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骥伏枥:独家揭秘BT系列坦克的服役历程(1)

2022-08-27 11:58 作者:银霜音  | 我要投稿

全文发布于个人微信公众号“霜音的小房间”内,欲知后事如何可前往阅读.jpg

在1931年完成50辆BT-2的生产工作后,第一批BT-2于1932年进入红军服役,列装于1930年春成立,以卡利诺夫斯基(Константин Брониславович Калиновский,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局局长,1931年7月12日因为飞机坠毁事故逝世)命名的第1机械化旅,最初驻扎于莫斯科的科洛谢夫斯基。1932年初,该旅下含一个拥有3个连的BT-2坦克营,总计拥有32辆新型快速坦克。不过坦克车组的训练很成问题,这个营没有可以拿来用于战斗训练的营地。于是等到3月积雪一融化,该营士兵就开始了从零开始的建筑工作,包括营房、训练场、道路、排污系统和供水系统,甚至就连BT-2都被拿来移除树桩。结果就是士兵每天只有4个小时能够进行战斗训练,其余时间都在大搞特搞营地建设。而且1932年的夏季还不好过,天冷不说还天天下雨,当时士兵对于这段生活的基本印象就是:

“泥土无法通行,天气寒冷,配发了冬装,但是士兵和指挥员陆续染病,没有休息时间,一直在参加建设工作,也没有休息日。部队开始出现恐慌,士兵和指挥员都很紧张。大家就没干的时候,经常坐在营地里,靴子凌乱不堪。”

 

卡利诺夫斯基
撞断树干.jpg

直到当年8月,担任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会和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伏罗希洛夫前来视察这片“难民营”,当即下令关闭营地才告一段落。在这种条件下,坦克营的车组肯定无法正常进行战斗训练。就比如说1932年9月底的战斗演习里,这个营一路行军到白俄罗斯参加演习,其结果是:“在10天的演习中,我们损失了所有的BT-2。坦克营对车辆指挥不力,事故、故障、紧急情况、灾难频发。”

 

通过木桩时被卡住的BT-2

1933年8月27-31日,卡利诺夫斯基机械化旅带着213辆履带式车辆和70辆轮式车辆参加了莫斯科军区的演习,该旅第三营的29辆BT坦克自然也在其中。这批BT-2总共运行了492个发动机小时,消耗了12885公斤航空汽油,发生了4次事故和6次故障(相比之下,91辆T-26出现了6次事故和14次故障),让苏军意识到了轮式模式下的BT-2真的不能拿来跑圈:“在决定切换BT坦克为车轮行驶时,应考虑到车轮模式下的BT营不具备越野能力,在部署前需要停一小时来装上履带(尽管个别车组已经达到单车20分钟的标准)。”

 

掉了个诱导轮被拖去维修的BT-2

根据演习经验,红军领导层决定建立更大的机械化部队。自1932年秋开始,红军开始在莫斯科、乌克兰和列宁格勒军区组建机械化军。一个机械化军下含两个机械化旅,一个旅列装T-26坦克,一个旅列装BT坦克,还有一个机枪旅和支援部队。最终红军决定统一机械化旅的编制,于1935年2月对已经组建的三个军(第5,7和45军)以及正在组建的第11军进行改编,机械化军下属的旅只有BT-2和BT-5坦克。

 

卡利诺夫斯基旅的一辆BT-2,使用冬季涂装

与此同时,自1932年春开始,红军还成立了5个独立机械化旅。这些旅一开始装备T-26坦克,但是其中一部分又拿BT系列换装了T-26,到1938年初,这6个独立机械化旅列装了各种型号的BT坦克,但BT-2的数量并不多,每个旅的数量为2至22辆不等,其他都是BT-5和BT-7.机械化军也差不多,BT-5和BT-7基本取代了BT-2:到1938年1月1日,每个机械化军只有14到34辆BT-2。

 

卡利诺夫斯基旅的一辆BT-2,使用冬季涂装

在机械化旅换装BT-5和BT-7后,这些被换下来的BT-2就进入了骑兵师的机械化团里,包含60辆BT和30辆两栖坦克(T-37/38)。到1938年初,红军的20个机械化团各拥有1至41辆不等的BT-2。


老骥伏枥:独家揭秘BT系列坦克的服役历程(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