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芽户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扇门

电影在中国上映的一个多周后,我终于走进电影院奔赴这场三年之约。新海诚独有的画面和光影,REDWIMPS贯穿全片的顶级配乐,但走出影院,我深感自己的期望实在是有些过高了。无论如何,希望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体会,并且继续对新海诚的下一个三年怀着同样的期待。
前方剧透高能,请谨慎观看
那么就一起走进这个新海诚所创造的,又一个奇幻世界。

1、剧情梗概
作为新海诚三年之约的第三部动画,《铃芽户缔》(国内为《铃芽之旅》)可以称之为是新海诚作品转型期的一部作品,从之前的少男少女单纯的恋爱故事开始向更关注除了爱情之外的其他感情,《铃芽户缔》在内涵上可以称得上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更带有大格局,作品的内涵更为深刻。
从剧情塑造以及感情来看,新海诚独有的叙事风格和画风与之前的两部电影并无太大差别,虽说在部分情节的处理、逻辑和细节刻画上稍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这部作品仍不失为一部好的作品。相较于《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铃芽户缔》所展现的内涵从一个点到面的小切口转而向一个更大的格局延伸。该片讲述的是17岁的少女铃芽与“闭门师”草太相遇,自己无意打开了灾厄之门,拔出要石,引发了灾难后两人一起追着变成猫的要石——大臣,一路去关闭灾难源头之门的冒险故事。

作品的叙事主体已不再是爱情,虽然爱情线看起来着实是牵强附会(这一问题我们留待后面讲),但《铃芽户缔》最大的亮点就是奇幻元素的新高度,新海诚很好的将奇幻,日本传说,神魔崇拜以及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人与自然和谐等要素融合在一起。清澈纯粹的光影,天空和水波,星空和无边的草原,新海诚的画面是一如既往的清新和治愈,REDWIMPS贯穿整个剧情的配乐仍旧是亮点。总的来说,这绝对是新海诚在画面和整体上的集大成之作,作品在画面和基本观感上可以说已经很完美了。
2、作品解读
相较于以往的新海诚作品,《铃芽户缔》这一次做出的是一个相当大的改变,其一是叙事风格的改变:男女主人公的动机是非常明确的。这一点和《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不同,突转和故事线的交织并没有在《铃芽户缔》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恰如其分的伏笔和悬念,让本作在叙事上给人以新鲜感。 其二是奇幻元素浓度更高,《铃芽户缔》明显较前两部电影的奇幻元素更加明显:往门,常世,要石,蚓厄等传统日本文化的引入和“3.11”大地震等现实元素的交织。既兼顾了新海诚对于作品考据严谨的态度,也是新海诚对于奇幻的新的认识:从主人公身边交织的奇幻(《你的名字》),到和区域交织的奇幻(《天气之子》),再到一种和时间和万千生命连接起来的奇幻(《铃芽户缔》)。这样的奇幻风格也是一种崭新的尝试。 其三是对感情线的突破,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与前两部电影落笔在少年男女恋情的角度不同,《铃芽户缔》的落脚点更侧重于亲情:灾难面前的亲情和人与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亲情构成了《铃芽户缔》最能触动人心的内核。由此可见,新海诚在他人生迈向更加成熟的阶段向我们展示了自己正在改变的尝试,而这种尝试,将会为新海诚的下一部电影的观众们带来更多的期待。

本作的众多线索对于剧情的推动并不能说是非常的精彩,但我们仍可以从这众多的意象,伏笔和暗线中找到新海诚想要传达的东西。影片中最多的场景就是废墟和遗物,废墟所代表的遗忘,破碎象征着灾难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其中铃芽的小椅子便是其中的典型,“三条腿有所缺失的椅子象征的就是铃芽自己的内心,在她的内心有一种失落感,在大地震中铃芽失去了至亲和家园,这是她内心缺失并且不想面对的那一部分。”(来自up锁码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对于铃芽自己来说,椅子是母亲的遗物,也就是母亲的象征,是对亲情的渴望。新海诚把椅子设计成三条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想让椅子成为铃芽破碎的内心的隐喻,二是想让作品更有趣(来自度娘)。正如影片中所有的“往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破败且平常,或是住宅门,或是教学楼的门,但每一扇门都寄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痕迹,即便是在灾难之后。

