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奥羽越列藩同盟
声明:如果不觉得喜欢的话,请不要开喷,有什么错误的话,请指出来,谢谢!



奥羽越列藩同盟是戊辰战争中陆奥国(奥州)、出羽国(羽州)、越后国(越州)诸藩,拥立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为‘盟主’,所结成的对抗明治新政府之军事同盟,也是日本东北的一个地方政权。
幕府倒台之后,东北诸藩一开始还是遵从着新政府派遣到仙台的奥羽镇抚总督的指挥。不过,由于奥羽诸藩想向新政府请愿,要求赦免会津藩和庄内藩“朝敌”的身份;因此,为了达成那个目的,东北各藩形成了同志性的联合。但是赦免请愿被拒绝后,列藩同盟就变成了与新政府军对抗的军事同盟。
有一说法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被东北各藩拥立为天皇,这就是“东武天皇”的由来,这个后面会说一下。不过,同盟起兵的正式措辞还是“清君侧”,主张将“幼君”(明治天皇)君侧的萨贼(萨摩藩)铲除。
在成立不久的1868年5月中,新政府军开始进攻东北,虽然同盟诸藩与新政府军展开战斗,但没能取得胜利,后来各藩便纷纷投降。9月,同盟中心的仙台藩以及主要合作对象会津藩投降,同盟被消灭。
背景

幕末时期,东北地区的会津藩主松平容保被幕府任命为京都守护职,而同为东北地区的庄内藩主也被幕府命为江户市中取缔,因此,这两个藩与幕府关系很密切。特别是会津藩,此藩与桑名藩还有一桥家在京都组成了一会桑政权,这因此也与长州藩和萨摩藩所对立,其必然也会遭到萨长两藩的不满甚至怨恨。
而东北强藩-仙台藩拥有62万石,是东北第一石高的藩,,因此藩主伊达庆邦拥有从四位近卫中将的高位阶。对于开国以来的政治变化,重臣远藤允信等人与朝廷接近,主张积极地介入中央,搞尊王攘夷;这与主张维持现状的但木土佐等佐幕势力相对立。文久3年1月,远藤等人下台,但庆邦也拒绝就任幕府的政事总裁一职,明确表明了与政局保持距离的方针。

会津・庄内的降伏交渉
庆应4年(1868年)1月9日鸟羽伏见之战,旧幕府军战败后,容保返回江户。庆应4年(1868年)1月17日,新政府命令仙台藩主伊达庆邦追讨会津藩。但是仙台藩并没有出兵。
2月9日,新政府任命泽为量为奥羽镇抚总督。2月16日,容保表明了隐居之意,并提交了对朝廷的谢罪书。3月2日,代替泽为量成为奥羽镇抚总督的九条道孝和转任副总督泽为量等人离开京都,于3月23日进入仙台。但新政府方面不接受这一谢罪书,而且把会津藩列为“朝敌”。奥羽镇抚总督府命令仙台藩主伊达庆邦和米泽藩主上杉齐宪向容保施加压力,要求其接受更加苛刻的投降条件。


会津•庄内的动向
会津藩并没有接受米泽藩和仙台藩的投降劝告,而且仙台和米泽方面也为会津藩求情。所以新政府军认为会津藩仍未放弃抗战。同时,会津藩将南摩纲纪派遣到同为“朝敌”庄内藩,在4月10日与庄内藩的重臣松平权十郎等人会合,结成会庄同盟。另外,松平权十郎还提出意见说,如果能让米泽藩加入同盟,那仙台藩也会加入同盟。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奥羽列藩同盟”构想的萌芽其实已经出现了。以当时被称为日本第一的大地主,在财政上支持藩的商人本间家的巨额捐款为基础,会津藩从外国商人手中购买了史奈德手枪等最新式武器来加强军备,这提升了会津藩的士气。
另外,两藩通过普鲁士代理公使马克斯·冯·勃兰特,用所拥有的虾夷地(现在的北海道)的根室和留萌的转让,来换取普鲁士的支持。 但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从中立立场上拒绝了会庄两藩的提议。另一方面,普鲁士战争大臣兼海军大臣阿尔布雷希特·冯·隆则认为,如果日本的混乱持续下去,就应该考虑一下那些领土。
对会津的出兵
由于新政府方面强迫仙台藩对会津出兵,因此仙台藩在3月27日不得不向会津藩境出兵,但在这期间仙台藩、米泽藩等也与会津藩保持接触,反复检讨谢罪请愿的内容。4月29日,仙台、米泽、会津藩进行谈判,会津藩再退一步,承诺会交出了首席家臣的首级,暂时同意投降。但新政府方面还是不满足,依然要求交出藩主松平容保的首级。
白石列藩会议

