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7个深圳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导师盘点

2023-03-02 16:00 作者:小P的考研干货铺子  | 我要投稿


HELLO,各位过儿们,欢迎大家来到小p的考研干货铺子。在上一篇推文,小p给大家介绍了自己母校的导师,今天则想要给大家介绍隔壁深圳大学的导师。



目录如下:

一、应用心理学系

二、基础心理学系

三、脑疾病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一、应用心理学系


小p读研跟的导师就是应用心理学方向的,这个方向的导师比较适合研究生毕业后想就业的过儿。深大在这个方向有12个副教授和教授级别的导师可以选择,和广州大学不遑多让,接下来小p挨个给大家介绍一下。


  1. 焦璨教授(副院长) 


兼职: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心理学会副秘书长


研究领域:教育与心理测量、统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2.邹立业教授( 副院长



研究领域:运动与脑心健康


3.李晓东教授



兼职: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


研究领域:学习与认知发展;数学认知;心理理论及观点采择;学习动机与自我调控学习;


4.郭田友副教授( 系主任




兼职: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心理评估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领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心理危机干预


5.迟新丽副教授



研究领域: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积极性发展;行为预防及干预;项目开发,过程及结果评估;心理测量学及高级统计方法。


6.邓欣媚副教授



研究领域:青少年情绪与情绪调节发展、中国文化与情绪

联系方式:xmdeng@szu.edu.cn


7.康武副教授



兼职:深圳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深圳中小学顾问


研究领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数学认知与学习、课堂研究与教师评价等


8.刘玎副教授




兼职: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9.蒲少华副教授



办公电话:0755-26958874

邮箱地址:pushaohua@szu.edu.cn

研究领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教育,家庭教养,父亲在位


10.王腊梅副教授




邮箱地址:wanglamei@szu.edu.cn

研究领域:家庭与儿童发展


11.吴嵩 副教授



邮箱地址:songwu@szu.edu.cn


研究领域:主要关注谎言心理与行为,具体包括:(1)说谎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2)如何识别谎言;(3)谎言的进化及社会意义;(4)诈骗犯罪分析与应对。


12.朱毅副教授



研究领域:社会心理学,组织与管理心理学



二、基础心理学系


基础心理学系比较适合想读博的过儿。无论你考的是学硕还是专硕,都可以申请读博,小p读的是专硕,同班同学就有3个在读博。而如果你想读博,推荐选择基础心理学方向的导师,因为比较好出文章。


  1. 周永迪教授 院长



兼职:心理学报 编委,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编委


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


2.董晓蔚教授



兼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认知神经生物学分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疼痛学专科分会基础科学学组委员;Neurobiology of Pain 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慢性疼痛的皮层机制;慢性疼痛与认知活动(如注意力、情绪和决策)之间交互作用的神经机制;探索认知与情绪障碍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和方案。


3.李至浩教授



兼职:美国埃默里大学客座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与脑功能成像(h-index 26)


4.彭微微教授



研究领域:疼痛和共情


5.朱心红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精神疾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


6.崔芳副教授 (系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广东省认知科学学会,理事;《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 编辑


研究领域:社会情绪与社会决策及其神经机制


7.刘金婷 副教授



邮箱地址:aislingljt@szu.edu.cn


研究领域:感恩等积极心理干预的抗抑郁及亲社会效应、积极心理特质的计算神经机制、不诚实行为的个体差异


8.李鹏副教授



邮箱地址:peng@szu.edu.cn


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心理学会情绪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脑电相关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认知科学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决策后结果评价的神经机制;社会合作、社会责任感、资源分配等高级社会认知的神经机制


9.王超 副教授



研究领域:情绪与抑郁症的影像学和影像遗传学研究



三、脑疾病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这个中心可以说是深大能够在2022年软科中国心理学排名第15的关键了,不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部长罗跃嘉老师坐镇,还有关青老师等大牛。


当然,这个方向也是比较适合想读博的过儿们。不过这个中心的段炼老师研究的是多智能体机器学习技术,而深圳又有很多机器人公司驻扎,所以想要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工作的也可以考虑一下。

  1. 罗跃嘉




电话: (0755) 26716887 (办公室)

E-mail: luoyj@szu.edu.cn

研究方向: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生理学 神经电生理学 心理健康


2.关青教授


中国心理学家。


研究方向:认知障碍的脑网络机制及早期识别,基于脑网络及神经可塑性的认知行为训练和神经调控。


3.吴健辉教授


研究兴趣:采用ERP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结合神经内分泌和外周生理指标,研究应激和应激荷尔蒙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同时把上述基础研究的成果进行实际的应用,研究特殊职业人群面对突发事件和长期压力状态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并重点关注关键岗位人员应急应对能力的评估和人才选拔,以及重点人群脑功能状态的实时评估与自适应干预技术。


E-mail: wujh8@szu.edu.cn


4.张丹丹教授



兼职:广东省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脑电相关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精神疾病患者(主要为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及社会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机制及其脑治疗,新生儿情绪及语言认知的脑机制,风险决策的脑机制,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4.段炼副教授


办公电话:0755-26539414

电子邮箱:duan_lian@szu.edu.cn

研究兴趣:脑机接口、神经反馈与多智能体机器学习技术。


5.徐敏副教授


Email: xumin@szu.edu.cn

致力于研究语言和语言发展的认知神经机制


6.张浩波副教授


研究兴趣: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心理学和神经机制,以及认知功能干预训练。研究方法包括为认知心理学任务、认知学和情绪量表、脑电ERP、多种MRI模态图像扫描以及图像处理等。


EMAIL: haobozh@foxmail.com



27个深圳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导师盘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