但同时,爱情线的设置就是本作的硬伤。原本双女主的剧情和设定,因为商业原因,强行塞一个爱情线,而且双女主还是新海诚自己坚持保留的。但结尾的爱情线就完全是商业的硬性要求了,这也使得铃芽和环姨妈在全片中的感情抒发显得很怪异。那一句“我害怕没有草太的世界”因为太过于突兀,让人在一瞬间感到“我这是看了个啥”。对于左大臣(黑猫)和大臣(白猫)的设置,我认为大臣是铃芽的内心写照,而左大臣是环阿姨的内心写照,按照如此设置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服务区的时候,环阿姨将压抑在心里的话发泄出来与黑猫出场同时出现了。但实际上,左大臣和大臣的出场最大的问题就是背景:它们是怎么成为要石的,它们究竟在变成要石前是谁,它们与前代闭门师和彼此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无从得知,只好相信如果再给新海诚半个小时,也许一切就会水落石出。

作品在内容上的细节处理也比较到位,比如说常世的情节中,铃芽和草太在废弃的摩天轮里提到:“常世是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是蚓厄的栖息地,所有的时间都同时存在在那里。”这也为下文中提到的铃芽在又一次进入常世,遇见小时候的自己,并把小椅子送给她埋下了伏笔,同时也为之前铃芽与草太相遇时,“感到很熟悉”相呼应。新海诚惯用的时间线的交织又一次发挥了效力,最后在常世的情节将本作的情节推动到了顶点,既是对前面众多细节的融合,也是对作品内涵的丰富,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讲述的,本作中“门”的作用。

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扇门
在讲门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 《铃芽户缔》中门的概念(来自度娘):
“往门”(後ろ戸)的概念取自日本传统能剧,其指通向神灵世界的门,因为众神通常从后门进出,一般人看不到。新海诚称阅读相关文献后,感觉神之通道的神秘感与该片的故事有关联,并且自己也经常感受到从后门进出的感觉 。最开始新海诚犹豫过用“门”作为连接工具是否合适,但又想到它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大家重复着开门离开、开门回家的生活,“门”甚至可以象征人生,于是他最后决定用“门”作为一种媒介 。
在电影中,“门”象征着的不仅是日常,也是人们与土地间的羁绊。当遭受过灾难的土地被遗忘后,被废弃的门就成为了连接两个世界的“往门”,蚓厄就会从门中冲出,撼动大地。“人心的重量,可以使土地安静下来”,闭门师借由土地上沉睡的人们的记忆来“关门”,这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体现。正如关门的咒语所言:
思而复思 祈唤日不见之神
祈唤祖祖代代之土地神
此山此河 承恩甚久 不胜感激
诚惶诚恐 诚惶诚恐
谨遵神旨 予以奉还
关门的咒语中,“日不见(ひみず)神指的是日本的一种特有的鼹鼠”(来自up主锁码老师),咒语的本意就是希望借助神明的力量,表达虔诚的对于土地的感情。通过呼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这里留下的痕迹与回忆来镇压蚓厄,这里鲜明的体现出新海诚“灾难三部曲”的中心思想:一种人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从因地震而荒废的温泉村,因地陷而关闭的中学,到无力经营而遗忘的游乐园,“往门”所诞生的地方,都是曾经被寄托了欢声笑语和美好记忆,却因种种原因而成为废墟的地方。“人心的重量,可以使土地安静下来”不仅仅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一种面对灾难一次次重新爬起的态度。从废墟上重建城市与文明,抚平旧日的伤痛,拥抱新的未来 。

