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除了销量高,做这件事也一流,上周又惊呆车坛

父母为了孩子的名字绞尽脑汁,同样的,汽车厂商为了一款新车的名字需要非常慎重,因为汽车是消费品,车型名字虽然是细节问题,但名字好坏关乎的是成千上万的销量,更何况大部分中国家庭买一台不容易,汽车的名字自然要顺耳。
而在起名字这件事上,近年来的长城汽车可是有点“飘”啊,给新车起名字一个比一个“提神醒脑”,自从2019年9月,长城一“炮”轰动车坛后,长城旗下哈弗品牌前不久又放出的“大狗”,让大家忍俊不禁。

可这还没完,几天前,长城旗下欧拉品牌,一款基于欧拉ME平台打造欧拉R2车型正式定名为“欧拉白猫”,新车预计将于7月中旬上市。

众人惊呼“年纪轻轻的长城,就过上了‘猫’‘狗’双全的生活,让人羡慕”,但是大家心里也开始犯嘀咕了——汽车的名字起得那么“随便”真的好吗?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市场上,给车型赋名一直是循规蹈矩的,比如在合资车这边,往往采用外文名称的中文谐音来命名,而且,这其中的讲究还不少。

首先,中文名字中一定要包含美好的意向,比如富康、宝来,BWM品牌曾按照谐音被译作“巴依尔”,但这样的名字很容易让国人联想到动画片里的反派“巴依老爷”,而BMW译作“宝马”后,气质就截然不同了。

然后,名字要尽可能的响亮——名字能用两个字就不用三个字,而且单个字也最好使用开口音,比如途观、雅阁……而像“思域”这样两个字都是闭口音的车名是非常少见的。

“思域”两个字都是闭口音,从发音上看,这样的名字不够响亮,汽车起名往往都会避免这样的情况。
这样的起名方式虽然屡试不爽,但这两年也显现出了弊端,这里先请大家来做一道连线题,看看大家能将下面这些大众品牌SUV和它们的名字一一对应吗?

途铠 途昂 途岳 探歌 探岳 探影
发现没有,车型名字正变得越来越趋同,同时,这样的名字也会和车型特点相脱离,难以给消费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这几年也有品牌试图直接用英文名称,而不采用汉化,比如广汽本田INSPIRE(“英诗派”并非官方名称。)

不经汉化,有几个人能准确读出“INSPIRE”这个名字呢?
而在中国品牌这边,中文名称+英文字母+数字的车型名称一直是中国品牌车型的“万金油”组合。在早期,这样的名字经常会包装得比较“洋气”,比如吉利起步时期的“优利欧”、“英伦”,同时,在这样的命名方式下,中国品牌汽车里也出现了遍地的X5、 A7。

这不是宝马X5,大家猜猜它是谁?
在早期来看,这样的做法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将自己的产品与海外品牌靠拢,蹭一些热度,而在之后看来,这样的做法其实很“山寨”。
其实,实际作用来看,真正能决定一台车销量的还是品质与性价比等硬性指标,产品不好,名字起得再美好也只能遭到消费者的鄙夷。而事实上,这些年中国品牌里那些销量最好的车型往往都没有在名字上费太多的心思,比如长城的哈弗与吉利的帝豪系列,都是简单的在哈弗与帝豪的名称后面加上一个代号。

而在起名方面,今天中国品牌敢于在车型命名上“玩起来”,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对于自身品牌的自信,与其用那堆被“用滥用玩”的汉字拼凑一个常规名字,不如冒一些风险弄个创新的名字。一个“大狗”将这台车威武中又带几分呆萌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提到“白猫”大家自然想到轻巧与灵动,这些名字不知比“豪、酷、炫、逸、灵……”这些名字讨喜多少倍。

当然,尽管全新的名称给长城带来了一大波关注度,但是最终决定车型成败的依然是汽车的综合素质,只要这些汽车自身足够出色,再加上一个讨喜的名字,何愁中国品牌里不会飞出一只“甲壳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