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56-2016 英文版 不锈钢盘条
GB/T 4356-2016 英文版 不锈钢盘条
标准翻译网提供更多标准英文版。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4356—2002《不锈钢盘条》,本标准与GB/T 4356—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盘条直径范围扩大,由原标准的5.5mm~30mm,扩大至4.5mm~40mm,同时增加了相应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等要求;
——提高了盘卷重量要求;
——牌号修改,删除原标准中0Cr18Ni9牌号,增加Y12Cr18Ni9Cu3、07Cr19Ni10、06Cr19Ni9Cu2、06Cr19Ni10N、06Cr16Ni18、06Cr18Ni11Nb、022Cr23Ni5Mo3N、03Cr25Ni6Mo3Cu2N、022Cr12、06Cr11Ti、04Cr11Nb、022Cr11NiTiNb.05Cr17Ni4Cu4Nb、022Cr12Ni9Cu2NbTi等14个牌号;
——增加了奧氏体不锈钢固溶态的力学性能要求;
——增加了低倍组织作为特殊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4356—1984、GB/T 4356—2002。
不锈钢盘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盘条订货内容、尺寸、外形和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不锈钢盘条,但不适用于焊接盘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4 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或可视滴定法
GB/T 223.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氟化钠分离-EDTA滴定法测定铝含量
GB/T 223.11 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 223.1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1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 223.23 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223.2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铜肟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223.26 钢铁及合金 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2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α-安息香肟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 223.3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蒸馏分离-中和滴定法测定氮量
GB/T 223.40 钢铁及合金 铌含量的测定 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 223.43 钢铁及合金 钨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GB/T 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
GB/T 223.64 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23.72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223.7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量
GB/T 223.86 钢铁及合金 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 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79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T 11170 不锈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4981—2009 热轧圆盘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 2006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123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 20124 钢铁 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GB/T 20878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3 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或定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标准编号;
b) 产品名称;
c) 牌号或统一数字代号;
d) 交货的重量(数量);
e) 尺寸与外形;
f) 交货状态;
g) 奧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组别(未注明时按2组执行);
h) 其他特殊要求。
