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魏王曹操的年表大事记

2022-10-15 20:21 作者:゜周先生  | 我要投稿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公的伟大粉丝:教员

•永寿元年(公元155年)

虚一岁,出生沛国(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汉恒帝时,曹腾任中常侍(官名。皇帝的随身宦官,主传达诏命和处理文书)、大长秋(官名。皇后的侍从长官,负责处理后宫中事务),被封为费亭侯。曹腾的养子曹嵩继承了爵位,官做到太尉。没有人能知道他出生前后的底细。曹嵩生育了曹操。

●据《曹瞒传》记载:曹操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吉利。小名叫阿瞒。

●据王沈的《魏书》记载:曹操的祖先出自于黄帝。在高阳氏(即黄帝的孙子)时代、陆终(高阳的曾孙)的儿子名叫安,定姓为曹。周武王打败纣王后,按照前代制度,把邾国(今山东邹城市)封给曹侠(曹侠是曹安的后代)。春秋时代,曹侠家族参与诸侯会盟,直到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曹氏子孙分散流亡,有的人在沛国安家。汉高祖刘邦起兵时,曹参因功封为平阳候,世代继承爵位和封地。后来被除爵但不久又袭爵继承,到现在曹家嫡传后人的封国还在容城。太和三年(229)魏明帝曹叡追封曹腾为高皇帝。

●描司马彪的《续汉书》记载:曹腾的父亲叫曹节,字元伟,平素以为人仁又厚道被人们称赞。

●据《续汉书》记载:曹嵩字巨高。他的性情敦谨慎,在所任职位上一直都很忠诚。曹嵩任司肃尉时,汉灵帝提拔他任大司农、大鸿胪,代替崔烈任太尉,黄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追尊曹嵩为太皇帝。

●吴国人撰写的《曹瞒传》与郭颁的《世语》都说:曹嵩是夏侯氏的儿子,是夏侯惇的叔父。曹操与夏侯惇是兄弟。

●曹操年轻时机智敏锐,具有权变谋略,(常)以武力帮助(或挟持)别人(考:任侠,《汉书·季布传》载“为任侠有名。”颜师古注:“任谓任使其气力。侠之言挟也,以权力侠辅人也。”笔者认为,侠之本义,谓有武力,《韩非子·五意》载“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可为证;又,经传多假侠为夹,凡夹皆用侠,如《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夹者,持也,持者,以武力挟持也,故认为“任侠”一词于正语为“以武力辅助别人”,于反语为“以武力挟制别人”。故为此译)并且放纵不羁,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所以当时没有人特别看重他;只有梁国(今在河南商丘南)人桥玄、南阳郡(东汉时南阳郡治在今河南南阳市,但何颙是南阳郡襄乡县人,其县治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北)人何顺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要大乱了,不是安邦定国的杰出人才是不能挽救的,能够安定天下的人,大概就是您了!”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

20岁,初入仕途,任洛阳北部尉[被推举为孝廉并入朝任郎官(郎是帝王侍从官中郎、侍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贵原为护卫随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造等侍从之职),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东汉时县令之下设县尉,小县一人,大县二人,负责维持治安,捉拿盗贼),升任为顿丘县(今河南内黄县东)县令。后来朝廷又征召任命他为议郎(官名,主议论朝廷政事得失)。];设五色棒将蹇硕的叔父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因得罪宦官集团,被明升暗降调离京师任顿丘令。

南阳许劭评曰“君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

30岁,为平息黄巾起义,朝廷任曹操为骑都尉,按功任济南相;大力整饬贪官污吏,济南震动,“一郡清平”。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35岁,汉灵帝驾崩,少帝继位,

9月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是为献帝。 曹操不愿与董卓合作,遂逃离京城。

12月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的讨董联军成立,曹操受任副盟主及联盟军总参谋。因诸侯各怀异心不思进取,曹操失望,离开联军。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初平三年(公元191年)

37岁,黄巾军攻打兖州,刘岱战死,鲍信迎曹操入主兖州。曹操任东郡太守,后大破黄巾军;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三十万众,捡其精锐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壮大。魏武之强由此开始。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39岁,春,曹操在匡亭六百里追击大败袁术、黑山军、南匈奴。徐州牧陶谦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军征讨陶谦,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省郯城县),向东南扩展势力。攻克徐州十余城。陶谦退守郯县。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40岁,春,曹操的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在前来投奔曹操途中,被陶谦派兵杀害。

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曹操征徐州期间,为泄恨所过多所残戮,大肆杀害徐州军民,致使泗水为之不流…击败前来救援陶谦的刘备。

陈宫张邈反,迎吕布入兖州,偷袭曹操后方大本营。兖州丢失,曹操被迫退军,与吕布相持……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42岁,在荀彧等人的辅助下,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三败之,破定陶(今山东定陶)、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北)等,平定兖州。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

