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款精美出色的气人大作

2020-07-01 00:01 作者:Cmdr二汪  | 我要投稿

接下来的内容包含巨量《最后生还者第二部》与微量《行尸走肉游戏版》《生化奇兵无限》的剧透,请慎入。


这不是什么评测,我也一点都不客观。就是半夜随便抱怨一下。有的话是看见的别人的观点,觉得说得很妙。

看标题就知道我对它的态度了,您要觉得它是完美10分,您就自己开一篇说,没必要跟我吵。

一代和dlc我在几年前打过,今年又刚刚打过一遍,二代通关了。我玩游戏的重心很少在游戏性上,所以我这次就是来说它的剧情的。

如果说除去剧情的话,那它当然不可能有三分那么差。虽然游戏性方面从神海到这部这么多年,基本上都是在为演出服务,走哪哪塌去哪哪炸那一套。但是系统更成熟了,动作很流畅,然后画面等各方面可以说又是一次世代末的巅峰了。演出效果和一些小细节也十分惊人,不过Jumpscare比前作要多很多,有点烦。

可惜,它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跳过过场动画依然能玩得开心的那种游戏。


有的人说的没错,自己玩和知道剧透,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区别就是看剧透的时候只是一般生气,玩起来气得要命。


处理前作角色,确实是个挺难的问题,而杀前作主角基本上是最容易让玩家难受的。

可是我生气仅仅是因为乔尔死了,是因为我觉得主角就不能死吗?

行尸走肉第一季,结局时主角就死了。

或者,生化奇兵无限,那主角干脆还是被伊丽莎白淹死的呢。

这么看来,乔尔还不如上一部想办法走了得了。

汤米和他突然降智打击,两个老练的生存者就这么跟人去别人的营地了,明明他们平时防的就是感染者和其他猎人。然后乔尔在艾莉面前被一杆杆打死。

他们不打死汤米和艾莉也是个很无厘头的行为:就算他们心慈手软,那几个队友也不应该这样。你们真把他们俩杀了,难道欧文和艾比还能跟你们拼命不成?

我也不是说不可以死得憋屈,死得痛苦,死得没有价值。虽然这样做确实会让人不舒服,但是它能让人有非常强烈的情绪。

可是你后续怎么让人处理这些情绪啊?

然后我觉得整个节奏就非常离谱。

之后西雅图第一天晚上梦中的回忆,我没感受到什么回忆杀催泪,我只觉得编剧像是在说“她爹死了,她女朋友让她喜当妈了,你看她多惨,来,这是以前的美好回忆,你快哭啊”。我不但不想哭,我还想给编剧一杆。

艾莉这边,人刚送走,扭头游山玩水谈情说爱。也不是说人没了就要一直悲痛,但是对玩家来说那几乎是刚刚发生的事情,你让玩家怎么火速代入这个情景?

乔尔的死似乎显得完全无足轻重。

说到这里,这个编剧的行为也不是一般的可恨。

我就不明白,就写的这破玩意儿,他到底是怎么好意思腆着脸大言不惭把自己这作品和少数群体绑定的?

蒂娜这个人物出场还没来得及有什么铺垫和发展,张嘴就是她俩是恋人,各种疯狂调情,然而明明实际上前一晚才是当初那个舞会预告片的内容而已。感情升温靠吸那啥之后滚床单,反手第二天就跃进到让艾莉喜当妈。整个人物基本没塑造,作用就是来洒狗血,搞得艾莉像个舔狗第三者,完事儿顺便提供一个“有妻有子”的美满家庭让艾莉接盘,然后再提供一个“复仇会妻离子散”的意象,真是纯血工具人。一代DLC里面Riley的人物塑造和感情发展足以甩蒂娜几条街出去。

顺便我想问一句,这要真是个男主角,他会写喜当爹然后还仨人一起度过绝大部分主线时间吗?