4 尺寸、外形和重量
4.1 盘条的公称直径范围为:4.5mm~40.0mm。
4.2 盘条的直径允许偏差及不圆度应符合GB/T 14981—2009的规定(直径4.5mm按5mm相应规定),精度执行B级。经过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按其他级精度供货。
4.3 盘卷的重量
4.3.1 每卷盘条由一根组成,盘条重量应不小于1000kg,下列两种情况允许交货,但其盘卷总数应不超过每批盘数的5%(不足2盘的允许有2盘)。
a) 由一根组成的盘重小于1000kg但大于800kg的盘卷;
b) 由两根组成的盘卷,但盘重不小于1000kg,每根盘条的重量不小于300kg,并且有明显的标识。
4.3.2 根据需方要求,经双方协商,可提供其他特殊盘重要求的盘条。
5 技术要求
5.1 牌号及化学成分
5.1.1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表5的规定。根据需方要求,经双方协议,也可供应其他牌号及化学成分要求的盘条。本标准与原版标准牌号对照见附录A。本标准规定牌号的主要用途参见附录B,本标准牌号与部分国外牌号对照见附录C。
5.1.2 盘条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22的规定。仅当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生产厂才进行成品化学成分分析,并在质量证明书中报出成品分析结果。
5.2 交货状态
盘条的交货状态应符合表6的规定。
5.3 硬度
退火状态交货的铁素体型钢和马氏体型钢盘条,其硬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退火工艺参照表7。
5.4 力学性能
盘条公称直径不大于20mm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固溶交货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8的相关组别规定,未注明时按2组执行。表8未列的牌号,固溶交货的力学性能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未协商时提供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实测数据。盘条公称直径大于20mm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固溶交货的力学性能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1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 牌号及化学成分
序号 统一数字代号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Ni Cr 其他
a 此牌号允许Cu不大于1.00%。
b 不推荐使用此牌号。
表2 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序号 统一数字代号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Ni Cr Mo N 其他
表3 铁素体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序号 统一数字代号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Ni Cr 其他
表4 马氏体型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序号 统一数字代号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Ni Cr Mo 其他
a 相对于GB/T 20878调整成分牌号。
表5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序号 统一数字代号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Ni Cr 其他
表6 盘条的交货状态
类型 交货状态 备注
铁素体及06Cr13、12Cr13 热轧酸洗状态 根据用户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可退火酸洗交货
马氏体钢(06Cr13、12Cr13钢除外) 退火酸洗状态
奥氏体钢 热轧酸洗交货 根据用户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可固溶后酸洗交货
沉淀硬化钢 热轧酸洗交货 根据用户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可固溶后酸洗交货
表7 铁素体钢和马氏体钢退火工艺(推荐)及硬度
类型 牌号 退火/℃ 硬度HBW,不大于
铁素体 10Cr17 780~850空冷或缓冷 183
Y10Cr17 680~820空冷或缓冷 183
10Cr17Mo 780~850空冷或缓冷 183
马氏体 06Cr13 80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 183
12Cr13 80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 200
Y12Cr13 80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 200
13Cr13Mo 83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 200
20Cr13 80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 223
30Cr13 80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 235
Y30Cr13 80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 235
