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社会学究竟是学什么的 | 明治大学前辈分享
合格了明治大学,分享一下自己对专业相关的想法

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学?学期房现象在我眼里就是社会学可以研究的问题
大家别看这只是个最基础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问到不同的教授、学者,你所得到的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广义来说,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的学问,也就是说社会学是以人和社会间的关系为基础,其间所存在的所有事项为研究对象。
具体来说,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化形式的学问,也就是说人们是如何通过相互行为而构建社会关系的。而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学是理解社会的行为,并且对这种行为何其过程进行因果分析的学问。还有学者认为,社会像是一个大型机器,每个社会部门和人是机器的组成零件,而社会学是研究这个机器和其零件之间的关系和运转的学问。总而言之,社会学包罗万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认为的社会学的定义。
而在我眼中,社会学是一门关注和发现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学问。比如学区房现象,学区房他影响到了教育的公平,那么他就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你需要研究这个问题,向大众阐明学区房的成因,设计你的研究方法,找到相应对策,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公平。 当然我也在不断学习,我的理解并不一定正确,只是给大家一个基本的印象。

选对了分野,一个研究计划书可以出愿多个学校
正因为研究范围太广,基本你所能想到的学科都可以冠以xxx社会学的名称,比如教育社会学,法社会学,性社会学,甚至数理社会学,音乐社会学,医疗社会学等应有尽有。
虽然看似错综复杂,但感觉上不沾边的分野中,也有内在的联系。比如性社会学和环境社会学,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环境中激素的增多,导致不孕不育?还有日本比较严重的校园霸凌问题,那肯定和家族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有联系。自己有问题意识、确定了分野之后再来学习社会学固然很好,但是有某些跨专业的同学如果不知道自己到底想研究什么,这里我推荐几个比较热门且有多个院校开设的分野:
家族社会学,性社会学,阶层社会学,移民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等。
你如果选择了这几个社会学分野,也就意味着你一个研究计划书可以出多个学校。但假如你选择了犯罪社会学,医疗社会学,那全日本可能只有一两位老师在研究这些,如果你考不上那就意味着你需要换分野,重新学习该分野的专业知识,重写计划书,且这些老师并不一定在你所期望的大学里任教。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你可以去你想考的学校主页看看,这个学校的老师都在研究什么,根据这个来选一个你感兴趣的分野。但如果你有坚定的非某某分野不念的决心和信念,那大可放手一搏!
在没有社会学研究科的学校学社会学
也是因为社会学的范围太广,甚至东京工业大学这个以理工科知名的学校都会开设社会学。但也并不是所有大学都会开设专门的社会学研究科,某些学校会把社会学分散到其他研究科里。那么我以几所知名大学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
东京大学的社会学是在人文社会学研究科里。
一桥则有单独的社会学研究科。
早稻田大学则是在文学研究科,社会学研究科和人间科学研究科里开设社会学。
庆应有单独的社会学研究科,但他的老师可能来自法学部,可能来自文学部。
明治大学也是有三个研究科:文学,政治经济学和情报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科中开设社会学。
所以大家在浏览学校官网的时候,一定不要看到某个学校没有社会学研究科,而草草关闭网页。
一般综合大学是都有社会学的,那么说几个比较知名但不开设社会学专业的学校: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单科院校。学习院大学,和大部分的理工科单科院校。

