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几十年,不过在重复废物的人生模式罢了!

内容本质,方法内容,
利己,利他
主动先给别人东西,
复制高效率的行为模式,高效的成长
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
1.这个东西能帮助自己解决啥?
运用模式论和行为论,可以让人察觉旧模式,一旦看到旧的行为模式,就可以分析这个模式怎样影响了自己,如果把分析规律,利他为先的思维代入到自己的行为模式,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改变,与之前的自己有啥不同,是否会比之前做的更好?
2.这个东西能帮助其他人解决啥?
如果其他人知道了观察规律,利他为先,将其代入到他们的行为模式,在做事上面会有很高的效率,在做人方面会有很不错的人缘。
如何帮助他人具体的行动:
1.首先得让他人知道观察规律和利他为先的好处,使他人信服。
2.然后分析其平常的行为模式,提出改进0.1的方法
3.告诉他们怎样改进,怎样把正确的方法重复做。
3.举例自己的行为模式?哪些有问题?
行为模式之需要他人肯定:一件事情自己分析的很多,但是到决定时刻就去询问他人意见,
这种行为模式背后隐藏着假设,询问他人意见有好处,这个好处是隐形的,是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如果事情不成功,那么责任也不需要自己承担,这种行为模式只能造就一个不自信,没有主见的人,
好处二,是询问他人意见会显得尊重他人,这个好处实际上要分情况,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别人会认为你不能负责,幼稚。
这个行为模式背后的逻辑:如果自己不这样做,最坏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果自己不询问他人意见做事,最坏就是这个事情办砸了,自己要为之负责,
这个行为模式带给自己最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自己没有掌控感,需要让别人来掌控,
首先这里隐藏着几个前提:
1.别人的意见比自己的意见重要
2.自己没有能力承担责任
3.犯错很可怕
如果前提成立,那么行为模式成立,
但是这三个前提都不成立,所以结论也不成立,所以做决定向他人询问意见是没必要的,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