32Cr13Mo 80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 207
40Cr13 800~900缓冷或约750快冷 230
14Cr17Ni2 650~700空冷 285
13Cr11Ni2W2MoV 780~850缓冷 269
Y25Cr13Ni2 640~720缓冷 285
68Cr17 800~920缓冷 255
85Cr17 800~920缓冷 255
95Cr18 800~920缓冷 255
108Cr17 800~920缓冷 269
Y108Cr17 800~920缓冷 269
102Cr17Mo 800~900缓冷 269
90Cr18MoV 800~920缓冷 269
表8 奥氏体不锈钢盘条固溶状态的力学性能
牌号 组别b 抗拉强度Rm/MPa 断后伸长率A/% 断面收缩率Z/%
a 断后伸长率仅供参考,不作判定依据。当S≥0.25%时,断面收缩率应为≥40%。
b 2组是指非完全固溶。
5.5 表面质量
盘条应加工良好,表面不得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且表面纵向裂纹状的缺陷深度不得超过表9的规定。
表9 盘条纵向裂纹状的缺陷深度 单位为毫米
盘条公称直径 允许缺陷深度
4.5~14.0 ≤0.15
>14.0~20.0 ≤0.20
>20.0~40.0 双方协议
5.6 特殊要求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可对钢的化学成分、晶粒度、力学性能、低倍组织、表面质量等作特殊规定。
6 试验方法
6.1 钢材的检验项目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盘条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部位和试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取样部位 试验方法
1 化学成分 1个/每炉 GB/T 20066 见6.2
2 晶粒度 1 任意盘 GB/T 6394
3 硬度 2 不同盘 GB/T 231.1
4 拉伸试验 2 不同盘 GB/T 228.1
5 低倍组织 2 电炉模铸钢相当于钢锭头部的不同支钢坯或盘条,连铸钢在任意不同支盘条;电渣钢相当于钢锭头尾的钢坯或盘条 GB/T 226,GB/T 1979
6 尺寸 逐盘 整支 适宜精度的卡尺、千分尺
7 表面 逐盘 整支 目视检查,可用适宜精度的量具测定表面缺陷深度
6.2 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分析方法按GB/T 223.4、GB/T 223.8、GB/T 223.11.GB/T 223.16、GB/T 223.18、GB/T 223.23、GB/T 223.25、GB/T 223.26、GB/T 223. 28、GB/T 223.36、GB/T 223.40、GB/T 223.43.GB/T 223.60、GB/T 223.61、GB/T 223.64、GB/T 223.72、GB/T 223.76、GB/T 223.86或GB/T 11170、GB/T 20123、GB/T 20124等通用方法进行。
仲裁时按GB/T 223.4.GB/T 223.8、GB/T 223.11、GB/T 223.16、GB/T 223.18、GB/T 223.23、GB/T 223.25、GB/T 223.26、GB/T 223.28、GB/T 223.36、GB/T 223.40、GB/T 223.43、GB/T 223.60、GB/T 223.61、GB/T 223.64、GB/T 223.72、GB/T 223.76、GB/T 223.86标准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查和验收
盘条的质量由供方质量部门进行出厂检验。需方有权在盘条上按本标准规定进行验收。
7.2 组批规则
盘条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炉号、同一牌号、同一尺寸、同一轧制制度和同一热处理批次的盘条组成。
7.3 取样数量和取样部位
每批盘条各检验项目的取样数量和取样部位按表10规定。
7.4 复验和判定规则
盘条的复验和判定规则应符合GB/T 17505的规定。但供方有权对不合格盘条重新热处理和分类,作为新的一批检查和验收。
8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盘条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 2101的规定。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牌号与GB/T 4356—2002牌号对照
本标准牌号与GB/T 4356—2002牌号对照见表A.1。
表A.1 本标准牌号与GB/T 4356—2002牌号对照
序号 本标准牌号 GB/T 4356—2002牌号 序号 本标准牌号 GB/T 4356—2002牌号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不锈钢的主要用途
不锈钢的主要用途见表B.1。
表B.1 不锈钢的主要用途
类型 序号 牌号 特性和用途
奥氏体型 1 12Cr17Mn6Ni5N 节镍钢,冷加工有弱磁性,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室内装饰材料
2 12Cr18Mn9Ni5N 节镍钢,冷加工有弱磁性,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室内装饰材料
3 20Cr15Mn15Ni2N 录像机精密轴、传感器等无磁元件
4 12Cr18Ni9 冷加工可获得高强度,建筑物外表装饰材料、高强度弹簧元件。也可用于不锈钢丝绳、钢绞线原料等
5 Y12Cr18Ni9 提高可切削性,耐烧蚀性。最适用自动车床。如轴类
6 Y12Cr18Ni9Cu3 易切削钢。提高冷加工性。主要用作汽车零部件
7 06Cr19Ni10 作为不锈钢、耐热钢使用最广。食品设备,一般化学设备,原子能工业用材。也可用于不锈钢丝绳、钢绞线原料等