在此期间,米泽藩·仙台藩也派出4家老的名字,向奥羽诸藩传阅了列藩会议召集的传票。4月11日,奥羽14藩在仙台藩领白石城召开了列藩会议,向奥羽镇抚总督提交了会津藩·庄内藩赦免的请愿书《会津藩宽典处分请愿书》等。但是因为这个被驳回了,4月19日,诸藩宣布停止进攻会津·庄内。
暗杀世良修藏
奥羽镇抚总督府下参谋世良修藏于4月12日从仙台出发前往白河方向,在各地督促其进攻会津藩,闰4月19日进入福岛,投宿在旅舍金泽屋。在这里,他给同样是下参谋的萨摩藩士大山格之助写了一封密信。

内容大概是,由于镇抚使的兵力不足,奥羽镇抚的实际效果无法提高,所以向总督府和京都报告奥羽的实际情况,请求增援。但此信被仙台藩士瀬上主膳和姉歯武之進截获,他们从以前开始就对世良修藏的动向保持警戒。在看到密书中“奥羽皆敌”的字样后,他们非常激动,并在第二天在金泽屋袭击了世良修藏。世良用手枪应战,但未发,不久就被抓住,在阿武隈川的河滩上被斩首。
奥羽列藩同盟的诞生
由于会津赦免的请求被拒绝以及世良的暗杀,奥羽诸藩改变了对新政府的方针。为此有必要加强奥羽诸藩的团结。于是闰4月23日又增加了11个藩,签订了白石盟约书。之后,在仙台修改了白石盟约书中的大国强权项,规定了同盟各藩的相互合作关系,5月3日签署了25个藩的盟约书,同时也制作了要求对会津、庄内两藩宽典的太政官建言书。关于奥羽列藩同盟成立的日期众说纷纭,但主流是在仙台加笔修改白河盟约书,达成太政官建白书一致的5月3日。作为同盟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导者,仙台藩的大槻磐溪被列举出来。而同样是仙台藩的玉虫左太夫,也是受仙台藩主伊达庆邦之命,促成东北诸藩建立同盟的重要人物之一。
北越诸藩的加盟~奥羽越列藩同盟成立
第二天4日,与新政府军会谈破裂的越后长冈藩加盟,6日新发田藩等北越同盟加盟5个藩加入,共计31个藩成立了奥羽越列藩同盟。但是,新发田藩是在压力下勉勉强强参加的,所以后来就倒戈了。
列藩同盟结成后的抚顺总督府
副总督泽为量率领的新政府军为了讨伐庄内而滞留在秋田,世良被暗杀后,九条在仙台藩处于软禁状态。5月1日,屬於新政府军的佐贺藩、小仓藩的士兵登陆松岛,为保护九条进入仙台城。九条为了报告奥羽诸藩的实情,向仙台藩方面传达了和副总督泽汇合进京的意思。第二天15日,列藩会议召开,讨论了这个问题,虽然也有反对釋放九条的意见,但最终九条還是被釋放,18日从仙台出发前往盛冈。
同盟的构成
奥羽越公议府
奥羽越列藩同盟的政策机关奥羽越公议府(公议所)成立,由各藩的代表组成的参谋们在白石城进行了评议。
列藩同盟的战略
在奥羽越公议府被评议的战略是:白河处理”及“庄内处理”、“北越处理”、“总结”,共有23项。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
白河以北不让萨长军进入,主要由会津负责,仙台、二本松也出动
庄内方面的萨长军由米泽排除
北越方面是长冈、米泽、庄内
联合管理新潟港
擊退萨长军后,南下进攻关东地区,控制江户城
唤起舆论,寻求其他的伙伴
此外,还要求向普魯士领事、美国公使派遣使者进行贸易
盟主轮王寺宫
从上野战争中逃出来,6月6日进入会津的宽永寺的门迹——轮王寺宫公现入道亲王成为同盟的盟主的构想浮出水面。轮王寺宫表示“想要雪掉会稽的耻辱,尽快消灭法敌朝敌”,对新政府军持有强烈的反感。同盟方要求轮王寺宫就任包括军事因素在内的同盟总裁。轮王寺宫同意除去“君侧之奸”,成为政治方面的盟主,但由於亲王还是出家之人,所以不能在军事方面进行指导。结果在6月16日决定只就任盟主,7月12日进入白石城出席了列藩会议。

