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光储专家交流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免费系列)
1、光储项目投资回报如何?
光伏角度看,你只投资光伏,一个光伏电站大概运营时间25年,大概4.7-5.6年回本(地面电站),户用要7年。收益率大概一年12-14%。也就是电站建完以后六七年回本,之后十七八年就是赚钱。如果建储能的话,储能占光伏容量的20%,就是1GW光伏配0.2GW储能的话,会让电站成本增加15%。如果你只是做光伏,成本大概3.7到4元/瓦,储能成本大概1.8-2元/瓦。 2、华为在光储的布局是怎么样的?
你应该研究一下特斯拉,我们觉得特斯拉的路线是非常好的,我们也会这样去玩。2020年我们把数字能源独立出来,已经做到300亿,任总认为以后一定是千亿级市场,动力布局和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是核心的东西。
华为也在对标特斯拉做转型,能源系统一定是打通上下游,现在石油天然气等你把控不了,但新能源是可以把控的,我做电站的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和上面的平台,和电网也是相互衔接的,我们和户用也打通,涉及到光储,就是一个链条,从发电到用电侧,我们还有智能电网管理的东西,还有塞力斯,汽车可以充电也可以放电,我们在峰谷充电峰值放电,就会让每家每户得到利润。
这一套的管理就是大数据和AI管理的,就是一个能源领域我们想做的,我们可以从光伏,到输电,到用户,把控了整个能源运作过程。我们认为觉得是千亿甚至万亿级市场。 3、反向充电去赚取峰谷差价利润,公司有没有技术创新?
华为在欧洲已经做光储充一体化设备,是可以和特斯拉在欧美媲美的,我们已经在做了。另外这些东西,第一没有很好的生存土壤,第二我们设备价格还是比较贵的,未来我们可能会放到华为商城、京东等,形成家用套装去售卖,这样是有可能打开市场的。现在我们最常见的竞争对手,固德威,锦浪科技和古德瓦特,都是铺人,去找安装商,我们是不会走这条路。
新技术方面,碳化硅是会有重要改变的,现在光伏逆变器还是用碳化硅器件做拓普结构的替代,系统成本会降低,零部件可能比硅基贵一点,但相关器件的成本是节约的,还有耐高压特性,甚至3000V都是可以做的,现在硅基是达不到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小,电线可以做的更细,传输时候对客户也是有好处的。 4、对于快充,华为现在方案是怎么样的?
我们现在是11千瓦,22千瓦的我们也在研究。目前和国网的合作,我们给他供应模块,他做整机充电桩,整机价格在4万多,我们现在中标是10万套,一个充电桩需要6个充电模块,每个模块价格在不到3000元,2000多的样子。
5、光储充什么时候可以实现经济性?光伏是可以达到经济性的,储充还是要看峰谷价差能不能进一步拉大,第二是能否反向作为发电去给需求方,得到经济补助。如果电池和电芯价格下降,也会加快这个过程。还有比如IGBT等价格有回落。如果现在有欧美那么高的电费差价,都不需要看这些问题,绝对是赚钱的。 6、未来主要降本手段有哪些?
硅基半导体换成碳化硅基,系统成本可以降低20%,能效提高,高压侧会有很好的表现。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市场展望,碳交易,碳资产,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欧盟碳关税计算,碳减排制度,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ISO14064-1,碳计量,碳排放,低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循环经济,ESG,乡村振兴
CCER制度,CCER项目减排效益测算,林业碳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碳汇造林方法学,林业碳汇专家交流,绿色金融
碳中和,电力碳中和,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钢铁碳中和,智慧园区碳中和,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智慧建筑碳中和,智慧交通碳中和,数据中心碳中和,CCUS,氢能,抽水蓄能
汽车碳中和,中国乘用车双积分,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
绿电,绿电专家交流,电价政策,电力市场政策,澳洲电力危机解析,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户用储能,欧洲户用储能专家交流
锂电池,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石墨化专家交流,4680、麒麟电池专家交流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