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戒律,死生命定after(阿波尼亚同人)

2022-04-02 19:13 作者:伊莉莎Eliza  | 我要投稿

  (虽说是在阿波尼亚boss战后有感而发,决定写下这篇,但过于懒狗,拖到现在。)

       ——————

  阿波尼亚:“你介意听我讲一个故事吗?”

  阿波尼亚:“那是……一位占星家的故事,她因为能够预知未来而声名远扬。在某一天,她计算出了自己多年后的死期,并且将其公之于众。”

  阿波尼亚:“结果……到了那一天,她没有遭遇任何事。”

  阿波尼亚:“为了不让自己的声名受损,于是……她在午夜降临前,站上高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阿波尼亚:“那么……她对于自己的预言,究竟是应验了……还是没有呢?”

  芽衣:“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无法论证的问题上面。”

  阿波尼亚:“可是,这就是我们都厌恶的「命运」。”

  阿波尼亚:“她作为占星家的预知能力,她的声名远扬,她的将死期公之于众,早已决定,她会不愿损失自己的名誉,最后选择自杀。”

  阿波尼亚:“她在命运的舞台上所饰演的角色,让她注定,在自己的‘死期’,无法做出死亡以外的选择。”

  ——————

  阿波尼亚:“芽衣,你觉得,美德是什么?”

  芽衣:“单纯的做名词解释的话,大概就是,美好的道德吧。”

  阿波尼亚:“那,你觉得,美德的‘意义’是什么?”

  芽衣:“意义?”

  阿波尼亚:“我曾和人争论过“正义”的含义。”

  阿波尼亚:“我曾认为,正义就是做出绝对正确的事。比如在那个著名的思维实验中,一条分叉铁轨上,连通的铁轨上绑着五个人,一节失控的火车头即将驶过;目睹这一切的我可以拉起扳道闸,让火车驶向另一条绑着一个人的铁轨。”

  阿波尼亚:“从公正的角度,五个人的性命,比一个人的性命更加宝贵,所以我应该拉起扳道闸,但如果一个人‘足够正义’,他应该给那个人松绑,再拉起扳道闸。”

  阿波尼亚:“当然,这就要求那个正义人是一个‘超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可以以此为基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义,还有哪里可以改进。”

  阿波尼亚:“但这没有意义……就算‘绝对正确’在理想情况下的确存在,但人衡量自己行为的方式,最终还是依靠公正而非正义。”

  阿波尼亚:“因为‘超人’……并不存在。”

  芽衣:“所以,你是想说,美德应当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阿波尼亚:“没错。完美无瑕的道德基准,只会令人望而却步。”

  阿波尼亚:“只有能够切身践行的美德,才有存在的意义。”

  ——————

  芽衣:“可是,你还是没有解释美德的‘意义’。”

  阿波尼亚:“芽衣,我很高兴,你会追问这个话题。”

  阿波尼亚:“人终有一死。突如其来的空难,长年累月的高糖饮食,行至暮年的衰老……时间每前进一步,死亡就会更接近一步。”

  阿波尼亚:“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的死期,会在何时到来。”

  阿波尼亚:“如果在某一天,一位穿着暴露的修女,突然来到你的面前,告诉你,你的生命还剩下十天——当然,这个假设的前提,是你相信这个预言一定成真。”

  阿波尼亚:“那之后,你会怎么做?”

  芽衣:“……比起考虑这个,你也知道自己穿着暴露啊。”

  阿波尼亚:“如果只是简单的改变一下平日的装束,露出大腿,就能让身边的人高兴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阿波尼亚:“不如从这个简单的问题开始吧……以上前提下,你会脱下你的裙子吗?”

  芽衣:“……”

  芽衣:“我要开始怀疑你的性取向了。”

  阿波尼亚:“「请」不必紧张,芽衣。看来是我低估了青春期少女对外貌的珍视程度。”

  芽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是想说这个吗?”

