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思窝:为什么没有经济学家对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定价

2022-10-31 11:58 作者:思窝Ciwor  | 我要投稿

为什么创新经济模式通过数字化估值?为什么金融市场价格上蹿下跳?为什么金融海啸周期性爆发?

卡尔·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将平均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劳动力价值,购买必要生活资料后剩余的部分为工人的剩余价值,也就是工人所积累的财富,而资本家的财富积累靠的便是榨取工人的这些剩余价值。

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划分为工人阶级、资产阶级,揭露其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为了掩盖这层关系,于是把劳动创造价值划分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替换成了“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没有任何一位经济学家对“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定价,不管是从微观也好、宏观也罢。

在经济学里我们被灌输的“脑力劳动”指劳动者在生产中运用的智力、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但其实是指资本主义金融化。社会财富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每一次的金融海啸,便是资本家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收割。

这也是文娱公司、互联网企业等新兴经济主体,抛弃劳动力定价,通过数据估值,便可以利用渠道、信息、资本等手段造成价格波动,实现高抛低吸的价值变现。

这也是房市、股市、期货等通过金融化摆脱劳动力定价,便可以利用金融手段造成房价、股价、期货价格的上蹿下跳,实现财富再分配。

本质上,脑力劳动也是通过体力劳动来实现价值。机器化(去人化)的过程,阳面是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阴面是拉低了平均工人劳动力价格,于是用“内卷”一词将人与机器的矛盾转嫁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避免“卢德运动”的再次爆发。

我们每个人都有脑子,每个人都是脑力劳动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资本家,推翻资产阶级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思窝:为什么没有经济学家对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定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