有说法认为轮王寺宫是作为同盟的“天皇”被推戴的。泷川政次郎指出有这种可能性,远藤进之助、龟挂川博正等人也追随。藤井德行进一步推崇这一说法。而且,当时的日本被美国公使对本国说:“现在日本有两个皇帝。现在北方政权占优势。” 当时报纸上也刊登了同样的报道,这个“朝廷”拥立了“东武皇帝”,把年号改成了“大政”,规定了政府的布阵的名单作为史料残留下来,因此“东北朝廷”的存在基本上确定了。星亮一、小田部雄次等支持这一说法。但另一方面,石井孝、工藤威批评说这是没有现实性的,只是构想而已。
从上野战争的时候开始就流传着轮王寺宫作为天皇被拥立的传言。帮助轮王寺宫逃出江户的榎本武扬曾这样忠告:“如果有人想让您做以前和南北朝一样的事,您就不要同意了。” 轮王寺宫在出席列藩会议之前的7月9日和7月10日分别向秋田藩和仙台藩下达了“轮王寺宫令旨”,令旨大意是要为了“幼君”(指明治天皇),将“久坏凶恶”的“萨贼”铲除。7月10日,轮王寺宫为了除去“萨贼”而奋起的布告文从公议府发出。在完成了这个布告文的目的后,轮王寺宫又回到了东睿山(宽永寺)并说明:“附会南北朝典故,申辩宫大人的神意,请勿诬蔑。” 因此,石井孝从这个布告文中认为东北朝廷的存在是不成立的。另外关于“东北朝廷”的构成的史料制作的经过也不明确,轮王寺宫的还俗·即位·改元也没有被公开的痕迹。
作为皇族、明治天皇叔父的轮王寺宫的拥立对同盟来说具有统一的象征性价值。但是这被秋田藩等批评为“尊氏的恶例”。也就是说,轮王寺宫是一个装饰性的存在,后来同盟面临败局,在军事方面也开始积极行动,呼吁继续抗战。
组织结构
奥羽越列藩同盟首先召开了列藩会议,白石下设置了奥羽越公议府。之后轮王寺宫就任盟主,同时也得到了旧幕府的阁老-板仓胜静、小笠原长行的协助,成立了如下的组织结构:
盟主:轮王寺宫
总督:仙台藩主伊达庆邦、米泽藩主上杉齐宪
参谋:小笠原长行、板仓胜静
政策机关:奥羽越公议府(白石)
大本营:军事局(福岛)
最高机关:奥羽越列藩会议
在这样的结果下,虽然有评价说在形式上已经具备了与京都新政府对抗的权力结构,但由于在与新政府军的战斗中,指挥系统并没有统一。在投降时也没有进行作为同盟的投降,而是各藩各自投降。
構成藩
()内是同盟当时的藩主。
*叛变为新政府军的藩(进退两难的投降除外,比如下手渡藩从一开始就是在与新政府军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加入的)
闰4月11日参加白石城会议的14藩
仙台藩(伊达庆邦)
米泽藩(上杉齐宪)
二本松藩(丹羽长国)
汤长谷藩(内藤政养)
棚仓藩(阿部正静)
龟田藩(岩城隆邦)
相马胤(中村)
山形藩(水野忠弘)
福岛藩(板仓胜己)
上山藩(松平信庸)
一关藩(田村邦荣)
盛冈藩(南部利刚)
三春藩*(秋田映季)
矢岛藩*(生驹亲敬,参加时为交替寄合旗本,明治维新后改石高再立藩)
闰4月23日参加白石城会议的11藩
久保田藩(秋田藩)*(佐竹义尧)
弘前藩*(津轻承昭)
守山藩*(松平赖升)
*松升(新庄)
八户藩(南部信顺)
磐城平藩(安藤信勇)
松前藩*(松前德广)
本荘藩* (六郷政鑑)
泉藩 (本多忠紀)
下手渡藩* (立花種恭)
天童藩 (織田信敏)
参加奥羽越列藩同盟的北越6藩
5月4日加盟
长冈藩(牧野忠训)
以下,5月6日加盟
新发田藩*(沟口直正)
村上藩(内藤信民)
村松藩(堀直贺)
三根山藩(牧野忠泰)
黑川藩(柳泽光邦:闰4月20日从光昭那里继承家督)
其他
请西藩藩主林忠崇虽然是大名但却脱藩,与70名藩士一起参加战斗。

