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管往哪儿走,都是往前走"

2021-10-11 19:02 作者:-去吧大师球-  | 我要投稿


“我们往哪走”

“往前走。”

“哪里是前?”

“这是我们人类最古老的笑话,不管往哪儿走,都是往前走。”

 ——《雅克和他的主人》米兰·昆德拉


相关作品:《降临》


作品介绍:一天早上大学语言学教授Louis Banks穿过充斥着吵闹声与不安的学校食堂走到教室。偌大的教室里面只坐了三五个学生,她刚开始讲几句,各种牌子的手机铃声就开始此消彼长地响起来,一个学生请她打开电视上的新闻,那个播报员说,地球上出现了外星飞船,而且不止一个,整整12个巨物,直挺挺地立在人们的头顶上。她作为业内顶尖的专家被军方邀请,任务只有一个——弄清楚这些“不速之客”到底为何而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Louis通过教它们——两个叫“七肢俑”的外星代表——英语,来学习它们的语言。但这个语言很不寻常,Louis学会它之后,不光能知道这些外星人到底为什么来,还知道了她自己之后的一生。她知道了她以后会和那个与她一起破解这个谜团的男人结婚,她知道他们以后会有一个女儿,以及,这个女孩会在25岁的时候因为一场疾病永远地离开。她是个被提前剧透自己人生剧本的演员,但她也还是,一字不落地演完了。

 

 

关键词


康德    认识论    形而上学    先天    时间   空间

 

相关概念(尝试)阐明

时间与空间:

  1. 在康德的形而上学体系中,时间和空间是”先天的“,即先于经验存在的。

  2. 限于我们人类的感知能力,我们无法感知到时间的本质,只能感知到其“表象”。

  3. 时间是“对物的直观的主观条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邓晓芒,P355)。简单解释就是,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方式决定我们对世界其他表象的感知。

  4. 时间具有「一维性」和「前后相继性」,此两者是时间的本质特征。

  5. 空间是“一切外部直观的纯形式”,即我们感知到的对象的外部表象都在空间中。例如我感知到我面前的桌子的形状、重量等等特征都是在空间中。

  6. “外部隶属于内部,空间隶属于时间。在空间中经历的任何外部现象,最终都必须在内心的时间中过一遍,才能被我们接收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邓晓芒,P360)


文章核心观点


《降临》是一部对康德“时空”理念的直观表达,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比人类和外星物种“七肢俑”的身体结构,进一步去对比人类和七肢俑的语言系统,而语言系统是一个物种对于外部世界感受的另一种直观体现。通过这样双重的对比,电影向我们展示什么叫“时间是内直观的主观条件”以及“空间是外直观的主观条件”,以及何为“空间隶属于时间”的时空关系。

 

 

知识点在作品中的体现

关于时间

在这部电影中,观众总是有争议的一个地方就是女主在知道未来发生的一切之后所做出的的选择。她知道自己未来的女儿会因病在25岁就早早离开,可她为什么还要把女儿生下来?那再退一步想想,她既然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为什么还要和男主恋爱,结婚?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她想。她想要和那个和她一起并肩走过那段诡异又神奇的日子的数学家恋爱,她想和他成为夫妻,她想和他做爱,她也想要带一个孩子来看看这个世界,哪怕她只能看短短的25年。电影开头女主有句台词:There are days that define your life story. Like they day they arrived. 这里的“the day”自然是指电影里的外星人,而外星人最终教会Louis的,是一门“让因果同时出现”的语言。他们写一个句子时,这个句子的所有部分都同时出现,而人类的语言是“线性”的,我们想好第一个单词,然后想后面的单词是什么,直到写完一整句。这是因为,我们对于时间的认知是线性的,而这种线性的认知直接体现在我们对于因果关系的认知上。我们认为两件事情如果存在因果关系,那原因一定发生在结果之前。但对于七肢俑来说,他们对于时间的感知范围比我们更大,在他们感知到的时间中,因果的出现是同时的,女主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在那样的情形下也就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尽管时间有前后相继性,但因果不一定。所以女主没有改变她后来的决定,或者说,她无法改变,后来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写定了,因为她就是这样的人。


 

关于空间


在康德的时空观中,“外部隶属于内部,空间隶属于时间。在空间中经历的任何外部现象,最终都必须在内心的时间中过一遍,才能被我们接收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邓晓芒,P360)。我们人类对于空间的感知主要来自于视觉,我们用眼睛感受到我们手边的空间与环境。于是我们眼睛看得见得地方叫做“前方”,我们看不见的叫做“后方”,空间于我们有“前后之分”,于是很多事情我们也认为有前后相续性。但“七肢俑”的身体结构却非常不同,原著中对他们的形态有这样一段描述:“七肢桶的身体周围排着一圈眼睛,共有七只,没有眼皮。它走到刚才从那里进来的门口,发出一声短促的、像溅水声似的声音,接着又回到视镜里的房间中央,后面跟着另一个七肢桶。这一系列动作中它根本没有转身。真怪,但完全符合逻辑:它身体各个方向上都有眼睛,任何方向对它来说都是“正前方””。(《降临》-你一生的故事)我觉得作者一定对康德的理论非常熟悉,因为这几乎就是完全按照康德的理论创造的设定:七肢俑身体为圆通状,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正反面”,他们身体一圈都有眼睛,则意味着对于它们而言,不存在“前方”。空间中的所有表象都是同时被感知到的。他们所感知到的表象,在空间上的没有“前后”,导致了在时间上的没有“先后”。于是,他们所创造的语言——那个按照他们的感知方式对世界进行描述的语言——在因果关系上也就没有了先后,因和果是同时出现的。

 


结语


“我们往哪走”

“往前走。”

“哪里是前?”

“这是我们人类最古老的笑话,不管往哪儿走,都是往前走。”

 ——《雅克和他的主人》米兰·昆德拉

 

这是写在这篇文章开头的一段对话,我也把它放在结束的地方,好像我把开头变成了结尾,结尾又变成了开头,或者说,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只有一起思考过这些东西的我们。

 

 

参考文献


如何区分康德哲学中的「先天」和「先验」?- 笛吟低语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873949/answer/79510677

康德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云豆卷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74859/answer/1554304257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  作者:邓晓芒

《降临》 作者:特德·姜



"不管往哪儿走,都是往前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