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是音频怪圈(Cycle of Confusion)一些音频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2020-04-21 12:44 作者:鬼斧神工119  | 我要投稿

联系音乐制作与音乐回放的纽带是音频文件。

音频文件是在录音棚录制。在音乐制作时,录音师/混音师会使用效果器、EQ等等方式,将录音原始文件加工成音乐。而通常,最终发行的音乐需要在监听音箱审听(通常是采用监听音箱)。

在音乐回放时,消费者使用音箱/耳机,但消费者通常所使用的音箱并不是最终混音时的监听音箱,消费者所使用的耳机的声音通常也与最终混音时的监听音箱的声音不同。消费者所处的听音环境通常也与混音时的房间不同。

而对于制作音箱和耳机的声学工程师,通常会对一些产品进行主观评价(但有时也没有)。研发过程中主观评价音箱和耳机通常就是播放特定音乐。但很多情况下声学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并不知道正在使用测试音乐的录制环境、混音所使用的监听音箱、混音师想表达的意思。

录音师也不知道消费者使用什么音箱/耳机和聆听环境。消费者也不知道录音师使用什么音箱和录制环境。甚至有时制作耳机的声学工程师不知道音箱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使用耳机的消费者不知道音箱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使用HiFi音箱和耳机欣赏交响乐并点评的发烧友甚至从来没有去过剧院现场,使用交响乐对音箱耳机调音的声学工程师也从来没去过剧院现场。甚至即便同一个音乐,在不同的录音室内表现也是不同的。

一切都是孤立的。音频链路的各个环节,录音师、声学工程师、消费者。

音频怪圈自提出以来已经长达数十年,但为何迟迟没有解决?甚至改善也是微乎其微?

原因一:各自为战

音箱和耳机行业内,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公司,例如哈曼、索尼、森海塞尔、拜亚动力、宝华、丹拿、劲浪、天朗、舒尔、铁三角、雅马哈、真力、ATC、世霸等等等等。它们当中有些是只做消费类音频产品,有些是只做监听音频产品,有些同时做消费类和监听产品。但有时即便同时制作消费类产品和监听产品的公司,内部都无法达成统一。更别说不同公司之间。

即便是同一公司内,通常一些大公司会设有用于统一声音风格的参考系统,供不同研发中心的不同声学工程师统一主观评价的参考基准点。目前业内很多公司都有类似的系统,有些是标准化的,有些是非标准的但依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即便如此,即便同一个公司内也有很多声学工程师、声学系统工程师或产品经理并没有使用类似的参考系统,甚至会出现即便同一部门,每个声学工程师的调音风格都截然不同的现象。


原因二:没有强有力的标准

电影院有行业公认的类似于X曲线的工业标准,剧院也有一些标准。但不论是监听音箱还是HiFi音箱,不论是监听耳机还是HiFi耳机,亦或是录音室,长久以来都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标准。其原因之一在于,长久以来,即便是行业内的一些专业人士也普遍认为人对音箱和耳机声音的主观感受是无法测量的。

哈曼国际是少有的一家同时生产HiFi音箱、监听音箱、影院音箱、演唱会/剧院音箱、HiFi耳机、监听耳机、车载音箱、麦克风、蓝牙音箱等几乎各个音频领域设备的公司。所以公司内部有人认为哈曼有义务担起制定行业标准的责任,于是便有了长达数十年的至少我个人认为是伟大的研究。

但Floyd Toole博士和Sean Olive博士长达数十年的研究,证明人类接收声音的主观感受是可以和客观测试数据相关联的。然而,即便Floyd Toole博士早在1985年就定义了“Spinorama”音箱测试方法,但直到2015年这一测试方法才成为美国国家标准,而从2015年到2020年这五年间,采用这一标准的音箱厂商屈指可数。这一切都是缓慢的。

更别说,不同的人接收音箱声音本身并不会有较大差异,但是不同的人由于佩戴以及耳道的区别,可能在实际中接收耳机的声音存在一定差异。这使得耳机的标准变得更加困难。不同的耳机声音迥异,使得音乐制作针对耳机调音变成了伪命题。

最后一个问题。

一个高品质的音箱一定听任何音乐都会好听吗?

如果一首音乐采用一款低频不足的监听音箱录制,那么在一款自然均衡的高品质扬声器会放下就很可能会觉得低频过多。这是因为混音师在使用低频不足的监听音箱混音时如果想确保足够的低频,音频文件就要加更多的低频增益。我还是多解释一下,有人认为这样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如果是现在确实很少发生,但是对于很多几十年前的老歌,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不乏一些经典的专辑。

甚至有人提出,当发烧友用一款保品质的音箱听一首音乐仍不满意时,应该去抱怨音乐制作人而不是音箱。在发烧PC硬件圈,当一个硬件发烧友拥有一台高配置PC时,如果玩一些游戏仍然卡顿,通常回去抱怨游戏开发商而很少有人抱怨PC硬件本身。但音频发烧圈则很少有人抱怨音乐制作人。

其原因之一在于有发烧友会声称听同一首音乐,一款音箱表现不好但另一款音箱表现却很好,怎么能怪音乐?不过,其实如果看懂上面这个音箱的例子,我想一些人也许会有观念的转变和更深层的理解。


什么是音频怪圈(Cycle of Confusion)一些音频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