水户藩诸生党(市川势)
战斗
战斗大致可以分为庄内・秋田战线、北越战线、白河战线、平潟战线。其中,秋田战线是根据久保田藩对新政府的恭顺加入的。另外,与同样成为新政府方面的弘前藩之间在野边地与盛冈、八户两藩进行战斗(野边地战争)。
庄内・秋田战线
清口之战
庄内藩由于组建新征组以提高江户市内警备有功,从旧幕府那里得到了最上川西岸的天领作为奖赏。但是,由于居民对此不服而向仙台奥羽镇抚府提出申请,4月10日新政府以这一提议为借口,决定讨伐庄内,并命令久保田藩和弘前藩两藩也前去讨伐。14日,副总督泽为量等讨伐庄军从仙台出发,前往讨伐庄内藩,与奥羽诸藩的士兵一起以新庄城为据点进攻庄内藩。24日在清川口发生了第一场战斗,庄内军击退了萨长军。在这个阶段,各藩都对战斗消极。
天童之战
4月24日,在清川口之战中击退奥羽镇抚府军的庄内军,乘胜追击,在经过六十里越的最上川左岸(寒河江市·河北町)布阵。闰4月4日越过最上川袭击天童,烧毁了市区的一半。害怕遭到朝敌诽谤的庄内藩主酒井忠笃下达撤退的命令,于闰4月12日撤退,但官位被剥夺,庄内藩正式成为了讨伐的对象。
秋田战线
5月18日从仙台出发的九条总督一行于6月3日进入盛冈,但盛冈藩至今尚未统一藩论,甚至有暗杀新政府一方家老的活动,盛冈藩放弃了这一计划,希望以支付金钱的形式撤出领地,总督于6月24日出发前往秋田。7月1日,九条一行在秋田与泽副总督再会,东北地区的新政府军将在秋田集结。
在同藩出身的平田笃胤的影响下,尊王论在久保田藩占了主流。在听从列藩同盟还是听从朝廷的问题上,藩内分成了两派,受到平田学影响的年轻武士斩杀了来自仙台藩的使者。因此,久保田藩决定参加新政府军和进攻庄内藩。仙台藩愤怒地进攻了久保田领内,与庄内藩共同作战,攻陷了横手城,逼近了久保田城。
庄内藩进攻了新政府军方面的新庄藩、本庄藩、久保田藩。没有统一藩论的盛冈藩在仙台藩的恐吓下发军,从久保田藩领内北部进入,在以前与仙台藩关系密切的家老楢山佐渡的指挥下,烧光町村进行侵略,使大馆城陷落,进而向久保田城的方向进攻。
在秋田南部的战斗中,庄内藩在激战中击败了由萨长兵和新庄兵防守的新庄城,进入秋田之后,列藩同盟方面也以极其优势的状态进行着战斗。特别是被称为庄内藩鬼玄蕃的家老酒井吉之丞率领二番大队奋战。他从始至终都没有经历过败仗式的战斗,在同盟方多数投降后,庄内领地内也有敌人出没的形势下,从现在的秋田机场附近顺利撤退到庄内藩领地,其本领得到了好评。

在秋田北部的战斗中,盛冈藩在攻占大馆城后,虽然接近了君町坂附近,但是当新政府军方面的手持最新武器的士兵前来支援时,形势发生了逆转,在多次战斗中被推到了原来的藩境。回到盛冈藩领地内的楢山佐渡以下的秋田侵略军,在不在家的情况下被掌握藩的亲近朝廷一方的势力逮捕,盛冈藩因此开始转向朝廷一方。
结果,久保田藩领内几乎全境都被战火所笼罩。
北越战线

以长冈·米泽藩为中心的列藩同盟军与新政府军之间的越后长冈藩周边及新潟攻防战为中心的一系列战斗。
在北越,5月2日(6月21日)小千谷谈判破裂后,长冈藩正式参加奥羽越列藩同盟,新发田藩等其他越后5藩也相继加入同盟。由此,长冈藩与新政府军之间拉开了战端。
家老河井继之助率领的长冈藩兵凭借强大的火力战取得了优势,但5月19日长冈城陷落。但是,此后长冈藩继续奋战,7月末暂时收复了长冈城,但此时河井继之助因负伤而死亡。结果长冈城被新政府军夺走,败走到会津。

