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调色教学与实操经验分享

声明:以下观点与部分理念为本人多年教学与实操经验分享,并且首次公开。文章内容不针对任何机构与第三方及个人。大家可以不认可,请不要伤害。
给黑白照片上色,说可以能理解灰度与色彩关系是个不小的坑。给黑白照片上色,我公众号之前也分享过国外的视频,这种视频油管上都是公开的。给黑白照片上色有人说可以了解灰度与色彩之间的关系,这种理念是错的,首先黑白照片上灰度是相对固定的,当然也可以调整,但是和最初理念不一样了。给黑白照片上色最好的工具是曲线,没有之一。就是曲线最好,而不是色相饱和度命令去着色。背后的原理都很简单,曲线上色的原理也很简单,8位图像下色彩的饱和度、明度都和黑、白、灰有直接关系,色相是R、G、B各自不同比例的混合,还有LAB曲线。恰恰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曲线更合适给黑白照片上色,而不是色相饱和度命令去着色。色相饱和度命令着色很多情况下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色,相反曲线可以随意做到我们想要的任何色调。关于曲线原理大家都懂。
五、六年前我就提倡曲线与图层混合模式调色,到现在我还在用,而且很有用并且很好用。现在另外一个软件直接把曲线与图层混合模式整合到了一起,所以我之前关于曲线的调色理念与图层混合模式与手法都是正确的。

曲线与图层混合模式整合到一块了,是不是很方便?至于曲线与图层混合模式具体怎么样用,网上公开教程没有,包括国外的公开教程也没有。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公开演示了这个,只有和我学过的同学会使用,3D LUT Creator里面也有混合模式。我这里提示大家一下,混合模式的公式对于我们调色甚至是理解原理,没有任何用途。曲线与图层混合模式对于不同的片、不同的情况,使用手法技法上是不一样,正对的情况不同使用的情况就不同。曲线与图层混合模式本质上就是一道数学题。当然PS软件本身都是数学题,背后有一套运算方法规则与条件参与及控制能力,曲线就是做这个的。如果有人说曲线不是调色的,那是他不懂是小白,有些技术与理念网上教程是没有的。国内公开的99%的教程都不完美,而且很多是错误的,包括理念上的错误,同时也包括工具原理上的错误,比如【通道混合器】与【可选颜色】。可选颜色教程大家看到的相对与绝对,公开教程100%给出的是一个公式,一幅位图图像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像素,调色还要看公式、套用公式不成?可选颜色的这个问题我可以改天分享。另外一个是曲线理念上的,比如曲线中对于高光、中间高、暗部的划分。
网上公开教程100%及各式各样的划分如下图:

还有这样的划分


早期LR软件曲线的划分,刚刚我打开了我的LR观看了一下,现在好像没有出现这种划分了。可能adobe意识到了错误。用过LR的朋友一定会有印象,软件的划分如下。
暗部、亮部

暗色调、亮色调

是不是每一种划分都不一样?新人能自学得会才怪,老司机都会中招。上面的的划分全部是错的,理念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是致命的,调色的时候会把人的思维与手法严重框死。我说这些可能会被人骂,竟然这样划分是错的,那么你的划分又是什么样的?这情况我在群里说过,有人就及时反应过来了。我想说人要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是教程上说什么就是什么。
还有的曲线教程直接列出了十几种常用的曲线图形及走势图,思考一下有用吗?(这里不放图啦)
曲线模拟器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其它调色工具为啥对调色控制能力不强或者说有的调色命令为何不常用?
如下图。
色温滤镜上色的过程从曲线当中可以看出,他对中间调、暗部及高光的渲染是相对固定的,竟然相对固定又怎么可能适用绝大多数片子的调色?自身说不过去呀。相反证明了,只有曲线可以自由控制,各自的区间比例与力度,去适应不同的片及色调与灰度之间的调和关系。使用色温滤镜调色,所以要不停的修改不透明度,来弱化色温滤镜带给画面的不良影响,不像曲线可以直接修改,再次证明了曲线的强大无比。不是说这些色温滤镜不可以用,当然可以用,但是傻瓜式的渲染,永远撑握不了调色的精髓与其乐趣,提高不了工作效率与片子的调色质量。层次不同看到的问题不同理解的不同。

曲线给黑白相片上色,油管视频截图,分分钟可以做到,效果特别好。他采用的是LAB曲线。
如下图:




记得转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