8 07Cr19Ni10 作为不锈钢、耐热钢使用最广。食品设备,一般化学设备,原子能工业用材
9 022Cr19Ni10 06Cr19Ni10的超低碳钢,耐晶间腐蚀性优良
10 06Cr18Ni9Cu2 冷加工性能较好,常用于制作螺栓、螺母等紧固件
11 06Cr19Ni9Cu2 冷加工性能较好,常用于制作螺栓、螺母等紧固件
12 06Cr18Ni9Cu3 提高冷加工性能,常用于制作螺钉等紧固件,有时用于制作形状复杂的零部件
13 06Cr19Ni10N 提高钢的强度和加工硬化倾向,改善钢的耐点蚀和晶间腐蚀性。用于有一定耐腐性要求,并要求较高强度和减轻重量的结构部件。也可作为钢绞线原料
14 06Cr16Ni18 无磁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主要用于制作电磁测量系统仪器、仪表元件
15 06Cr17Ni12Mo2 耐海水和其他各种介质,比06Cr19Ni10耐蚀性优越。主要用于耐点腐蚀材料。也可作为钢丝绳及钢绞线原料
16 022Cr17Ni12Mo2 06Cr17Ni12Mo2的超低碳钢,耐晶间腐蚀性较之更好。适用于石油化工、印染及原子能工业用材料。也可作为钢丝绳及钢绞线原料
17 06Cr19Ni13Mo3 比06Cr17Ni12Mo2耐点腐蚀性能好,做染色设备、石油化工及耐有机酸腐蚀的装备等
18 022Cr19Ni13Mo3 为06Cr19Ni13Mo3的超低碳钢.耐晶间腐蚀性较之好
19 10Cr18Ni9Ti 抗磁仪表、医疗器械.耐酸容器及设备等零件(不推荐使用)
20 06Cr18Nil1Ti 添加Ti提高耐晶间腐蚀性能,并具有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高温或抗氢腐蚀专用材料
21 06Cr18Ni12 10Cr18Ni12的低碳钢,加工硬化性低。与10Cr18Ni12 用途相同
22 10Cr18Ni12 加工硬化性比12Cr18Ni9低。适宜旋压成形加工,特殊拉拔,冷镦锻用等
23 06Cr23Ni13 耐蚀性比06Cr19Ni10优越,作为耐热钢使用场所多
24 06Cr25Ni20 耐氧化性比06Cr23Ni13优越,耐点蚀和耐应力腐蚀优于18-8型不锈钢,既可用于耐蚀部件,又可作为耐热钢使用
25 06Cr18Ni11Nb 既可作耐蚀材料又可作耐热钢使用,主要用于火电厂、石油化工等领域,如制作轴类等
奥氏体-铁素体 26 022Cr23Ni5Mo3N 用于制作热交换器、冷凝、冷却器等易产生点蚀和应力腐蚀的受压设备
27 03Cr25Ni6Mo3Cu2N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局部腐蚀性能,尤其是耐磨损性能优于一般的奥氏体不锈钢,是海水环境中的理想材料
铁系体型 28 022Cr12 作汽车排气处理装置,锅炉燃烧室、喷嘴等
29 10Cr17 优良的耐腐蚀性通用钢种。适用于建筑内部装饰用。重油燃烧器零件,家庭用具,家电零件等
30 Y10Cr17 比10Cr17提高切削性。自动车床用,螺栓螺母
31 10Cr17Mo 10Cr17改良钢种。比10Cr17提高了抗盐性、抗点蚀、耐缝隙腐蚀性等,用于汽车紧固件及外装饰材料等
32 06Cr11Ti 用于装潢铆钉、支柱、框架、化工织网等
33 04Cr11Nb 用于耐热,汽车排气管系统用材料
34 022Cr11NiTiNb 用于化工挂件、框架、支撑架、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等
马氏体型 35 06Cr13 具有较高韧性及受冲击负荷的零件,如螺栓、螺帽等
36 12Cr13 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蚀性和机械加工性。一般用于刀具类
37 Y12Cr13 不锈钢中切削性最佳的钢种。自动车床用
38 13Cr13Mo 比12Cr13耐蚀性高的高强度钢
39 20Cr13 较12Cr13硬度高、韧性和耐蚀性略低。主要用于制造高应力负荷的零件
40 30Cr13 较20Cr13硬度高、耐蚀性略低。主要用于高强度部件,承受高应力载荷并在一定腐蚀介质下的磨损件,如刀具,喷嘴,螺栓,阀门等
41 Y30Cr13 改善30Cr13的可切削性的钢种
42 32Cr13Mo 较高硬度及高耐磨性的热油泵轴、医疗器械弹簧等零件
43 40Cr13 较高硬度及高耐磨性的热油泵轴、医疗器械弹簧等零件
44 14Cr17Ni2 具有较高强度的耐硝酸及有机酸腐蚀的零件、容器和设备
45 13Cr11Ni2W2MoV 具有良好的抗韧性和抗氧化性,在淡水和潮湿空气中有较好的耐蚀性
46 Y25Cr13Ni2 易切削,具有较高强度,在大气、水、硝酸类氧化性酸、碱水溶液中都有较好的耐腐蚀性,通常用作仪表轴、销、齿轮、阀、衬套及螺栓等
47 68Cr17 硬化状态下坚硬,但比85Cr17、108Cr17韧性高。用于制造要求具有不锈性或耐稀氧化性酸、有机酸和盐类腐蚀的韧具、量具、轴承、阀门等
48 85Cr17 硬化状态下坚硬,性能和用途类似于68Cr17,但较之硬,而比108Cr17韧性高。用作如韧具、阀门等
49 95Cr18 主要用于制造耐蚀高强度耐磨损部件,如不锈切片、机械韧具及剪切刀具、手术刀片、高耐磨设备零件等
50 108Cr17 在全部不锈钢、耐热钢中具有最高硬度。作喷嘴,轴承等
51 Y108Cr17 比108Cr17提高了切削性的钢种,自动车床用
52 102Cr17Mo 轴承套圈及滚动体用的高碳铬不锈钢
53 90Cr18MoV 不锈切片机械韧具及剪切工具、手术刀片、高耐磨设备零件等
沉淀硬化 54 05Cr17Ni4Cu4Nb 主要用于既要求具有不锈性又要求耐弱酸、碱、盐腐蚀的高强度部件
55 07Cr17Ni7Al 添加Al具有沉淀硬化性的钢种,用于弹簧、垫圈、仪表零件等
56 022Cr12Ni9Cu2NbTi 主要为弹簧用
1 Scope
This standard specifies the order information, dimensions, shape and weigh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est methods, inspection rules, packaging, marking and quality certificate in connection with stainless steel wire rods.