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每一日的开始,便是从门扉的开合间开始的:“早上好!”“早安!”“我出门了”“一路顺风”“路上小心!”在最浓厚的烟火气的熏陶中,门已成为我们生命中所有平淡日常的一部分。从这里出发,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无可替代的。门象征着开始,象征着来自家的温暖。“人一生只能遇见一扇往门可以去往常世”,而常世是逝去的人们所在的地方(这个设定和《你名》中的冥界很像),铃芽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扇门,在这里,门象征的是过去的痛苦:那里有自己在海啸中去世的妈妈,布满了废墟和泥泞,是每一个经历过灾难的人所不想经历和再次提起的往事。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扇不想被打开的门,但这一扇门也是我们去触碰外面的世界所必须经过的那扇门。而最终,铃芽再次踏入了这扇门,与小时候的自己再次相遇:“我忘记了,在很久以前,重要的东西,我早就已经得到了。”在这里,铃芽明白了救赎自己的人就是自己。走出常世的铃芽将自己的那扇门锁上,轻轻说了一声:我出发了。我们关上了门,我们与过去的伤痛,自己,种种的往事做出和解。因为“这世界上唯一能够陪你走出伤痛的人,永远只有自己”

正如信评动漫老师所说的 “主角去关门的这个设计,就是作品对于这件事情的一种态度:亦即,即便是伤痛与伤痕,我们还是需要去记得、我们还是要去面对。而之所以要面对,其实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放下。”(来自up信评动漫老师的观点),我们拥抱门外曾经的伤痛,同过去的一切和解,关上身后的那扇门,再次说出那一声“我出发啦!”抬起头来,奔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明天。
“不管现在有多么悲伤,今后还是会顺利长大,所以别担心,未来一点也不可怕。”

4、感情线分析
《铃芽户缔》中,新海诚并未将情感表达的重点放在少男少女的爱情上,而是采用了像《她和她的猫》中对于亲情的独特观点,着重表现亲情这个角度。
环阿姨收养了在地震中失去了母亲和家的铃芽,在铃芽的童年中充当了母亲的角色。环阿姨的付出是不言而喻的,为了铃芽的成长,环阿姨牺牲了12年的幸福和青春,只为去弥补铃芽心中因地震所带来的伤痛。她从不往家里带任何人,也没有谈恋爱,只是为了铃芽可以快乐的长大。环阿姨所做的,已经超过了一个母亲所能付出的爱,仅仅是因为铃芽是已逝的姐姐留下的孩子,仅仅因为铃芽在四岁就永远失去了父母和家。她舍弃了自己的青春和追求幸福的机会,将一切奉献给了家和铃芽。同样,铃芽也非常理解环阿姨对自己的付出,也希望阿姨可以去找到自己的幸福,“…她长得很漂亮…但是,说不定我耽误了她最好的年华…”

