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困局待解,这家饮料巨头能否“借酒”消愁?

尽管多次与酒企“合体”受阻,可口可乐从事酒类的决心仍未被熄灭。
近日,可口可乐官方称,公司成立酒饮子公司Red Tree Beverages,将充分利用可口可乐的品牌知名度和全球分销网络,计划推出创新型酒精饮料产品。此消息一经报道立刻引起酒业内外的重视和关注。
事实上,早在1978年,可口可乐公司便曾收购葡萄酒公司等,多次试水酒类业务,但进展微妙。如今正式创立公司进军酒类生产,可口可乐会完成其多年的夙愿吗?
01
风味酒或为主要方向

区别于外界资本热衷跨界酱酒,可口可乐跨界酒类,更关注年轻人日常消费需求。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发布的《年轻人的酒——中国酒类品类创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年轻人群体基数庞大,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元。其中,仅有11.2%的年轻人喜欢30度以上的酒,39.6%的年轻人喜欢10度左右的酒,占比最高。
关于此次尝试,可口可乐方面表示将走出传统酒类,锁定渴望寻求独特风味酒精饮料,并将其融入生活方式中的消费者。业内人士直言,此前可口可乐还曾推出气泡酒等,可视为对人群和产品方向的试水。
资料显示,可口可乐曾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推出含酒精产品,但均是与酒类企业合作的产物。如今年3月,可口可乐和全球第五大酒精饮料制造商百富门合作,在美国推出了预调鸡尾酒产品Jack Daniel’s & Coca‑Cola RTD;2021年,可口可乐还在中国市场推出首款酒饮料:托帕客(Topo Chico)硬苏打气泡酒;在巴西推出鸡尾酒品牌 Schweppes Premium Drinks。此外,可口可乐以日本居酒屋的整柠制酒工艺为灵感,曾推出柠檬味酒精饮料「柠檬道」……整体来看,可口可乐在酒领域更倾向于打造受年轻人青睐的低度小酒。
最新消息显示,Red Tree Beverages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运营,首先在美国市场展开业务,并逐步扩大全球影响力。值得关注的是,有消息透露,为避免监管上的麻烦,这家公司将和可口可乐的非酒精业务完全隔绝。
专家预测,可口可乐的进军可能对现有酒精饮料行业带来激烈竞争。
02
可口可乐亟需“新动能”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可口可乐发布了2023年二季报,当期营收119.72亿美元,同比增长5.7%;净利润25.47亿美元,同比增长33.7%。”今年7月底,可口可乐发布其双增长业绩。
事实上,将时间线拉长,可口可乐净利润已经多年徘徊不前。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可口可乐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26.07亿美元、17.79亿美元、26.41亿美元、19.05亿美元、25.47亿美元。目前,可口可乐二季度业绩还未恢复到2019年水平,或需要开发“第二曲线”来刺激可口可乐的业绩。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可口可乐一边放手生产权轻装简行,一边巨额营销拉低净利润率。而为了应对持续的成本通胀,可口可乐采取的措施是涨价。目前,碳酸饮料在可口可乐公司仍占据主导地位,新品的提振效应尚未显现,仅推广就已耗费大量资金。可口可乐在开启“全饮料”时代之前,很有可能会经历一段相对难熬的转型期。
资料显示,可口可乐称将在下半年继续提价。过去3个月已涨了10%。自2022年从3元迈入3.5元时代后,终端价格又将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低度酒市场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场外资本”开始加入赛道。
除可口可乐外,美团、海底捞、洽洽食品、蒙牛、伊利、华为等均相继申请了酒类商标。传统酒企如泸州老窖等,亦开始探索低度酒世界……可口可乐要涉足的低度酒赛道逐渐拥挤。
如此,不断洞察新消费需求的可口可乐,不断涉足低度酒市场,能否再创一个“可乐传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