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大师课从《三国演义》到《金瓶梅》不是你一个人在学

具体内容放在我的首页动态介绍了

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文化发展倡导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当下,很多原本世人谈之避之唯恐不及的所谓的“禁忌之物”随着封条被撕下也慢慢重见天日。而随着那些一度被列为“禁书”的经典之作进入大众的视野,其沉睡多年的生命随之被再次唤醒,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思想价值、审美意趣也被逐渐挖掘出来。一个历史阶段有一个定义文化艺术的标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审美价值定位。从荒蛮蒙昧到开化文明,人类的文化史、文明史随着社会形态的更迭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应所谓的时代主流文化之需而进行的。既然有了主流文化,自然就有与之相匹配的非主流文化。于是,围绕书写和记录人类发展史的文化产品就有了正史与野史的分野。而这种分类,核心的标准当然是以所谓的主流意识形态为评判点。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然有其存在和发展土壤;如果有悖主流,轻者被湮没,重者被搜剿封杀,严重的可能会遭受“毁尸灭迹”的厄运,从焚书坑儒到清代的大兴文字狱就是有力的佐证。
不过,文化与思想的的弘扬与围剿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昔日的禁忌文化进入到另一个时代时就可能变成洛阳纸贵的信物,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因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会时时发生翻转。回望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命运遭际经历过山车般翻转的不计其数。之所以这样,源于文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存在,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生民的生活、导引着一个时代的风潮。这些作用往往不是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单以文化最主要的表征形式而言,经史子集在不同的时代发挥着不一样的作用。其中,文学作品作为普罗大众书写性情,表达对社会世情态度的样式,其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处于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物质的发展让人类逐步从饥饿和冻馁的沼泽中冲出来。按照鲁迅先生的观点,生存下来,解决了温饱问题,接下来就是思考如何发展的问题。诚然,此中的发展不是在物质世界里摸爬滚打,以占有多少份额为评判成败的标准,而是进入精神领域,涵养心性、颐养品行,获得多少精神的涵养以实现作为品位的提升。而对人的精神的涵养,文化作品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不过,在灿若繁星的文化书写样式中,因标准不同、公众的喜好不同,也就出现了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情况。当然,作品的优劣、好坏、精华与糟粕的评判,有的是作品的本身,有的则烙上鲜明的人的主观色彩的印记。
如果是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和思想高度达不到“精华、精粹”的高度,被打入地狱就不值得嘘唏;如果是人为因素所致,就需要我们放出眼光,用脑髓仔细甄别、用心品鉴了。兰陵笑笑生“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镜头对准俗世社会的一群人,用自己独特的书写方式,把对人性中的丑用文学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文学即人学。”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它没有沿用《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表现生活、揭示世情的方式,而是另辟蹊径,为读者奉献一部与俗世生活最为贴近的经典作品。按照鲁迅先生对《金瓶梅》的小说类属划定,它是一部世情小说,或人情小说。从真正意义上说,兰陵笑笑生是第一个开启人情小说写作的吃螃蟹者。继他之后,又一部奇书《红楼梦》横空出世。从两者的承递性看,曹雪芹深受兰陵笑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