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县级)参考答案
问题一:根据材料3,简述广东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方面的主要做法。(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1、人才联通,一是制定政策推动职业资格互认,促进港澳专业人士内地就业。二是开通粤港澳大湾区职称和职业资格业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方便港澳专业人才从业执业。
2、社保联通,社保跨境合作,实现“同事同标,湾区通办”,便利港澳居民生活工作。
3、法治联通,法治合作,成立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助推粤港澳制度、规则衔接。
4、市场联通,推动出台深圳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问题二:根据材料4,分析说明粤港澳三地推进文化交流合作,共建人文湾区的优势。(30分)
要求:分析透彻全面,不超过300字。
1、文化同源、血脉相通,有牢固的根基。粤港澳大湾区以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为主流,使得整个大湾区城市群的语言、文化具备了延续的根基。
2、地域相近、山水相连,有天然的地理优势。能够构建起一个个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共同展示三地的包容性和岭南文化特质。
3、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形式多样,有合作传统。非遗项目三地联合申报,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形式多样,文化场馆协力共建,艺术展览合作共办巡展。
4、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斐然,促进文化成为大湾区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文化产业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对大湾区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带动作用十分突出。
问题三: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逐浪前行,结合给定材料,联系实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实效和经验”,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1)文章主题与给定材料联系紧密,思想性强;
(2)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4)篇幅在800-1000字。
融合一体,谱写大湾区发展的壮丽篇章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迅速崛起,一跃发展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一系列亮眼实绩的背后,是大湾区融合一体的发展探索经验。
聚焦“硬”联建设,推动基建联通,积蓄大湾区新兴动能。四年来,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涵盖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新基建正成为建设焦点,新兴产业蓄势崛起,展现出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未来,超级工程跨海穿洋,机场扩建备受瞩目……随着又一批超级工程的完成,大湾区城市间的内联外通将更加便捷。
优化“软”联环境,实现制度衔接,释放大湾区发展红利。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此,大湾区探索多领域合作,推动三地制度、机制和规则的互认、共生、融合与衔接,实现以粤港澳制度、规则衔接为重点的“软联通”,制度差异转变成制度优势,营商环境更是优化,发展红利不断释放。
强化“心”联根基,融合文化血脉,激发大湾区内生动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根同源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奠定了共建人文湾区的重要基础。广东省首倡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串联沟通三地历史文化遗产,构建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展示三地的包容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必将成为大湾区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强大内生力。
守护青山绿水,坚定绿色发展,构建大湾区生态屏障。粤港澳大湾区背山面海,三江汇流,地理环境优越,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守护好这里的青山绿水,是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不论是优先发展特色农业发展,还是大力提倡驾驶新能源汽车,亦或是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都彰显着大湾区守护好山好水,筑牢生态屏障的坚定决心。
增强辐射功能,加深带动合作,共促大湾区区域协调。一头挑起大湾区广阔腹地,一头挑起全球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在不断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在多领域辐射带动粤东、粤西、粤北持续发力发展。广州港集团与湛江港集团战略合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院区正式启用,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迎来首批新生……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湾区立南海,当惊世界殊。扬帆起航、逐浪前行,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未来,南海之地必将成为一颗更加耀眼夺目的新星!(龙猫、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