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照明邦:聊聊50多岁,不看书不上网的亮化工程公司前老板,是怎么拥有智慧的……

2023-06-15 13:18 作者:照明邦刘滔  | 我要投稿

我跟前老板吵过两次,一次是在设计思路上意见相左,在电话里吵的;一次是我认为的,他没有信守承诺,在一个亮化项目的工地上吵的。

怎么回事呢?

当时公司的办公室在东莞,但项目多在湖南,我和团队都是湖南的,老板很早就答应过,会在长沙搞个办公室,让我们过去,这是我们向往的。

后来湖南某县城一个大项目中标,他说两个月后会在长沙搞办公室,让我们团队先去工地住两个月,这样可以把这个县城的其他区域的亮化设计都搞一下,也好沟通交流做汇报。

当然,吃住什么的他都让人安排得非常妥当,专门租了房子,专门让当地的木匠做的大木床。

可我们在工地住了两个月,长沙的办公室还没搞起来,这样我就跟他吵起来了,我觉得他不守信用。

吵完之后就提出辞职,然后自己在长沙搞。


01

其实,也不能说他完全不守信用,只是买办公室没他想象的那么顺利,在几个月后,他也真的在长沙买了两层楼做办公室,还多次邀请我们过去上班,没去。

再后面他招了设计师,还是经常把项目给我们团队做,那些过来了解项目进度的设计师经常说,我们老板一开会就说我们做得差,夸你们做得好,负责任……

所以虽然跟前老板吵过,但我心底里还是觉得他挺好。甚至可以说是人生中遇到的一个贵人,至少在他身边我也学到很多东西。

比如开会时,底下是各个部门的经理、负责人围着,他手里总会有一个小本子,记着些什么;他经常会去工地巡视,检查工程质量,改进施工工艺;自己没时间,他会掏钱让我们去各亮化景区,学习新的设计手法,了解真实的灯光效果,感受真实的灯光氛围。

最让我敬佩的,是他的学习精神。


02

前老板也是50多岁的人,我没见过他看过什么书,也不太会上网,但从谈吐、见识方面,给我的感觉,他还是非常有智慧的。

比如我见过他跟一个合作伙伴的争执,大意是这样:

合作伙伴认为搞亮化工程,要像打井一样深挖,尽可能地从一个工程中搞更多钱。

前老板认为不能这样,要适可而止,如果搞得太多,会被人惦记,容易出事。

后面他和合作伙伴分道扬镳,他接手的是当地亮化工程的维护维修,一年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安排几个电工看着就行,这事别的老板可能看不上,但风险小,而且是长久持续收入。

关键他拿下的是很多个县城的维护维修工作,而且亮化项目每隔几年就要升级,所以他很容易就切入进去……


03

那么,不看书,又不上网学习,他的这种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

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

1、做亮化项目设计前,先去拜访了当地的一位老教授;

那个大项目一开始并不明朗,但不知道老板从哪里得知,这个县城里有个老教授,是专门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的,还比较有名。

因为我们做的是这个城市的亮化规划设计,如果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当然是更好。

于是老板带着我,备了厚礼去请教这位老教授,聊了一个晚上,掌握了不少独家资料和新鲜思路,对后面的设计中标的助力非常大。

所以我觉得,老板自己可能不爱看书,但他非常看重,非常尊重文化人,也舍得在这方面投入。

04

2、跑五六百公里,专门请一个行业高手吃饭;

前老板很喜欢跟各行各业的高手交流,他觉得跟高手聊天的效率比读书高很多,同时他也具有整合各方资源的能力。

有次因业务需要,老板想了解一个新行业,他是直接通过自己的人脉,联系到一位这个行业里的高手。

然后请他吃饭,吃饭可能就短短一两个小时,但这一两个小时,老板通过不断地向高手提问与倾听,基本就掌握了整个行业的现状。

事后,他告诉我,他是专门从湖南跑到广东来的,五六百公里,只为和这人吃饭请教。


05

哪怕是对我这个曾经的员工,他也经常主动电话问我现在的一些情况,甚至好几次过来专门请我喝茶,了解一些行业最新信息和其他行业的发展情况。

我觉得前老板的学习方式还是很有成效的。

不过与之相反,我这种人有点社恐,不太愿意接触不熟悉的人,所以我的学习主要还是通过看书、上网和实践。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咱不用羡慕别人,别人的我们也可能学不来,那就把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做到极致,学习效率提到最高吧!


照明邦:聊聊50多岁,不看书不上网的亮化工程公司前老板,是怎么拥有智慧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