杰西来无影去无踪,跟艾莉关系也是尴尬到爆。

这个编剧笔下的所谓少数群体角色们,从蒂娜到勒弗,角色的全部内涵就是一个空荡荡的身份设定。好的人物,身份是设定的一部分。而在这个编剧手里,身份就是一个角色的全部设定,那怎么可能让人喜欢得起来。

不过他可能还觉得自己特别支持少数群体呢,戏外没完没了拿这个拱火。

人物的关系它不靠行为、不靠剧情发展来让玩家自己感受,全靠嘴说。她是你女朋友,他是你朋友。在剧情过场中都这个德行了,就更别指望游戏时有什么感触了,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我旁边根本没队友,和艾比线那边的队友不知道差了多少。

靠嘴说本来就容易说不好,结果台词还挺要命。哪来的美国青春校园言情剧啊,饶了我吧。

可怜的艾莉,她的剧情又臭又长,身边伙伴像一群工具。而她的人设也一样变得非常苍白,身为主角还不如上一部鲜活。

剧情里因为自卫杀掉一个人而难受半天,那请问游戏过程中你打烂的那几百个脑壳呢?本身在这种播片游戏里面,播片和gameplay就难免有割裂感:自诩正义德雷克,不敢杀人克劳馥,这俩人加起来屠了上千号。

但是神海和古墓可没跟主角说,你反思反思,你杀人了,你怎么能杀人……

所以,这位编剧,你在Nora那里放一个QTE想试图让刚屠了一大堆敌人的玩家内疚,是很难有用的。在游戏过程中被狗搜出来死了无数次之后,我也不觉得玩家还会为杀狗而内疚。杂兵彼此呼叫姓名与惨叫到了后期只觉得烦人,这个编剧想说教的意图真的是全部摆在桌面上。

剧情刚到高潮,咔,让你重回西雅图第一天。然后艾比线比艾莉线长度只长不短,也就是说你起码需要再憋半部游戏才能看见这个中途高潮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且那个问题就又回来了——明明很急迫的事情,却突然插入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和小开放世界。在故事上、在游玩上你都会觉得很憋得慌,很难代入进去。

我一直以为,会是先让玩家操作艾比很久,描写她的日常、她的伙伴、她的过去,让玩家和她培养出足够多的感情。

因为那样的话如果它塑造得足够好,玩家在进行到她杀死乔尔时是很可能会变得纠结的:我们有可能已经喜欢上作为一个角色的她,而她的复仇理由也很充足。

结果万万没想到,它居然开场先把人送走,再让你一直操作她,一直去描写她。

这谁有心情?我已经被恨意填满了,你才让我倒过来培养感情??这个顺序安排就邪门,带着情绪我是不可能想去理解她的。而且带着这么大的恨意还能爱上她?编剧到底有多自信啊?

另外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在这种剧里加上一万个狗血恋爱,艾莉艾比线都有,加就加吧写得还一坨。这个游戏真是把美剧的臭毛病学了个遍。

每天晚上的梦境,相似的狗血三角恋等等……是是是,我知道编剧想做一种对照,可是就真的工整到显得刻意了。就像这个游戏其它的剧情一样,生怕你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快看啊,她们俩多像啊。这个编剧总是恨不得给你现场指挥:看这儿,该感动了,快哭!你杀人了,该反思了!我看该给他一杆了还差不多。

以及她的戏份远比艾莉要更多更细腻,被勒弗救出来时的演出远远超过艾莉线的绝大部分情节——艾莉线最紧张的演出,恐怕还就是乔尔被杀那一段了。和杰西逃脱的部分也算不错吧。就连游玩部分,她的故事都比艾莉线要优秀许多:去医院的路上,医院的BOSS战,被汤米狙杀……而且在艾比线里,曾经的同伴怒吼着她的名字,玩家还有可能会有一点点想法。艾莉那边莫名其妙的惨叫,一堆不认识的名字,有什么用啊。

我个人来讲,如果抛去对一代的所有感情,要承认艾比线那做得真的是相当用心。虽然剧情上还是有不少值得吐槽的地方……

我认为哪怕这剧情就算一字不动,把顺序变成先玩艾比线,效果都会和现在天差地别。或者这部彻底以艾比为主角,好好去做,也不会有现在这样让人郁闷。偏偏它也知道大家爱的是一代,爱的是一代的人物,它还把预告片全都剪成让你以为死的是蒂娜,甚至不惜做彻底的假片段。所有周边和宣传都是艾莉,偶尔乔尔,把艾比藏得死死的。这到底是什么阴间宣传策略。

结局就更是啥也别说了。结局这事儿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我们知道艾比的经历,即使它真的写得比现在要更好,我们真的与她共情了——可是艾莉不知道啊。艾莉到底为什么会宽恕她?