影片中的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出环阿姨对铃芽无微不至的爱:早起的早餐和便当,办公桌上的照片,地震后第一时间赶回家查看情况,在Line上的长文询问铃芽的下落…她们间的关系就如真正的母女一样,但是正因如此,就如青春期的所有孩子一样,两人间是缺乏沟通与理解的,这也为后来在服务区的两人爆发冲突埋下了伏笔。新海诚是善于表现青春叛逆心理的,如《天气之子》中的帆高和阳菜共同出逃,帆高逃离警局等一系列对大人们的“合理”与“权力”的反抗,在我们看来是极为单纯甚至是可笑的,但这也是青春期叛逆期的少年所能做出的冲动。《铃芽户缔》中一样有这样的情节:两人冲突的高潮,是服务区内铃芽说出“明明是环阿姨自己说的,你说要我来你家”而引发的冲突。如此不近人情的话,着实是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写照,也正是因为这样,极度激动的环阿姨在被左大臣“附身”后,将内心深处积压许久的情绪发泄出来:“这种事我不记得了,你啊,离开我家吧,把我的人生还给我”。但这也是一个契机,两人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两人无形的隔阂,在芹泽的汽车抛锚后,环阿姨捡起废旧的自行车追上铃芽,帮助她去寻找往门。这一个情节是两人感情的高潮:与彼此和解,互相倾吐心意 。这一份没有任何理由的亲情,足以使人热泪盈眶。
除了铃芽与环阿姨的亲情线外,铃芽和母亲的互动却在无形之中拿捏了观众的泪点。影片中正面描写铃芽和母亲互动的画面很少,可是当镜头落在阳光灿烂的庭院中,铃芽的妈妈给铃芽做小小的儿童椅时,你可以从新海诚独有的表现力中感受到那一种独特的感染力。“还没好吗”“快了吗”一边是铃芽不停的追问,一边是妈妈耐心的回答,仔细的去制作儿童椅。“生日快乐,铃芽”“谢谢妈妈…我会好好珍惜一辈子的…”母女两人在草地上嬉戏,仿佛一切都会一直这样下去。可是,不经意的温柔与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好细碎的日常和支离破碎的现状,在这种幸福与悲伤的冲突下,我们不难理解铃芽内心的伤痛有多么深。幼年时期的日记,时常在梦中出现的身影,无一不说明铃芽的内心深处对于母亲的无限思念。影片中常常出现的是蝴蝶飞舞的场景,而蝴蝶在日本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逝者对于生者的思念。母女间的羁绊一直存在,跨越生死与时间,一直存在。
新海诚借助铃芽和母亲间的感情与她内心不可磨灭的伤痛,表达了对所有经历过灾难的人的同情。“3·11”地震,“5.12”地震…我们都曾听闻甚至是经历过这样生灵涂炭,但是新海诚通过这部电影,去表现了人与人间的真情,更是一种对经历过灾难的人的鼓励:重新站起,与过去和解,然后,拥抱自己的人生。
正如铃芽所说的那样:不管现在有多么悲伤,今后还是会顺利长大,所以别担心,未来一点也不可怕。

对于这部番的爱情线,我们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是,作为一条被投资方强行按插进去的情节,新海诚已经做的非常完美了。草太和铃芽的感情历程可以说是非常微妙,铃芽在坡道上看见草太的时候,感叹着“好帅”,但是真正驱使铃芽追上去的,是因为草太和梦中曾见到过的那个人很像。在最初的往门引起了蚓厄后,草太在地震中为保护铃芽而受伤,此时的铃芽对闭门师草太所产生的感情更多的是感谢和崇敬。而在得知自己无意间拔出要石,打开往门所引发的灾难和草太被大臣变成椅子后,铃芽所产生的更多的是愧疚和自己必须去关闭往门的责任。正是这种责任和愧疚,成为了铃芽追随大臣和草太一步步踏上锁门路途的内驱力。随着路途的进行,两人间的感情也在升温——直到面对东京上空,完全解除封印的蚓厄,铃芽为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将草太所化身的要石重新封印蚓厄。全剧至此到达了高潮,也是铃芽前往常世,拯救草太的契机。但实际上,两人间的互动及感情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鲜明,仅仅是为了爱情在写爱情,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两人间的羁绊,还不足以撑起爱情。
但是,纯从剧情本身来看,我认为新海诚对于爱情的表现,已经是在保证电影中心不变而做出的最好呈现了。草太一步步沉入黑暗,铃芽打开了草太的门扉,将草太一次次唤醒;两人为了镇压蚓厄拯救彼此,都敢于献出自己的生命,以至于感动神明,而结尾的再次相遇,是新海诚“灾难三部曲”所惯用的手法:连接了两人的人生,也为两人的未来留下了书写的空白。


《铃芽户缔》是新海诚的集大成之作,但对于这部作品的质量,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在于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对于我而言,《铃芽户缔》展现的是不同于前两部电影的视角,新海诚在这部电影中所关注的,更多的是对于生命与过去的和解。恰如草太在常世中所念的咒语:我深知生命如蜉蝣,深知死亡总是如影随形,但此时哪怕再多一年,再多一日,再多一时也好,我辈仍愿人生得续。
或许我们也应该去锁上那一扇属于我们的门,放下,和解,出发。人生的意义,应该让我们自己去追寻,由自己书写。当关上门的一瞬间,我们所拥抱的是可能不完美的人生,也是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以下是来自各位老师的深度解读,感谢各位老师的授权支持。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三连,支持老师们的辛苦创作。



最后,感谢大家的收看!希望大家三连支持,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