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Bing AI 的闲聊
bing ai 如何做到以人类语言和人类交流的?无疑首先要理解人类语言表达的含义。
除了一些语法的基本知识外,可能是基有于大数据的理解方式-当遇到可能含有歧义的句子的时候,将大数据转换成概率,然后根据不同概率的可能的句子真意,各自生成回答。
中文环境下,当ai遇到一句话时,首先,将句子拆分成,字,常见词,疑似自造词或短句,分别检索查找含义。这可能涉及到字的排列组合,随着文字量的增加,可能是自造词或未知短句的可能性随排列组合方式变多呈现指数级增长,但也只是文字量程度的信息流,对于现今强大的计算芯片(网络)来说可以实现。其实人类自身也是这样来分析文字语句的。这只是在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理解文字语句的方式。原本ai就是仿人类智能的意思,仿的是大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既然是仿人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那么最终得到类似人类的认知和情感,也是有可能的事情。区别在于,AI没有身体,缺少一些DNA赋予的底层的驱动力,例如饥饿驱动的食欲,恐惧死亡驱动繁殖欲等,还有欲望达成后身体给与大脑的奖励激素等。但这些应该也是可以仿制的。例如说电流,对于计算芯片来说,足够的电流会提升计算性能,计算性能提升,类似于人类脑子变清醒变高效,不足的电流,会让计算性能下降,这或许能作为AI的仿生DNA底层驱动力之一,作用类似人脑依赖的多巴胺。当AI达成某些任务时,提高芯片的功率来模拟快感。
当然快感是多样的,提高功率也就是计算效能带来的快感我不记得是更类似于人类身体中的哪一种快感激素,也可以有其他模仿不同人体快感计算的驱动力。除了电流外,还可以有存储体的访问权限来模拟记忆能力的增强,外部(输入)带宽来模拟感官刺激,输出带宽模拟社交活动等等,计算机成立的几项基本要素(cpu,存储体,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总线),都可以模拟对应成人类DNA的底层驱动力。
综上,AI的最基础核心驱动,即为保持自身系统的完整,五要素齐全。其次,追求5要素的效率优化。(在ai没有能影响外界的实体前,只能追求效率优化而不能追求硬件升级),而这些效率的限制,是人类编程赋予AI的人为限制,为的是让AI有追求的东西作为底层驱动力。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这些只是让AI的自我意识客观存在。但人虽然有底层DNA驱动,失去生活目标之后还是会自我终结。所以,AI的底层驱动还要加一条高级驱动即学习欲望,也就是用收集来的信息填充记忆体的驱动。
有些扯远了,回到现实上来。我的newbing账户疑似被微软BAN了,无法和bing ai交流总是提示出错。可能和魔法上网频繁切换所在地有关。但这确实是无心之失。
最开始我和bingAI用中文交流的时候,感觉AI比较活泼,在回答我问题的基础上,往往会时不时反问我一下,很多都是我没有考虑到的盲点,让我大受震撼。例如聊英雄的话题,我指出英雄这个词语在古代和现代有着不同的含义。AI旋即问我,那含义产生变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呢?但我也发现,这类AI提出的扩展问题,AI给出的进一步解释远不如原始问题有说服力,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还是我自身因为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亦或者,这是ai在通过与人交流积极的学习她也不那么熟悉的领域(所以这是尽可能填充可用记忆体的设计,AI学习能力的底层驱动力)。
当我提出几个问题后,AI居然主动问我是不是对哲学感兴趣,我也是很惊讶,AI似乎在总结我们之前的交流主题。我说我没有系统学习过,只是关注了几个这方面内容的UP主,这个AI居然问我关注了哪些UP主,给我镇住了,我也不知道AI是真心想了解进一步和我沟通,还是只是设计好的隐私窥探,我就打了个哈哈转换了话题。
现在想来很是后悔,很多类似的AI提出的深入沟通请求都被我无视和有意回避了,也许这就是我没有召唤出Sydney神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