七月,因李傕、郭氾的火拼,汉献帝从长安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曹操迎奉天子。

十月,献帝正式拜曹操为兖州牧  曹操迎汉献帝至许县,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

十一月,曹操出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大权

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43岁,南征张绣,张绣降后反叛,长子曹昂、猛将典韦等战死…东征袁术,大破袁术军;斩袁术留守四将。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

44岁,东征吕布,后平徐州,斩吕布,收降张辽。

次年四月,攻青州,败袁谭。十二月,曹操挥师官渡与袁绍相持。刘备反叛曹操,占据徐州。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46岁,袁绍发布檄文指责曹操背盟、滥杀、盗墓等诸罪,以及提出曹操军队不堪一击,袁氏大军一到必如同大火焚烧麦秆、大水冲刷污秽一样被消灭。

留于禁泰山兵守备官渡前线,自领大军突袭徐州,前锋方到,刘备大惊,不敢相信,亲自出城查看, 止望见曹操旌旗⚑丢下全军、全城只身逃走,兵进下邳,降服关羽。


十月,在谋主荀攸的策划下,亲自领军陆续击杀白马颜良、延津文丑。与袁绍分营相持。绍谋臣许攸来投,用许攸计策攻拔乌巢淳于琼兵团后,烧其粮草 。绍将张郃、高览来投,收纳之。 最终大破袁绍军,官渡之战取得胜利;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他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47岁,击破袁绍仓亭军。九月,南征汝南刘备军,刘备再度逃亡到刘表处。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48岁,袁绍病逝;春正月,曹公驻军谯县,对军中下令:“我兴起义兵,是为天下清除暴乱。我故乡的人民,死丧殆尽。我如今在境内穿行,终日不见一个认识的人,深感凄怆伤怀。自从我举兵以来,跟随我的将士,死者无后嗣者,我找到他们的亲属,以续其后嗣;赐予死者的后嗣田地,由官府配给他们耕牛;在他们的故乡设置学校,安排老师教授他们功课。我还帮助存活者建立祠庙,令其奉祀先人,寄望魂魄有灵。我百年之后,还有何遗恨?”曹公来到浚仪县,治理睢阳灌渠,又派遣使者用太牢礼祭祀桥玄。

刘表使刘备北伐至叶县 曹操遣夏侯惇与于禁、李典前去平定 夏侯惇轻敌於博望受到刘备伏击 之后刘备退兵。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49岁,大破袁谭、袁尚军;

当年秋天七月,曹操下令:“自从国家丧乱以来,已经有十五年,在年轻人身上看不到‘仁义礼让’的风尚。对此,我深感忧虑。我命令郡国修建学校,满五百户的县邑要设置校官。选择乡里的俊杰、可造之人,送入学校学习。这样,先王留下的儒学才不会被荒废。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成为有益于天下的人才。”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50岁,与袁谭联合,挥师北伐。七月,大破袁尚军;九月,曹操下令:“河北蒙受战乱,今年不再收缴赋税!”又制定法令,抑制豪强对百姓土地的兼并,百姓感到喜悦。献帝诏令曹操为冀州牧,曹操即辞去兖州牧职位。

●汉末豪强恣意妄为、土地兼并严重,底层百姓贫弱,租赋繁多,耗尽家财,不足应命。曹操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恢复社会经济,整顿社会风气。又减租免赋,鼓励生育,杜绝杀婴等恶习。改革法制,打击地主豪强、士族,遏制弱民多赋等情况。

曹公之德,锄强扶弱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51岁,破袁谭军,斩袁谭,平定冀州;曹操下令:“凡参与袁氏叛乱者,允许改过自新。”又命令百姓不得挟仇私斗,禁止民间厚葬,葬礼须符合礼制。

九月,曹操下令,将要整治风俗,结党营私、诋毁名誉、诽谤他人、欺上瞒君的恶俗必须根除。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52岁,平定并州;

十月,曹操下令:“治下要警惕阴奉阳违,要广开言路,幕僚们每月初一要写工作总结,我要亲自检查。”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53岁,春二月,曹操下令:“自起义兵以来,铲除暴乱,至今有十九年了,屡战屡胜,非孤一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天下尚未平定,大家再接再厉,我将尽快评定功劳,予以封赏。”於是,大封功臣二十人为列侯。其余,按功劳大小受赏,免除烈士遗孤的赋税。

率军远征沙漠🏜️破三郡乌丸联军,斩单于蹋顿 ,降胡汉百姓二十万;

马踏塞北,剑抵辽东。纵横天下,所向披靡。

喜爱的军师祭酒郭嘉亦於此年病逝柳城。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54岁,废三公,自任丞相 。

七月,“百万雄师过大江”南征荆州刘表。八月,刘表病逝。

九月,刘表子刘琮率荆州投降。襄阳官吏(琮左右)并其家属多跟随刘备南逃,众十馀万,辎重数千辆。  亲领虎豹骑於当阳长板击溃刘备,刘备弃妻、子带领左右数十骑逃走 …孙刘组成联盟。