This standard is applicable to stainless steel wire rods, but not to welded wire rods.
2 Normative references
The following referenced documents are indispens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document. For dated reference, only the edition cited applies.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 of the referenced document (including any amendments) applies.
GB/T 222 Permissible tolerances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teel products
GB/T 223.4 Alloyed steel - 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 - Potentiometric or visual titration method
GB/T 223.8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ron, steel and alloy - The sodium fluoride separation-EDTA titra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luminium content
GB/T 223.11 Iron, steel and alloy - Determination of chromium content - Visual titration or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GB/T 223.16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ron, steel and alloy - The chromotropic acid 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itanium content
GB/T 223.18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ron, steel and alloy - The sodium thiosulfate separation iodi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
GB/T 223.23 Iron, steel and alloy -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 - The dimethylglyoxim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GB/T 223.25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ron, steel and alloy - The dimethylglyoxime gravi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
GB/T 223.26 Iron, steel and alloy - Determination of molybdenum content - The thiocyana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GB/T 223.28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ron steel and alloy - The α-benzoinoxime gravi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olybdenum content
GB/T 223.36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ron, steel and alloy - The neutral titra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content after distillation separation
GB/T 223.40 Iron, steel and alloy - Determination of niobium content by the sulphochlorophenol S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GB/T 223.43 Iron steel and alloy - Determination of tungsten content - Gravimetric method an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GB/T 223.60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ron, steel and alloy - The perchloric acid dehydration gravi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content
GB/T 223.61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ron, steel and alloy - The ammonium phosphomolybdate volu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hosphorus content
GB/T 223.64 Iron, steel and alloy - 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B/T 223.72 Iron, steel and alloy -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 Gravimetric method
GB/T 223.76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iron, steel and alloy - The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 content
GB/T 223.86 Steel and iron -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arbon content -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after combustion in an induction furnace
GB/T 226 Test method for macrostructure and defect of steel by etching
GB/T 228.1 Metallic materials - Tensile testing - Part 1: 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
GB/T 231.1 Metallic materials - Brinell hardness test - Part 1: Test method
GB/T 1979 Standard diagrams for macrostructure and defect of structural steels
GB/T 2101 General requirement of acceptance, packaging, marking, and certification for section steel
GB/T 6394 Determination of estimating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metal
GB/T 11170 Stainless steel - Determination of multi-element contents - Spark discharge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routine method)
GB/T 14981-2009 Dimension, shape, mass and tolerance for hot-rolled round wire rod
GB/T 17505 Steel and steel products - General technical delivery requirements
GB/T 20066 Steel and iron - Sampling and preparation of sampl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GB/T 20123 Steel and iron -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arbon and sulfur content -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after combustion in an induction furnace (routine method)
GB/T 20124 Steel and iron -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content - Thermal conductimetric method after fusion in a current of inert gas (routine method)
GB/T 20878 Stainless and heat-resisting steels - Design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3 Order information
Contracts or orders made based on this standard shall cover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 Standard No.;
b) Product name;
c) Designation or iron and steel code (ISC);
d) Delivery weight (or quantity);
e) Dimensions and shape;
f) Delivery state;
g) Group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Group 2 if not indicated);
h) Other special requir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