出愿方法
大多数院校的大学院考试是分为夏季和冬季的,当然也有一年三四次的学校,但需要注意的是,早大只有夏季,而东京都立大学的社会学,如果你是参加外国人入试则只有冬季,一般入试的话则有夏冬两季。
出愿书类
除了基本的个人身份证明和毕业、学位、成绩证明,研究计划书外,有些学校会要求你提交日语成绩,英语成绩证明,但一桥大学则不需要,早大需要N2合格或N1 80分就行,明治大学的文学研究科则都不需要,但隔壁的政治经济研究科需要N1。还有的院校要求提交本科毕业论文,如果跨专业的话则需要写一篇小论文来代替。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校还是很優しい的,最多就是个日英成绩证明。
书类选考、笔试、面试,有时候可能在书类选考就凉了
考试内容,每个院校都差不多。大多都是 书类选考+笔试+面试。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校会将书类选考和笔试一同进行,而不单独审查。
书类选考
一旦某些学校如早大、庆应,他说了要单独进行书类选考,合格之后才能参加笔试的,就需要特别注意,这意味着他会审查你的本科学校和你的专业课成绩,绩点等。如果对自己本科或成绩不是很放心,那么报考此类学校需要做好第一轮就被淘汰的准备,当然我听说早大对书类选考不是特别严,但东大和京大这种帝大会较为在意你的本科学校和你的书面材料。
笔试
现在由于疫情期间,很多学校会取消笔试即书类选考+网络面试的方法进行入学考试。取消的笔试则用课题论文来代替笔试,也就是说你在邮寄出愿材料的时候,他会给你一个题目,让你对这个题目进行论述,当然可以参考网上的论文但在最后一定要写参考文献。随后将该论文与其他书面材料一同邮寄到学校。书类选考合格后进行面试。
如果笔试没被取消,那么笔试的考试内容大多分为名词解释+小论文。
名词解释就是给你几个专业名词让你选择3-5个进行200-300字的解答,容错率还是比较大的。
小论文就是给你1-3个关键词,或者给你一篇文章,再或者给你一句话,让你围绕这些题目进行作答。需要注意的是,名词解释的范围是比较广的,而小论文的考试范围大多都是围绕本院校教授的研究内容来定的。毕竟出题的也就是教授本人,出了自己专业以外的内容,那他可能自己都没评分标准。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名词解释还是小论文,在选择上尽量选择自己分野的内容,比如你研究性社会学,结果你选择了犯罪社会学,你是老师你怎么想。但要是实在不知道,那就选择自己熟悉的吧。
最后说一下笔试答题技巧:
名词解释:先写这个名词是谁提出来的,含义是什么,然后简单的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小论文:先理论罗列,写这个涉及到哪些人的哪些理论,然后举例子解释,之后可以举一个反例,比如XXX并不这样认为,然后写一下你支持谁的理论,最好带有先行研究和中日对比来体现你的专业性。最后联系主题。
面试
如果你进入了面试,那么首先恭喜你离成功只有临门一脚,至少说明老师对你的研究感兴趣且可以指导你。但大学院的面试与学部不同,大学院面试基本不会聊家常,而是针对你的研究计划书进行提问,首先老师要确定这个计划书是不是你本人写的,其次是你对该计划的熟悉程度,是否做到了然于胸。
其中一定会被问到的是:简单总结计划书内容。
回答这个问题切记不要说的太罗嗦,只需要针对重点进行总结,比如干什么和怎么干。否则会被老师认为你总结能力不行。
另外还有:研究方法。这个决定了你研究计划到底能不能顺利进行,你要选择定量还是定性?调查样本要选择多少人?这个样本数量是怎么得出来的?如果这个问题上含糊不清会被认为没有科研能力而被淘汰。如果非说有聊家常的,那么可能会被问道,为啥来日本,研究动机是啥。如果你研究的是中国社会问题要提前想好,为啥不在中国研究而舍近求远来日本

研究计划书最最重要的:研究目的,先行研究,和研究方法
一句话来说,首先通过某些社会事件来引出你想研究的内容,确定研究目的,参考先行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从而达到研究目标。
我个人认为,研究计划书中最重要的点有三个,研究目的,先行研究,和研究方法。
尤其是先行研究,在修士阶段不要想着凭空创造一个研究,也不要想着进行重大创新,只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创新点就行。其实这也是为啥文科博士难毕业,就是因为太难创新了。
然后是研究方法,一定要写的全面,以问卷调查为例:问哪些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找多少人做。通过问卷你要达成哪个研究目的。最好可以做出自己的假说,用你的问卷来验证假说。
简单说一下研究方法;大体分为 文献阅读法(必须要有),调查问卷法,采访调查法和事例分析,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取舍。
一点忠告
社会学虽然是个纯文科的社会科学,但它与自然科学有很多共通之处。你要进行社会调查,通过你得出的数据来验证假说。如果发现你的数据和假说有很大不同,则可以进行辩证修改。实在不行说明这个idea行不通,需要放弃重来。但一定不要数据造假,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毁了自己的科研道路和昧了自己的良心。
最后,社会学不像医学、工学,有新的发现可以很快作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学问。也就是说社会学对当前的现实世界没有直接的作用,甚至你研究墨西哥社会,朝鲜社会,你在决定你的分野的那一刻,你就该做好你的研究可能终其一生不会被那个国家的人所看到,更不会被应用。
但你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名利?为了金钱?还是为了追求那虚无缥缈的理想主义? 我认为都不是,而是为了那颗蠢蠢欲动的好奇心和你最初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