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齐社读书笔记2020——《斯坦福高效睡眠》三
【内容摘要】
9.避免的几个坏习惯
(1)过度喝酒
过度喝酒对深度睡眠的效果有限,所以第二天起床经常头疼,而且喝酒容易成瘾。
(2)抖腿或扭动身体
失眠或睡不着,经常有人抖腿或不停翻身,力图消耗精力早点睡着,适得其反。如果难以入睡,就起床干点别的,泡个脚或者看本书,别在床上瞎折腾。
(3)长时间在夜里玩手机
首先,手机屏发出的蓝光会刺激大脑亢奋;其次,手机诱惑太多,经常点点来回切换,让人睡意全无。这一条很常见,但戒手机的确非常困难。
(4)午休时间过长
午休对于下午精力非常重要,但科学研究表明,午休时间超过1个小时,得老年痴呆的几率提高40%,所以午休尽量控制在30分钟以内。
(5)碎片化的睡眠
现在大家工作很忙,有人喜欢在公交车上补觉或工作间隙睡觉,每次睡个10几分钟,其实这种睡眠效果很差,尽量避免,最好还是以提高晚上睡眠质量为主。
(6)周末熬夜娱乐
周末是大家放松娱乐的时间,有人喜欢熬夜打游戏、K歌,但这种作息极易打乱正常的生物钟,不利于工作日。建议合理安排时间,不管假期或娱乐也要遵循固定时间段,早睡早起的习惯。
10.有效的建议
(1)入睡后最初的九十分钟深度睡眠很重要,决定整个睡眠的质量。需要通宵工作时,最好先睡一个半小时再起来工作,比干完再睡强。
(2)缩小体内温度和体表温度差有利于睡眠。体内温度白天高、夜间低。体表温度(手脚等温度)白天低、夜间高。清醒时,体内温度要比体表温度高2℃。睡眠时,人的体内温度会下降,热量通过体表散发,使体表温度升高。因此,想入睡应该尽量使体内温度下降(洗澡,泡脚,脱袜子)。
(3)平常睡觉时间前的两个小时内,反而是最难以入睡的睡眠禁区。如果要早起一小时,早睡一小时还不如少睡一小时。设两个闹钟,帮助在REM(快速眼动的浅睡眠)期间醒来。比如,要7:00起,第一个闹钟设6:40,音量较小,第二个闹钟设7:00,音量正常。如果6:40是REM期,音量小也能醒来。如果醒不来,再过20分钟也差不多到REM期了。
(4)午睡30分钟内即可,超过半小时容易得老年痴呆。
(5)连续睡满6个小时与碎片化的睡眠累计达6个小时,睡眠质量完全不同,因为碎片化睡眠没有完整的睡眠周期。
(6)睡眠质量是由睡眠初期的90分钟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REM睡眠、非REM睡眠的周期。睡眠负债导致的瞬间睡眠的一大问题就在于,因为时间只有仅仅几秒钟,所以当事者本人和周围的人都很难注意到。
(7)总是不睡觉的话,“睡眠负债”就会不断积压,这将导致之后的极深度睡眠的时间有所增加。假如把8.2小时设定为理想的睡眠时间,那么平均睡眠时间只有7.5小时的这些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担负着40分钟的睡眠负债。而恢复到正常的8.2小时,花了他们3周的时间。也就是说,要偿还40分钟的睡眠负债,必须连续3周每天睡14个小时才行。从现实角度来看,想用一两天的时间改善平时睡眠不足的问题是很难的。睡眠本身就不是能储存的东西。
(8)睡眠初期,在出现最深非REM睡眠的黄金90分钟里,让副交感神经占据主导地位,以此来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这才是最佳睡眠应完成的第一大使命。
(9)一定不要忽视最初的困意。明明犯困却坚持不睡,之后就很难再进入到深度睡眠的状态,而且无论睡多久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
(10)明明睡了觉却依然犯困的人,最好在起床时有意识地用鼻子呼气、吸气。白天也要有意识地练习用鼻子呼气、吸气的腹式呼吸。
(11)此外,“早晨醒得早,但就是不想离开被窝”这也是抑郁症的一种前兆。在被窝中,不安和紧张的情绪会越来越强,还会时常思考一些毫无依据的事情,所以请务必注意这个问题。
(12)入睡前存在一个大脑会拒绝睡眠的禁区,这也可以被称为睡眠禁区。
可以预想的是,与睡眠压力相抗衡的系统在入睡前表现得最高效,之后其会快速趋弱,让大脑进入到睡眠模式。“往后挪动易,往前挪动难”是睡眠的一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