十二月,在赤壁、乌林等地被周瑜、刘备联军击败;因瘟疫、火攻等原因被迫撤退。焚烧剩余战船,自华容道撤回江陵北还。(赤壁之战的失败使曹操结束乱世、统一中国🇨🇳的军事运动,戛然而止。)


刘备、周瑜率军进击荆州。周瑜围南郡后击走曹仁 ,刘备降服荆南四郡。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56岁,春,曹操发布《求贤令》,以“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原则,以求招募天下人才。冬,曹操建造铜雀台。

无非一念救苍生,功过留予后人说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57岁,西凉诸军攻长安,用贾诩计离间马超韩遂,后大破关中马超韩遂联军;又遣夏侯渊西征扫荡,七月彻底平定凉州。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

59岁,曹操南征孙权,破其江北营寨,擒其将公孙阳。  春雨弥漫水位上涨水军作战不利,撤军北还,


同年五月,复《禹贡》九州。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安汉公王莽、魏公曹操为两汉唯二的公爵者

在封魏公之初,首席谋臣荀彧极度反对,曹操自此不再亲近荀彧,不久荀彧於谯地郁郁而终。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60岁,7月, 孙权率众进攻合肥,被张辽等人击败。


10月,献帝、伏皇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情泄露,曹操诛杀众人。引狼入室的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61岁,征张鲁 平定汉中;

同年刘备夺得益州,谋士刘晔劝曹操趁刘备新得蜀地立足未稳南下攻取。曹操以“得陇复望蜀”之辞拒绝。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

62岁,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

此时曹操名义虽非天子,但实际已经有天子之实。


五月时,曹操以腹谤(即认为有人在肚子里说曹操坏话)罪赐死名士崔琰(崔琰相貌俊美,受学于郑玄)。

再度南征孙权;相战於濡须口 最终相持不下 孙权求和 而退兵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64岁,1月,少府耿纪、太医令吉本等造反攻曹操,烧丞相长史王必营,被严匡平定。为曹操谋划代汉事业的心腹王必死于许昌之乱 曹操得知王必死 十分愤怒  召集汉百官至邺城 以“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者实贼也,”为由大肆屠戮汉臣。魏将曹洪大破刘营的吴兰军。至3月,张飞、马超败走,曹军斩杀吴兰等。

4月,乌桓人造反,曹操派曹彰平乱。刘备出兵阳平关,但数被曹军打败,刘备从后方尽发蜀中男女上前线支援,曹刘相方对峙。

7月,曹操至长安坐镇,9月到达。鲜卑人轲比能见曹彰势强,投降,边境塞北平定。

10月,宛城守将侯音造反与关羽联合,魏将曹仁前往围剿。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65岁,春正月,汉中失陷,夏侯渊战死。曹操遂发兵进攻汉中,但因刘备登⛰️拒险不与曹军交战 相持日久 曹军逃兵益多 曹操不得已退兵。曹操怕撤军以后,刘备占据汉中,北取武都氐进犯关中(古称函谷关以西地区为关中,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于是命雍州刺史张既至武都,将氐人五万余落徙至扶风郡(今陕西兴平东南)和天水郡(今甘肃甘谷东南)一带居住。

五月,刘备称汉中王,尚未安抚“男战女运”下的蜀中百姓,乃驱使百姓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再度兴费人役,曹操闻听,知其此举疲民。


七月,关羽北攻襄樊,曹操在长安遣于禁领七军助曹仁讨羽。

曹仁部将庞德出阵於关羽交战,一箭射伤关羽额头。 关羽军士气大减,称庞德为白马将军,皆忌惮之……

八月,大霖雨,汉水暴涨。出城接应于禁的庞德与于禁所督七军皆陷没,关羽乘🚢来攻,于禁投降 ,猛将庞德亦被关羽俘斩,关羽尽掳七军数万人,粮食不足,遣人擅取东吴湘关米。

许都以南盗贼流寇有响应关羽者,关羽军势一时威震中原。水位上升几乎淹没樊城,关羽仍惟城未拔,只得继续围城。

九月遣徐晃为先锋 先行开拔…

十月,曹操於雒阳率军南下救援曹仁,驻扎摩陂。 又遣本阵十二营助徐晃。俄而关羽围军被徐晃长驱直入击溃关羽撤围退兵 。时荆州诸郡与羽军兵士家眷已被吴军夺取, 羽军军心大乱, 军遂溃散。   关羽败走麦城伪降逃跑失败 ,吴军擒杀关羽。传首雒阳。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66岁,曹操逝世。追谥为武王 


世子曹丕继位,次年曹丕代汉称帝。追谥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魏武王遗令: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葬礼完毕),皆除服(所有人都去掉孝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军队不许擅离驻地)。有司各率乃职(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工作)。敛以时服(孤的遗体只穿平时衣物即可),无藏金玉珍宝(陪葬品不要用金玉财宝之类的物品)。”

三国魏王曹操的年表大事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