而倒退。 我却在前进着。 那么,或许记忆也可以称为一种景色。 ‖旧事·山 深圳依山傍水,即使在如今已然繁华的城市里,你仍然可以在林立高楼之外看见在远处连绵的山。 赤湾村就是这样一个紧挨着山的小村子。 我曾在清晨和外公跋涉过山路,见过山里的老树与浆果,回来时踏着草地缓缓走过青石板路。 我曾在雨后的晴天到公园去采摘漂亮的灯笼果和各种各样的花,然后在外婆对他人的请求下我摘下别家院子里的月季,插在家中的花瓶。 我曾在午后,随外婆一起到这老式单元楼的楼顶,在长满青苔的四周铺下一张布,晾晒鲜香的虾干。 我曾在一个黄昏随外婆到荒芜的草地,看着傍晚的风吹动枯黄的草,摇曳着黄昏铺就的亮色。 我曾在饭后的夜晚与外公散步,远处传来戏曲咿呀,我们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大榕树下有许多人乘凉话家常,晚风吹来玉兰花的香。 我抬头望着夜幕中寥落的星,想着不知何时能长大。 后来是无数场雨打湿玉兰树,洁白的花瓣掉了一地。我从睡梦中睁眼,听见楼下有小伙伴在玩闹嬉戏。我下楼,看见他们手里提着一个红灯笼,告诉我中秋快要到了。于是外公给我买了一个灯笼,小巧可爱。等下一场雨袭来,我又得到了一把迷你小红伞。 这些记忆因遥远而模糊。模糊得就像薄雾笼罩的山。 ‖旧事·海 小时候没有太多的关于海的记忆,只是在清晨起床时能听见远处航船的鸣笛声。我拿起那台老式缝纫机上的一把小锁,上面有一辆轮船,我常常看着它陷入对海的遐想。 同样地在游泳池里游泳的时候,我也会畅想一下海浪和沙滩。 后来见了海,见了真正的船,见了藏在海雾中的灯塔,我又对海产生了一种讳莫如深的神秘感。 海,在我脑海里似乎是个神秘的意象。 后来见得多了,就只记得在海边吹风的惬意和水的清凉。 海水涨潮,我捡起贝壳,洗清手上的淤泥。 我把回忆折叠成信放进邮筒,邮递给过去。 昏沉之中我看见一个小女孩向我招手,她说要寄一封信给未来。 我没来得及叫住她,那个穿着粉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就一蹦一跳地离开了。 ‖新·山海 十几年后重回这里,才又看见此处山海。 崭新的视野中仍有许多东西能与泛黄的记忆重叠,某年某日某地剥落成此行此情此景。 初中写作文时就爱写关于童年的旧事,写外公和我散步,写外婆喂我吃饭,写人们在树下乘凉,写山风吹过赤湾村。 写着写着,我写和外公走山路那一篇拿了个奖,外公非常高兴。 我还记得当初离开深圳时我哭得有多么撕心裂肺,我很清楚我舍不得外公外婆,舍不得这里的一切。 他们告诉我,要长大。 可是长大的标准是什么,又如何长大,这些都没有人能告诉我。 我到如今都不知道如何处理迎接未来和衔接过去,不懂得在一个人们认为看来合理的一个“度”上去实现成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断乳。只是喜欢衔接过去的意象以创造新的意象,以怀旧的方式而达到大脑的舒适,然后顺其自然地过着接下来的生活,以便在未来继续制造新的意象以供“怀旧”。 可我知道,很多事情没有标准做法,自然也没有答案。 我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我习惯,却不喜欢把所有事情都目的化,可是又不得不这么做。 我能收获什么? 请不要用这么功利的语气说话,你这个讨厌的大人。 小女孩说。 “长大后你会明白。”话没出口我就怔住了。 为什么一定要执着所谓“目的”和“收获”? 如果。如果能一直享受一隅山和一片海,看着远处山的绵延,听着浪潮拍打在海岸上的声音,看着一望无际的蓝,延展过去与未来,不也很好么。 我弯腰拾起一枚贝壳,给即将日落的天空送了一枚月亮。 ‖离岸  有船离岸了。天暗了。我遵从未来回到人潮去,远离山,远离海。 返程的天气也不算坏,只是燥热了些。 我开始庸碌了。我要被淹没了。我不知道我是否在成长或者已经长大。 车窗景色倒退,我没带上小女孩,她也不会再跟我走。 因为在我见到新的山海后,她就已经在慢慢消失。

旧忆杂记·山海旧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