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总是烂片泛滥,观众才是病根
昨天晚上的综艺非常精彩,《导演请指教》终于体现出了它的价值。昨天比赛中出现的两个作品,天差地别,前一个被专业骂得一无是处,后一个被现场所有人夸上了天。

然而,鞍灭却从这两个作品的比较中,看出了当今国内烂片泛滥的病根,既不是什么资本,也不是什么审核,更不是因为流量和面瘫小鲜肉。
烂片横行的真正病因,正是因为观众自己。
下面这个弹幕说出了鞍灭的心声,一针见血。

王旸导演的这部作品《读心》,在放映完成之后,大家来看看各位专家是如何点评的。

首先是方励,他说得有点委婉,先例行性地夸了一下王旸,然后说自己的期望有点落空。
方励指出的重点,是作品的主角,杨千嬅这个角色。方励说,杨千嬅大家都知道,成熟女性,知性女人。然而大家在作品中没有看出来,在用演员上导演是失败的。

接着郝蕾的点评就一针见血了。
郝蕾直接说,我觉得有两个大问题。

一个是导演的镜头设计。
郝蕾举例说,比如说女主角进入会场那个镜头。

杨千嬅的闺蜜和她男朋友站在那儿等她。

然后杨千嬅急急忙忙地冲进来,郝蕾说,不知道她那么着急是要干嘛。

“我以为她在找厕所。”

然后,问题来了。
导演让镜头对着这两个人一直拍,这两个人,杨千嬅的闺蜜和她的男友,就干站在那儿。

看着杨千嬅在里面“发疯”。
说实话,杨千嬅的样子确实有点像是在发疯,急匆匆的,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然后那两个人就一直干站在那边,看着。观众尴尬,演员自己也很尴尬。

王晶的点评,基本上跟方励是一样的,也是重点在女主杨千嬅的身上。
王晶也是觉得导演用人失败,没能把握住杨千嬅身上的特质,发挥出来,反而拍出了杨千嬅的“短板”,非常尴尬。

最后陈祉希的点评说得很中肯。
陈祉希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大堆,对这个作品非常失望,陈祉希最后说了一句,低于我的预期。
意思很明白了,之前是我高看你了。

后来主持人又问到李成儒,李成儒的点评更加直接,就两字:肤浅。

专业影评席的点评就更不敢看了,更加犀利和到位。
孟中说,我觉得你在台上的情商和回答,比你的影片要强得多,这番话一出来,引得周围一阵笑声。
讽刺得好,之前每一个业内专业人士的点评,王旸都要在台上为自己强行辩解一番,完全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作为专业人士,孟中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王旸这个作品中的致命伤,影片结尾部分,突然插入的那个男子,也是能听到女性心里的声音。

这个突然的插入,一下子就让整个影片显得异常混乱,孟中说,作为电影专业来说,一个最起码的常识,一部影片,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条线到底,结果你到好,故事才讲一半,就跳进来一个男主角,打乱了整个故事的主线。
孟中总结说,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故事一下子就来回跳跃了,混乱了。

王旸的这个作品,现场专业没有一个看好的,全在批评。
王旭东说,作为一部商业片,你没有完成。然后王旭东问王旸,你拍的这部电影是什么类型,王旸回答说,是喜剧,王旭东转头问了一下现场的所有观众,你们有笑了的吗。
现场没有一个人举手。
王旭东说,彻底失败。

最让鞍灭震惊的就是,当最后主持人宣布王旸的现场上座率的时候,电影观众竟然给出了高达百分之八十四的极高上座率。
而专业的呢,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的上座率。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恰恰说明了之所以这么多的烂片出来,正是因为观众就喜欢看烂片,没办法。

大家都在骂,烂片却依然拍了一部又一部,病根在什么地方,病根就在这超高的上座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