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医的治病理念把小病拖成大病,把轻病拖成重病!我发表的文章观点“西医治病让定期观

2023-08-09 13:25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西医的治病理念把小病拖成大病,把轻病拖成重病!我发表的文章观点“西医治病让定期观察其实是在贻误病期”,现在西医治病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病他们没法治疗,于是让患者定期检查来观察,这其实是贻误病机。我们知道病在轻浅阶段是很好预防的,难道非要观察出大病来再去治疗吗?等到观察出大病来,再大动干戈治疗还有效果吗? 有网友在我评论区留言说:作者观点非常正确。我在小医院肠镜查出息肉,拿着报告单到大医院要求重新检查。医生却说,回去调养观察,我说,万一是肿瘤怎么办?他说不会的。我说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我想确认一下,若是息肉也尽早切除。他表示这种可能很小,三个月以后再来看看。结果他这一顿操作,我也松懈下来了。直到发作,家人把我连夜送到急诊室,但此时肿瘤己经堵住了肠道,还是恶性肿瘤,导致肠套叠。 本来是一期,硬是拖到二期,耗费近三十万,总算捡回一条命。最后总结一下,西医救急,中医才是治病的根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还是要继承发扬。 现在病为什么越治越多,越来越复杂?是西医的治病理念把小病拖成大病了,把大病拖成重病了!人体功能健全,百病不侵,当然最好。如人体功能不够健全或被破坏,及时加以补救,是为其次。疾病开始流行,加紧设防,属于更次。等到已经生病才去医治,或疾病已经流行才去扑灭,显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算是“下下之策”。 不知道还有人记得不记得《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我们的祖先智慧是非同寻常的,古人尚且明白小病防大,防微杜渐的道理,奈何为什么西医就不明白呢? 因此,古人很早就提出:“保障人体健康应当以养生为第一,保健第二,预防第三,治疗为末。然而,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把治疗放在首位,把预防放在第二,把保健放在第三,把养生放在最末。加之治疗和预防中普遍存在的“对抗思维”,违背破坏了自然法则,结果当然就是疾病越来越多,治疗费用越来越高了,如此本末倒置,社会不仅疾病频发,求医困难,花钱如水,而且遭受巨大的痛苦。 治未病,则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予以干预,使人体各种功能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很明显,这才是保障健康,减少发病率,降低医疗费用最积极、最有效的办法。

西医的治病理念把小病拖成大病,把轻病拖成重病!我发表的文章观点“西医治病让定期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