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瑞典军用飞机全集(1)
一、战斗机 1、瑞典航空 矛隼 (Svenska Aero Jaktfalken)
1929年该型原型机首飞后,空军试飞员试驾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瑞典空军遂买下原型机并命名为J 5。政府后续采购的飞机按其要求换用不同发动机,分别命名为J 6和J 6A,生产商变更后的部分改进型号命名为J 6B。以上这些型号,瑞典空军一共购买了18架之多。 飞机蒙皮由金属和织物组成。采用开放式座舱,动力总成是英国“木星”500 hp发动机。J6B配备了8mm瑞典国产机枪,该枪是勃朗宁M1919的瑞典许生产版本,但改变了原口径。由于J6B的发动机并不强劲,使它的地平线速度非常一般,但是即使在低速时它也能很好地操纵性。
2、布里斯托尔 斗牛犬 (Bristol Bulldog)
斗牛犬是间战期间很有名气的英国双翼战斗机。1930年7月瑞典航空管理局签约购买了3架斗牛犬 MK II,名义是用来和矛隼的原型机进行对比试飞,1931年5月又订购了8架发动机功率增大的斗牛犬 MK IIA,这11架飞机都被命名为J 7。 斗牛犬翼下有挂架,可挂载小型炸弹,但瑞典人试用后发现效果不理想,这些飞机仅作为战斗机使用。瑞典空军该型机在1940年全部退役。 3、格罗斯特尔 斗士 (Gloster Gladiator)
斗士是最后也是最好的双翼机之一,瑞典在1936年至1937年间共订购了55架,交驻斯德哥尔摩附近的巴卡比的F 8战斗机大队使用。其中装645马力发动机的斗士MK.I被命名为J 8,而装840马力发动机的斗士MK.II则命名为J 8A,所有瑞典斗士都配备4挺8毫米机枪。
据说当时瑞典空军选型时收集了37型国外飞机的资料,其中17个型号是单翼机。选择斗士是因为空军参谋人员认为单翼机难以直接在草地上起降,而双翼机中又以斗士的性能最优。 4、J-9战斗机(P-35A)
在欧洲当时的环境中,瑞典政府迫切需要改变空军羸弱的现状,双翼木制战机过于弱小。瑞典空军采取两步走的规划,首先面向国际市场招标,计划从美国采购244架P-35A,十架P-66战斗机,在意大利购买132架新飞机,用来迅速提高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要求萨博等国内航空企业自行研发新战机。 然而还未等P-35A全部到货,1940年美国就出台了停止向欧洲国家出口高技术武器的禁令,最终瑞典空军只拿到了60架P-35A,将它重命名为J-9战斗机;P-35A与同时代战机相比差距明显,本来就不是什么优秀的飞机,这份禁令直接砍掉了共和国航空公司近两百架的出口订单,P-35A最终落得一个失败战机的名头。 5、萨博J-19战斗机
1939年应空军的要求,萨博提出J-19设计方案,外形和日本的零式比较相似,是一款使用风冷发动机的单翼全金属飞机,设计速度达到605km/h,飞行重量为2690 kg。主起落架可收放,武器上在机鼻安装两部8毫米机枪,机翼上安装四部13.2毫米机枪。
瑞典当时遭遇了一个尴尬的情况,国内生产不了可用的飞机发动机,萨博设计师只能考虑安装海外的飞机引擎,原本计划采购英国的金牛座发动机,然而英国人自身产能有限,不准备出口,后来寻求购买美国普惠的R-1830发动机,普惠同样以产能有限,需要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同时因为美国的禁运条令,萨博找不到可用的发动机,最终J-19止步于样机阶段。 5、FFVS J-22战斗机
在无发动机可用的J-19落马后,萨博又启动了B17和B18轰炸机的研制,立项新的J-21型战斗机将使用德国发动机;同期瑞典民航局加入军机行业,将基于沃尔沃仿制的R-1830黄蜂发动机设计一款新战机FFVS J-22。 瑞典一直以高品质铁矿石闻名,然而铝和石油资源都很匮乏,其他国家已经将铝材大量使用在飞机上的时候,瑞典为了尽量避免材料受到海外限制,新设计的J-21与J-22战斗机需要尽可能使用自产的零件与材料;二战期间,空军使用油料均是从国内生产的页岩油提炼出的汽油。
萨博21型战斗机使用双尾撑螺旋桨推进布局,民航局给出的22型方案是传统单发战斗机,与研制风险更高J-21相较,空军决定优先发展22型。J22型战斗机采用钢木混合结构,好处是易于生产价格低廉,但是防护水平比较差;得益于轻量化的机身,J22拥有不错的机动性,凭借着仿制的黄蜂发动机,在海拔1500米以下时,爬升速度比P-51更加优秀。 仿制版的黄蜂发动机缸径扩大了6毫米,可以适应更高辛烷值的汽油,将原始的1050马力的黄蜂发动机提高了150马力;成为了瑞典自产轰炸机和战斗机的动力。J-22战斗机挂载能力很有限,只能安装四门13.2毫米机枪,无法挂载航空炸弹,只能执行空中侦查和防空拦截任务,空军也主要把它当作侦察机用,43年成为了瑞典空军的主力机型,590公里的时速和1270公里的航程,基本满足了瑞典空军本土防御的需求。
7、J-21战机
萨博的首席设计师弗里德·范斯特罗姆(FridWanstrom)构思了一个代号为L21的双尾撑布局(L=Linkoping,林雪平,萨博公司所在地),一台普惠双黄蜂发动机安装于中央短舱后部驱动推进式螺旋桨,飞行员位于其前方,在瑞典飞机中首次配备前三点起落架。这样,飞机的重量可以集中于机体中心,以提供稳定的射击平台。机头安装一门20mm机炮和两挺13.2mm机枪,另两挺13.2mm机枪在左右尾撑前端。 尽管一些官员对L21革命性的布局持保留意见,航空部于4月5日批准萨博公司进一步研发。不过众多问题紧随而至:前三点起落架能否适应瑞典常见的草地机场?飞行员一旦需要跳伞,如何避开身后的螺旋桨?螺旋桨尾流之外的方向舵能否在地面控制转向?航空部一度打算以J23(外形类似Bf109E和P-51B的结合体,未投产)取而代之,不过萨博成功用L21——现在应该叫做J21了——的优点打动了高层,7月8日,一个全尺寸模型完工了。
瑞典皇家空军并不太喜欢SAAB-21战机,推三阻四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这种与众不同的装备,把二战都熬结束了,军方将之定名为J-21型战机。至1948年停产,萨博共生产了297架J21,其中54架A-1,124架A-2和119架A21A-3。 8、J26战斗机
自制飞机的同时,购买国外战机的努力也在继续,当时的情况是盟军一方有多余的战斗机但不卖。1943年瑞典空军开始与美国军方谈判,直到1944年10月才允许他们派出一个代表团去英国考察盟军战机。当时美方提供P-47雷电和P-51D野马两种飞机供选择,这些飞机都储存在英国,使用时数很少。最终瑞典决定购买50架P-51D,总价4000万瑞典克朗。 P-51B/D在瑞典统称J26,1945-46年瑞典共购买140架,其中2架P-51B为1944年美国陆航迫降在瑞典的。J21的座舱盖布置与之如出一辙,实在看不出有何优势。
1945年4月23日,第一批43架野马由美国转运飞行员驾驶从利物浦直飞斯德哥尔摩,机群在北海上空与德国战斗机群遭遇,空战中至少击落一架Bf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