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强烈推荐】欧丽娟老师的《红楼梦》讲说(全198讲)|不仅仅是红楼梦,更是...

2022-04-22 14:03 作者:谁是囿洱是谁  | 我要投稿

导论1

‌宁国府(东府)荣国府(西府)

东西安排—符合伦理知识 

《红楼梦》是完全架构在中华帝制晚期 礼教文化最为成熟的阶段——反应传统文化内涵,不应该投射现代价值观而不顾文本的真正内涵


|《红楼梦》分析诠释之原则


日本山本玄绛禅师在龙泽寺讲经:

「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

什么样的读者、读出什么样的红楼梦

在自我人格特质所形成的有色眼镜下所看到的样子

经典的意义:拿出自己的一部分与经典激荡

召唤出内在的自我

——读者的角色与经典一样重要


经典是封闭的、静止的、已经存在在那里的固定样态

—如何让固定样态恢复为有机体的运作模式与风貌,是读者的责任

(林黛玉如何存在,怎么历经人生中的变化,困惑,与贾宝玉是否有价值上的矛盾造成巨大的内心痛苦…?

若读者是单面向的、简化思考的、投射型的人,召唤出的人物便是单一的形象。越能丰富地、多面地、深刻地阐述人物内在的读者,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提升到与经典一样高的地位

努力研究 不轻率定论

一、英·HenryJames(1843-1916)〈小说的艺术〉 :

「要说某些情节在本质上要比别的情节重要得多,这话听上去几乎显得幼稚。 」

   构成伟大小说的每一部分都重要!

   焦点失去支援体系被架空,被任意诠释

eg黛玉葬花等段落被孤立出来 单独发挥x 

「一部小说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像任何一个别的有机体一样,它是一个整体,并且连续不断,而且我认为,它越富於生命的话,你就越会发现,在它的每一个部分里都包含著每一个别的部分里的某些东西。」

林黛玉怎么可能在葬花一幕才充分表现自己?

人生命的展现是连续的,且在连续中有很多层次很多变化,不可聚焦片段即断言是全部。

读者要和作者一样努力(ˊ˘ˋ*)

任何一个情节都很重要,其包含的DNA和人性的密码,其丰富深奥程度完全一样。


西方文艺批评主张:摒除抽离读者个人成见,以便清楚完整深刻地理解对象。

读书只是为了印证我们以前知道的东西x

为了打破旧的自我 开启新的自我的可能性√


俄·别林斯基:

在论断中必须避免各种极端。每一个极端是真实的,但仅仅是从事物中抽出的一个方面而已。 

只有包括事物各个方面的思想才是完整的真理。

这种思想能够掌握住自己,不让自己专门沉溺于某一个方面,但是能从它们具体的统一中看到它们全体。」


欧洲文化素养养成中深受哲学思想训练

米兰在使用概念上(非如此不可、永劫回归)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讲什么 


读《红楼梦》的常见误区:总以为其中一定有作者的价值观 判断曹雪芹的价值观从而认定是作品的价值观


1.作者真的用自己的价值观主导写作吗?


2.假设作者用自觉的个人价值观主导创作,难道没有没有其他非现实的自觉潜意识渗透到他的笔端从而影响到他的写作吗?

潜意识的干扰在写作中发生影响,凭什么说有所谓作者自觉的价值观在引导?

甚至有作者不知道的东西加入他的具体写作中。


3.假设作者有清晰的价值观引导,你认为是好的做法吗?

好的小说应该广袤地开着人性的各种可能

有明显的优势意见作为高亢的唯一独白的作品不会吸引人


4.作者的创作除了潜意识外,是否还有我们无法破解的创作的奥妙?


创作者的共通经验:

日·手冢治虫 《怪医黑杰克》明确的目标:大坏蛋 医术高人品差趁火打劫 没想到反响强烈

读者的反应与作者的期望产生分歧

小说人物不受作者控制—脱离作者掌控

作者仅仅是呈现人 物生命的媒介   

不要问作者的价值观、想表达什么

5.作者有明确意见并表达,但作品的生命由读者赋予,不用管作者想什么

读者的阅读赋予作品魔幻的力量—对上上帝的手指

罗兰巴特“作者已死” 作者丧失发言权

请不要追问曹雪芹在想什么!不要作为论断标准!

接受美学


法·米兰 昆德拉( MilanKundera )《小说的艺术》:

「我小说中的人物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诸种可能性。正因为如此, 我对他们都一样地喜爱,他们也都同样的让我感到惊讶。」

   作者也在经历人性之旅

1985年致辞 

整部小说不应该有单一价值观的指导

「小说不是人类的自白,是对人类生活——生活在已经成为网罗的世界——里的一个总体考察。」 网罗:复杂纠葛 无可奈何 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说家不是任何观念的代言人。严格说来,他甚至不应该为自己的信念说话。」

   客观多元丰富地呈现世界 不应该凌驾于读者 不要找观念代言(咏林/薛派x)

「小说人物不是对活生生的生命体进行模拟,

小说人物是一个想象的生命,一个实验性的自我。」

   探索人性的深不可测


俄·巴赫金

复调小说—单一价值观的独白型小说(作者为某种观念代言)

复调音乐:多条主旋律同时并行 同时存在 互相和谐

复调小说:多种价值观同时并存 同等价值 相互和谐

「音乐的复调,是同时发展两个声部(两条旋律的线),尽管它们完美的连结着,但却又保有它们相对的独立, 所有主张复调曲式的伟大音乐家,都有一个基本原则, 那就是声部之间的平等。 」

  不要褒贬取舍 尊重每一个生命


【强烈推荐】欧丽娟老师的《红楼梦》讲说(全198讲)|不仅仅是红楼梦,更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