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三棵树】摘录 【39 身世浮沉】
1980年12月XX日/晴转阴
晚上, 我拉架子车送完煤后回到了家属院, 几个熟悉的同学看到我一身煤灰,对我一番嘲笑。
我回到家没有洗脸,委屈得掉眼泪儿,心里很难过和无助。
母亲问:“你后悔让妹妹接班了吗?你自己的选择错了吗?”
我说:“谁说我后悔了?我是说他们凭什么瞧不起我。”
母亲说:“孩子,‘卑贱’才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世间却没有人愿意去报考。春儿,这所大学毕业的人都是强者。你勇敢地报考了这所大学,你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的。
我的泪儿止不住了,说: “过去的同学朋友都嫌弃我的工作,几乎没有人跟我玩儿了。”
母亲笑了,说:“你姥姥曾经跟妈妈说,得意的时候朋友认识了你,落难时你才认识了朋友,这不是很好吗!”
我问:“可是我以后如何与他们相处呢?”
母亲说:“很简单,在别人争相用嘴巴显示自己的才华时,身份‘卑下’的你要用耳朵;热闹的场合别人争先恐后向前冲时,你要后退。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内心很强大,天地更宽广,因为‘道在低处’;记住,真正的‘一等公民’是内心的高贵,真正的贵族精神是奉献与担当。”
我一下子悟出卑微者的妙处——人生的发展空间更大。
后记:孩子的成长不是给孩子讲清道理就万事大吉,人的成长是在矛盾和挫折中慢慢进步的,是在各种因素交织和痛苦中长大的。
38年后我的孩子问:“爸,人身卑微很难过呀?”我对孩子说:“这是一种感受。人一般在乎熟人的评论,其实越在乎,越卑微。反过来看,卑微的身份更容易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关键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