新潟不仅是列藩同盟方面的武器采购据点,而且通过控制阿贺野川,作为庄内、会津方面的防线也是重要的据点。
新潟以米泽藩为中心坚守阵地,7月25日,在倒向新政府军的新发田藩的指挥下,新政府军登陆。同月29日,新潟被压制,米泽藩败走。
白河战线、平潟战线
会津藩及奥羽越列藩同盟军与北上的明治新政府军在白河口、二本松、日光口、母成峠至若松城下的一系列战斗。也是太平洋岸的藩磐城平藩、中村藩、仙台藩的列藩同盟军,与明治新政府军的一系列战斗。
同盟结成后,列藩同盟军立即控制白河小峰城,5月1日,萨摩藩士伊地知正治率领的新政府军从列藩同盟军手中夺回白河小峰城。此后,围绕白河城展开了3个多月的攻防战(白河口之战)。5月1日,由仙台藩、会津藩等组成的联合军拥有2500人以上的兵力,在白河口之战中大败于新政府军700人,白河城也沦陷。6月12日,仙台藩、会津藩、二本松藩联合军攻击白河小峰城,但以失败告终。6月26日列藩同盟军从白河撤退逃往须贺川。

另一方面,在太平洋一侧,6月16日,土佐藩士板垣退助率领的新政府军,通过海路在常陆国(茨城县)平潟登陆。6月24日,以仙台藩兵为主力的列藩同盟军,与新政府军在棚仓激战。6月24日,棚仓城陷落,7月13日,新政府军与列藩同盟军在盘城平激战。列藩同盟的准盟主地位的米泽藩没有参加这次战斗,列藩同盟军在磐城平城之战中战败。中村藩兵和仙台藩兵撤退后,新政府军追击中村藩兵和仙台藩兵。7月26日,列藩同盟军与新政府军在旷野再次交战,新政府军击败列藩同盟军。之后8月6日中村藩投降,太平洋岸完全被新政府军控制。
7月26日,在勤皇派获得实权后的三春藩恭顺新政府军,准备进攻二本松,7月29日二本松城陷落。占领二本松领的新政府军,就下一个攻击目标是会津还是仙台·米泽,意见不一,最后决定攻击会津。这是会津战争的开端。
会津藩意图占领江户,以南方的日光口为中心,向远离会津的各处派遣部队,北上至二本松的新政府军从若松东边的母成峠进攻,迅速前进,于8月23日突入若松城下。兵力在远方的会津藩无法阻止新政府军的前进,各地的战线崩溃,各地的部队并没有阻止新政府的前进,而是打算返回若松,在城下甚至投入了预备部队白虎队,但最终还是战败。

瓦解
7月26日三春藩首先投降,28日在松前藩发生了由尊王派的正议队发动的政变(正议队事件)之后向新政府投降。接着,29日二本松藩的根据地二本松城沦陷。接着8月6日相马中村藩投降。另一方面,下手渡藩在参加列藩同盟的时候藩主已经进入京都加入了新政府军的事实被发现,愤怒的仙台藩在8月14日攻入了该藩。
在日本海一侧的战线上,新政府军在新潟登陆后,8月整段时间都以下越为战场与米泽藩战斗,最终被逼到羽越国境的米泽藩在9月4日投降,12日仙台藩和盟主级的两藩相继投降。之后,15日福岛藩、上山藩,17日山形藩,18日天童藩,19日会津藩,20日盛冈藩,23日庄内藩等主要藩陆续投降,奥羽越列藩同盟完全崩溃。盟主轮王寺宫于9月18日投降,直到第二年都在京都保持隐居之身。
野边地战争

