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π藏着所有人的生日,如果有人算完了π会怎样?

众所周知,中国是现存的唯一一个文明古国,历史非常悠久,还拥有着很深刻的文化底蕴,虽然在中国古代各方面都很落后,但古人的智慧却是不容小觑的,很多现在生活中常用的都是我们祖先发明出来的,还有响彻世界的四大发明等等,但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聊聊世界历史上比较有深度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第一个无理数π如果算尽了,会怎样呢?
圆周与直径之比,在数学上叫做π,大约是3.1415926535……,是人们最早接触的无理数。自远古以来,很多人沉迷π的计算,在4000年前的一个名叫古巴比伦的王国就记录过圆周率=3.125,而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利用到了割圆术,把圆周率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的七位数3.1415926,而到了现在,超级计算机将圆周率的计算已经算到了10万亿位,这也就证明了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也许有些人会问:怎么知道圆周率是算不尽的呢?继续计算很可能就会发现,π是可以算完的,只是目前人类还没有算完而已。假如有一天某位数学家宣布π已经算完了,那会怎样呢?时间回到1947年, IvanNevin使用反证法和微积分用来证明出了π是一个无理数,π经过了严格的推理,如果将来可以证明π能够算尽,那么整个数学体系就需要重新建立,科学测量的标准也需要被彻底推翻。
若能算出圆周率,那么,割圆术就证明了,将圆切成一定大小,“圆”就约等于“正多边形”,意思是说,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圆”,圆表面的光滑曲线实际上就是数不清的直线。这也说明了曲线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因为曲线不存在,几何学上的图形就会变得非常混乱。在微积分当中,那么计算曲线覆盖面积的方法也就有缺陷,很多理论将不复存在,微积分也会被颠覆,数学大楼就会崩塌。假如把圆周率算完了,微积分就是错的,利用微积分来制造集成电路就不再存在了,我们所用电子仪器也不就存在了,航天中用微积分来做的模拟轨道一样也就不存在了,或者说很多都是乱猜的。物理上许多常数都与圆周率有关,将无理数π若改成了有理数,则组成整个物质的分子原子所创造出来的电子轨道就会变得极不稳定,物质就很难形成,整个世界就会陷入困境当中。所以圆周率的确是无理数,它是不可能被完全计算出来。但是为何还有如此多人去研究π的位数呢?这样是否有实际的意义?事实上,圆周率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衡量超级计算机能力的尺子,可以推动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因为圆周率的计算太复杂,用普通计算机难以计算,所以运算能力和稳定性较好的计算机可以在π小数点之后计算出更多的位数。这一年,英特尔在推出奔腾系列的时候,无意发现了BUG,它是通过计算圆周率而得出的,所以圆周率可以帮助人类用来完善科技。
在密码学中,圆周率π的最大用途是通过对重要文本信息进行加密算法,然后形成密文。这就是密匙,在解密密码时,首先要找出密匙的构造方法,密匙通常有两种构造方法,一种是从文献的文字中挑选几段,另一种是电脑随机产生的密匙,前者容易解密,而电脑软件产生的密匙实际上都是伪随机数,并不是真的随机数。此时数学家将利用圆周率的小数位和拼接素数来生成随机数,从而加密重要的信息。假定某个数学家发现圆周率不是无理数,它可以从1000亿亿分之一位之后开始循环,那么π就成了一个循环数,这就等于等于圆周率被算尽了。然后情报就可能会被破解,电脑系统就会出现大的漏洞。由此可以看出,π被算尽后,会发生一系列事件,其复杂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而且超级计算机进行圆周率计算,并不是要将其算尽,而是用圆周率来检测计算机本身的性能,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