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6年多,进展到肝硬化,脾大、血小板减少,问题在哪?
有患者询问他说他乙肝大三阳,2015年体检发现的,妈妈也有乙肝,可能是母婴传染。我从2015年发现有乙肝后,间断用药,效果不太理想,2020年彩超发现门静内径13mm,脾大。去年7月1号,开始吃恩替卡韦和安络化纤丸,化纤丸只吃了二十盒,就停了。后来换用二代替诺福韦,现在脾大。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那么患者治疗乙肝多年,仍然进展到了肝硬化,主要问题出在哪呢?
1、治疗乙肝5年,未能有效控制肝病不管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治疗乙肝,控制肝病进展,稳定肝脏基础,才是治疗有效的关键,定期的随访和监测各项肝功能、病毒学指标,能反映目前治疗的应答情况。如果发现不能维护肝功能的稳定,病毒DNA还能检测到,肝脏组织学还有进展,说明当前的治疗是失败的,需要及时挽救治疗。
2、发展到肝硬化后,尽管选择双抗治疗,但还是出现低病毒血症,没有及时优化治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近1年半,但是病毒无法转阴,未能及时调整方案。乙肝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建议24周内实现乙肝病毒DNA低于检测下限(乙肝阶段建议48周内达到低于检测下限的要求)。如果半年内没有实现乙肝病毒DNA转阴,需要积极调整治疗。这位患者显然没有重视这一要求,之前已经出现乙肝进展到肝硬化,目前出现门静脉压力增高,伴有脾大、血小板低下,主要原因还是病因控制没有到位。

3、肝硬化阶段的抗纤维化治疗,一定要在病毒DNA持续检测不到,肝功能持续稳定的基础上,才有较好的效果。
在临床中有很多患者咨询医生,为什么选择了抗纤维化的药物,可肝病还是进展,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病因治疗未能控制到位,肝功能不能持续稳定。低病毒血症是乙肝进展到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之一。

没有没有理想的抗纤药物,这就要求病因控制和肝功能稳定作为抗纤治疗的基础是不能松懈的。这位网友治疗肝病6年多,病毒DNA还是阳性,使用恩替卡韦出现应答不佳,还是要自查有无不规范服药的情况。恩替卡韦作为一线药物,只要规范使用,很少出现耐药的情况,但是少数人会出现应答不佳,同时要求空腹使用,服药时间相对固定,前后2小时不能进食。如果经常出现不规范服药的情况,是比较容易出现应答不佳的。
现在换用二代替诺福韦1个多月,但是病毒还是阳性,可以继续规范使用药物,可以考虑随餐时服用,保持相对固定的时间,如果换药后3个月复查,病毒量没有下降或转阴,可以考虑恩替卡韦联合二代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错开两个药物的服药时间,也能保证两者较稳定的药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