盛冈藩投降后的9月23日凌晨,弘前、黑石两藩突然进攻盛冈、八户两藩防守的野边地。一旦盛冈·八户藩撤退,也转而反击击破弘前·黑石军。
双方的战死者,盛冈、八户两藩为8名,而弘前、黑石两藩为29名(或者说是43名),津轻方面大败。
这场战斗的原因不明,据说是津轻方面的问题。类似的小冲突在鹿角郡浊川也发生过(浊川火烧事件),但在战后处理中都被视为私斗。
战后处理
与新政府敌对的藩
減封
仙台藩
从62万石减封为28万石,共减封34万石。
藩主伊达庆邦与养子宗敦一同被押往江户进行禁闭。四男龟三郎(宗基)被允许继承家业。
6名家老中,但木土佐等2人被处刑,另外2人被切腹。
盛冈藩
在从20万石减封为13万石的基础上,转封旧仙台藩领白石。
藩主南部利刚隐居。家督让位给长子利恭。
家老楢山佐渡等3人切腹。
二本松藩
从10万700石减封为5万石。
藩主丹羽长国谨慎隐居。家督被养子长裕继承。
米泽藩
从18万石减封为14万石。
明治元年12月7日,藩主上杉齐宪将家督之位让给长子茂宪后隐居。
棚仓藩
从10万石减封为6万石。
藩主·阿部正静隐居。家督让位给了姑父正功。
长冈藩
从7万4千石减封为2万4千石。
藩主牧野忠训隐居。家督让位给养子忠毅。
家老格的河井继之助因为战死,被判断绝家名。
上山藩
从3万石减封为2万7千石。
藩主松平信庸隐居。家督让位给异母弟信安。
一关藩
从3万石减封为2万7千石。
藩主田村邦荣隐居。家督被弟弟崇显继承。
福岛藩
从3万石减封为2万8千石,转封上三河国重原藩。
藩主板仓胜己隐居。家督由父亲的堂兄弟胜达继承。
龟田藩
从2万石减封为1万8千石。
藩主岩城隆邦隐居。家督让位给养子隆彰。
汤长谷藩
1万5千石减封为1万4千石。
藩主内藤政养隐居。家督让位给养子政宪。
泉藩
从2万石减封为1万8千石。
藩主本多忠纪隐居。家督让位给养子忠伸。
天童藩
从2万石减封为1万8千石。
藩主织田信敏隐居。家督被弟弟·寿重丸继承。
三根山藩
因为早早表示恭顺的意思,参加了对庄内藩的攻击,所以从1万1千石轻微减封到1万500石。虽然以牵连本家长冈藩的形式下达了转封信浓国伊那的命令,但在请求下撤回了命令。藩主牧野忠泰虽然暂时紧闭,但仍维持了藩主的地位。
维持石高并转封
山形藩
以石高5万石的身份转封近江国朝日山,立朝日山藩。
藩主水野忠弘年仅13岁,非常年幼,只能谨慎行事。
最大的家老水野元宣身负责任被处刑。
向新政府捐献金钱以保领地
磐城平藩
从当初的6万7千石减封为3万4千石,并下达了陆中国盘井郡的转封措施,不过,向新政府捐献了7万两,保住领地。
藩主安藤信勇被暂时禁闭。
相马中村藩
向新政府捐献1万两,领地安心。
藩主相马诚胤被暂时禁闭。
领地不变
八户藩
藩主南部信顺是岛津重豪的亲生儿子,因此从同盟一开始就受到警戒,藩没有正式参加战斗就迎来了战争结束,也没有对藩主及藩主进行处分。
村上藩
藩主内藤信民在战争中自杀。抗战派的家老鸟居三十郎作为援军前往庄内藩,另一方面,久永惣、右卫门、江坂与兵卫等归顺派藩士前往进驻村上的新政府军的哨所投降。
鸟居三十郎被判死罪,切腹。
村松藩
藩论出现分歧,佐幕派的藩主堀直贺率领家族的首领老堀右卫门三郎等人出兵长冈,败走米泽藩。趁此机会,新政府派发动政变,拥立前任藩主直休的弟弟直弘为新藩主,向新政府军投降。领地不变。藩主堀直贺隐居。直弘的袭封得到认可,并正式成为藩主。堀右卫门三郎等人被判死罪。
同盟外构成者的处分
请西藩
藩主林忠崇虽然是在脱藩的基础上参加的,但这被认为是对新政府的反叛,所以1万石被新政府全部除封。忠崇暂时也被幽禁在唐津藩的江户宅邸后,直到明治5年(1872年)1月被赦免为止,仅剩300石一直由侄子忠弘保管。在明治26年(1893年)被授爵之前,一直被视为士族,没有受到旧诸侯的礼遇。其重臣被判死罪。
水户藩诸生党(市川势)
与水户藩天狗党军在水户其他交战被击溃。
作为主导者的市川弘美(三左卫门),在江户逃亡潜伏的时候被捕捉,在水户处刑。
隶属于新政府的藩
久保田藩:赏典禄2万石授禄。
松前藩:赏典禄2万石授禄。
新庄藩:赏典禄1万5000石授禄。
弘前藩:赏典禄1万石授禄。
本庄藩:赏典禄1万石授禄。
守山藩:赏典禄9300万石授禄。
矢岛藩:赏典禄1000石授禄。
三春藩
新发田藩
下手渡藩:在保留下手渡作为分领的情况下,恢复筑后三池。三池藩再次立藩。
完
内容主要来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