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鹰狮虐!苏27家族的真实水平如何?吊打米格29不是问题!【精选】

B站和知乎精选第5期,大家看个乐,没事多来公众号看一看也是可以的嘛。
关于Su-27的实力,一直是广大网友讨论的问题,一方面Su-27在各种外国的演习中表现确实令人大跌眼镜,就拿大概4年前的那次中国和泰国的演习来说吧,Su-27SK一个双大推的重型机,被JAS-39C/D一个单中推的轻型机撅了好几次,苏霍伊的脸都快丢尽了。

分析一下原因,主要还是Su-27SK的垃圾航电的问题,先不说原版Su-27的钟表铺一样的座舱,就那个倒置卡塞格伦天线的破机载雷达(型号N001)就够呛了,虽然重量近1吨、口径近1米,但是考虑到增益和电子信号处理水平,实际探测距离没比JAS-39C/D的那个小不点的平板缝隙雷达高哪去,关键是Su-27的体积还比JAS-39大得多,越大的目标越容易被探测到,所以Su-27被早发现、早拦截也就不足为奇了。

后来我们也算是挽回面子,派J-10A(使用国产平板缝隙雷达)又去了一次泰国,这次泰国的JAS-39C/D就被一边倒得欺负了,我军还是很懂得“友谊第一”的,只有大毛受伤的世界完成了(悲)。
但Su-27真就是重型机中的废物点心吗?也不见得。
Su-27是设计师西蒙诺夫力排众议、完全推倒后重新设计的成果,因此Su-27出现的时间也晚了近10年,但这几年不白等,这10年也让Su-27家族拥有更高的起点,能够和F-15这样的同代飞机有相接近的基础。

↑原来的Su-27设计(代号T-10),很像放大的MiG-29。
↓即使是现在的Su-27看起来也有点像MiG-29,因为二者都是中央升力体、翼身融合的设计。

MiG-29有很多的外销记录,Su-27也因为大毛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被卖出去不少,然后谁也没想到这两个算是师出同门的飞机也狭路相逢了,这就是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东部非洲的空战。
双方是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这国名就像绕口令一样),虽然一个比一个穷,但是也有领土争端,然后就在世纪末开始打上了,甚至它们的空军刚成立没几天就遭遇了实战。
双方的装备是,埃塞俄比亚从大毛那搞来几架Su-27,厄立特里亚从二毛那搞来几架MiG-29。
第一场,1999年2月25日,厄立特里亚的4架MiG-29遭遇了2架埃塞俄比亚的Su-27,两方先是激情对射了好几发R-27“烧火棍”,可惜一发没中,最后距离拉近,视距内空战中一架MiG-29被R-73给打下来了。1:0
第二场,就在第二天一架MiG-29遇到了一架Su-27,两位又是烧火棍对射,又是一发没中,眼看着MiG-29就要没油了(“机场保卫者”名不虚传),赶紧“一给路打油”(逃跑),在快要到机场的时候被Su-27追上了,被机炮打下来了。2:0
第三场,一年多之后的2000年5月16日,这次烧火棍终于没完全脱靶,不知道射了几发之后,Su-27一发打掉了一架MiG-29。3:0
第四场,还是第二天,厄立特里亚的2架MiG-29去拦截埃塞俄比亚的MiG-21(MiG-21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号称空中的超音速AK,全世界生产了一万架以上),还是用烧火棍打,没中(烧火棍连MiG-21都打不中,真就是烧火棍了),之后用机炮干掉了一架埃塞俄比亚的MiG-21。最后有一架厄立特里亚的MiG-29被埃塞俄比亚来支援的Su-27用烧火棍干下来了。4:0
这么一看,Su-27的水平还是不差的,可以说一边倒地压制MiG-29,不过这也是在双方没有代差的前提下达成的——Su-27和MiG-29都是4代机,二者的N001雷达和N019雷达技术上也是相同的(主要就差了个口径),二者使用的武器也都是“烧火棍”R-27中距导弹、R-73格斗弹和机炮,Su-27作为重型机,自然就更有优势,尤其是油量,Su-27是极端地油多(内油都不敢加满的那种),MiG-29是极端地油少(挂副油箱都只能保卫机场),这也就发生了第二场中MiG-29因为没油了只能逃跑的窘境。
你肯定会觉得奇怪,非洲的黑叔叔们就这么会开先进的飞机吗?有说法称其实是雇佣兵,买飞机顺便雇佣飞行员的,实际上还是大毛和二毛的飞行员互相打,说不定打到一半还能从公共频道中听到双方互相祝福“苏卡不列”(笑)。而且双方并不是体系作战,也就是说双方就是在飞行员水平相近的情况下拼机体性能,也就更能看出Su-27和MiG-29的实际水平。