  阿波尼亚:“美德的‘意义’,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对于生存来说没有任何益处;而对于社会,也只是一种对‘公正’的体现,一种虚无缥缈的道德基准。”

  阿波尼亚:“如果只是为了生存,方式千千万万,可是……很多人忘记了,自己一直是‘将死之人’,甚至是,在自己的死期真正迫近之时,还在不休地攫取资源。”

  阿波尼亚:“美德的含义,就是攫取的反义词,舍弃。”

  阿波尼亚:“在我看来,从猿猴进化为人的标志性事件,不是站立行走,不是使用火、制作工具,而是开始舍弃自己的资源,去追求品德,追求进步,追求这种虚无缥缈的高尚。”

  ——————

  芽衣:“在我们的纪元,有一个得到过很高荣誉的故事,希望你评论一下。”

  阿波尼亚:“请说吧,芽衣。”

  芽衣:“杰罗姆与他的表姐阿莉莎自小青梅竹马,偷偷地彼此爱恋着——在那个时代,还没有禁止近亲结婚的说法。”

  芽衣:“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周围人的支持,但爱得愈深,愈不能忍受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不完美,尤其是当阿莉莎目睹了母亲与他人私奔、妹妹过着平淡而又毫无爱情可言的婚姻生活后,她愈加不能忍受任何阻碍通往美德的崎岖。”

  芽衣:“于是,为了让爱人能够到达天国彼岸,获得比爱情所能给与的平凡幸福“更好的”东西,她选择了逃离,最终孤独死去。”

  (《窄门》 安德烈·纪德,其于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波尼亚:“就这些吗?”

  芽衣:“我讲的比较简略。”

  阿波尼亚:“那……你想让我评论什么呢?”

  芽衣:“一个人为了践行美德,摧残了自己的肉体与心灵,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的爱人,你不觉得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吗?”

  阿波尼亚:“芽衣,还记得我曾说过,美德没有意义,它对于生存没有任何帮助。”

  阿波尼亚:“美德当然可以是有害的。你把钱财送给穷困潦倒的亲戚,他却以为你是想羞辱他,于是和你打了一架。结果,因为美德,你拄了两个月拐杖。”

  阿波尼亚:“但……就拿一个经典的案例来说吧,你觉得,因为支持日心说而被烧死的乔尔丹诺·布鲁诺,他的行为有意义吗?”

  芽衣:“你居然会知道这个名字?”

  阿波尼亚:“我也是很关心这个文明的历史的。”

  芽衣:“意义的话,一是抵制天主教,二是宣传了日心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应该是这样吧。”

  阿波尼亚:“但,地球绕着太阳转,或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弄明白这个,真的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吗?”

  芽衣:“但是,正是这批科学家先驱的努力,自然科学才得以发现。”

  阿波尼亚:“正是这批科学家先驱的努力,崩坏的力量才会越来越强。”

  阿波尼亚:“虽然我并不对科学的前景持悲观态度,但……至少在我们的纪元,科学既没能战胜崩坏,也没能救下苍生。”

  阿波尼亚:“作为五万年前的亡魂,我想,我应该有理由理直气壮地说出:科学并没有让我们生存地更久。”

  芽衣:“听你这么说,你不觉得科学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你是想说,这些是身外之物吗?”

  阿波尼亚:“你理解的很快,芽衣。人的绝大多数痛苦是后天习得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赋予的‘戒律’。改善生活,既不代表人能活的更自由,也不代表人能活的更快乐。”

  阿波尼亚:“所以才会有那段剧情:‘他们声称为全人类的利益而研究,其实只是拿社会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他们对那种玄虚的宇宙和谐美的变态欲望,这和拿公款嫖娼有什么区别’。”(《朝闻道》刘慈欣)

  芽衣:“——所以,阿波尼亚,绕了这么一大圈,你也该向我解释了:你如此渴望人们践行美德,究竟所图何物。”

  阿波尼亚:“相信我,我真的别无所图。我对美德如此坚持的唯一缘由,其实只有很简单的三个字:”

  阿波尼亚:“……”

  芽衣:“?”

  阿波尼亚:“这个理由,实在有些……上不了台面,我一时有些羞于启齿。”

  芽衣:“可你曾经说过,说服别人,对于你来说并非难事。”

  阿波尼亚:“这两者并不冲突。这三个字,常常作为争论终结的手段,而且总能让对方哑口无言——”

  芽衣:“我想我也大概猜到了——”

  阿波尼亚,芽衣:“我乐意。”

  

戒律,死生命定after(阿波尼亚同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