↑R-27
不过R-27是“烧火棍”的事也是坐实了,基本上打10发能中1发就是理想水平了,不过这也不能怨大毛,当年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弹基本上都是这个水平,发射后需要一直用载机雷达照射目标,只要载机稍微一机动就脱靶(打客机都困难的水平),老米的AIM-7“麻雀”也是这样(AIM-7的后期改型好了不少,不过那时候也快退役了)。相比来说R-73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了,头盔式瞄准具的使用在空战历史上都是意义重大的,真正实现了“看哪打哪”。
现在的两毛冲突中,也少不了空中的较量,然而二毛的空军实力真的不行,一共也没几架MiG-29,早就被打得不剩什么了,而二毛面对的可不只是Su-27了,还有Su-27SM、Su-30SM和Su-35S等技术上更先进的型号,更不用说大毛在作战体系上的优势了。
正好这次有机会,盘点一下Su-27家族的后续改型——
Su-27SM,基本上就是以原Su-27的机体上加装了改进的电子设备,但雷达还是那个古董的倒卡(但还是有进步的),座舱也用上了更多的显示器代替原来的模拟仪表,使用了加大推力的发动机,后续还发展出SM3型(没有SM2)。
Su-30,上期介绍过,本来是截击的优化型,不料日子艰难,变成了出口的多用途型,分为Su-30MKK和Su-30MKI两个支系,Su-30MKI之后演变为俄军自用的Su-30SM,并有可能升级为Su-30SM2(换装Su-35的发动机和雷达)。
Su-32,舰载轰炸机的计划,没有造出来。
Su-33(Su-27K),舰载战斗机。
Su-34,陆基前线轰炸机。
老Su-35,对机动性的改型,特点是多了一对前翼,发动机支持矢量喷口,之后发展出了外销的展示型Su-37,成为了Su-30MKI的技术基础。
Su-37,超机动的展示型,只有一架(还坠毁了)。
Su-35,Su-27家族的毛方最终改型,改进了机体和气动,使用成熟矢量发动机,换装N035(雪豹-E)雷达。
J-11A(Su-27SK),中国组装的Su-27。
J-11B,中国在Su-27基础上的改进型,换用国产平板缝隙雷达,可以使用国产弹药。
J-11BS,中国以Su-27UBK为原型仿制的双座版J-11B。
J-11BG,传说中的型号,由J-11B升级AESA雷达。
J-15,中国以Su-33的原型机为基础研制的舰载型战斗机。
J-16,中国发展的双座多用途型战斗机,使用AESA雷达,Su-27家族的中方最终改型。
后记:
上文中所说的Su-27也算是现代的武器装备中少有的经历了实战的武器,据说三哥就很看重实战,甚至说他们买的阵风经过了“实战”,就无敌了,甚至要跨代挑战J-20。先不说阵风的那几场实战有多大意义(基本上就是挂对地武器轰炸没有什么防空能力的武装组织,像样空战基本没有),以是否经历实战来判断武器的水平的三哥真是幼稚得令人心疼,按他们这么说,MiG-21几乎经历了冷战开始后的几乎所有局部战争,那它就敢去挑战F-22吗?F-22倒是没经历过什么实战,唯一的“战果”就是一个气球。现在的环境是以和平为主的,很多装备还没等参加实战就已经退役了,所以非要拿实战来检验武器的话,就纯属欠揍了。
不过三哥的狂妄也只是民间的狂妄,三哥的正规军虽然在阅兵的时候总是“一辆摩托几十人”,但是实际战场上还是对自己开的东西有数的,更何况三哥的对手也并不好惹。当初三哥先装备了幻影2000,然后巴就开上了F-16,三哥见招用Su-30MKI对抗,巴也一边升级F-16,一边引进FC-1,最后三哥狠狠心花大价钱买四代半阵风,没想到的是巴这边也开上了四代半J-10C,南亚的局势总是保持了微妙的平衡。
Sasuga Setsuna's channel
From Mizuiro-Aq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