确实,这并不是一个选择取向的游戏,我们扮演的是固定的角色,玩家无法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只能是去代入角色来想。

那艾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乔尔又是什么样的人?恐怕大家心里都有不一样的答案。如果你要非说只有编剧才能懂角色,那也没办法了。 

在编剧的访谈里,他居然说他想要让乔尔在临死前,在艾莉面前被按住被暴打时,让他喊Sarah的名字。结果还是乔尔的演员阻止的他。怎么感觉这编剧还不如演员懂角色呢。

我实在找不到艾莉饶恕艾比的理由究竟在哪里。你哪怕写个俗一点的呢,比如艾比救过艾莉。救过她和现在这样每次都莫名其妙放过她,那感觉完全不一样。

唯一解释得通的就是,艾莉真的很恨乔尔,恨他剥夺了自己牺牲自己做出疫苗的机会。

所以艾莉和乔尔的关系在这个编剧眼里到底是什么样啊?他就觉得乔尔心里永远只有Sarah,艾莉对乔尔是彻头彻尾的恨?

这编剧真的是一代编剧吗,他怎么就这么恨自己以前写出来的东西啊?我知道这部游戏有两个编剧,但是像喊Sarah名字这个似乎确实是一代的编剧Neil提出来的。至少他没有阻止。

结局的模棱两可也被彻底剥夺,直截了当告诉你艾莉确实只是被骗到了。

这游戏的故事明明就是一部就很圆满,硬要拖出续集来官方按头,还按得没法让人信服。

它即使知道大家因为爱一代才会如此关注二代,却还是偏要把一代的人物和剧情一棍棍打死,然后再坟头蹦迪。

我们来说个元素比较像的游戏,行尸走肉游戏版。

李怎么走的,乔尔这走得什么样。

恋爱线人家正儿八经慢慢发展,开放式的结局至少目前是个善终。这边大泼狗血喜当妈,最后整个妻离子散当成所谓的“代价”。我真的,真的想问问,艾莉和乔尔到底怎么得罪这编剧了?

饶恕这事儿,有游戏类型的问题,行尸走肉杀不杀莉莉在玩家自己选了。而虽然最后生还者一代也没给你放弃艾莉的选项,但是全程情绪铺垫得好啊,玩家代入乔尔的话,难以放弃的人还是偏多的。就算你不认可乔尔的做法,你也完完全全能够理解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

二代这,如果你没有选择让玩家先爱上一个角色,再看她杀掉另一个你爱的角色并为此感到纠结,而是让玩家从一开始就充满恨意的话,积蓄了如此之久的情感,路上已经为此狠心杀掉了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人,最后终于迎来最终的复仇……你哪怕释放掉感情之后她再去想自己付出的代价,也还是算可以接受的。结果怎么着,这会儿突然撒手让她走了,千里送手指头来了。

一代的故事并没有多少让人特别震惊的逆转,但是就是可以全程牵动着你的情绪在走。时长把握得也不错,不至于让你觉得太长了累得慌。

二代首先艾莉部分我就无语了,剧情上根本找不到什么亮点,就看这个弱智编剧的三流狗血肥皂剧在拖时间,一拖就是10个小时,开最低难度都跑了差不多8个小时,有这时间一代都快跑完了。半开放世界放在这个地方也是让人感到很脱节,明明心里是很急迫的追人复仇,却要东游西荡搜刮物资。艾比线最后和艾莉的决斗让人很难受,在一代里与之相似的大卫艾莉战斗中,两个角色的强弱对比,玩家对艾莉投入的感情不用多说。而在这里,我想不少人都刻意让艾比去送死了几次吧……

至于像艾莉为什么会把地图丢在水族馆这种剧情上的细节,我回来再做一期挨个吐槽算了。我最纳闷的是末日到底怎么找出来那么安全那么大一片农场的?这让我甚至怀疑,搞不好艾莉其实在剧院那里就死了,后面全是做梦,那反倒都说得通了。

反正这个剧本的几个重要节点,无论是死主角、叛变、宽恕还是反思,故事的立意本身全都不是不行。

但是它做出来的效果就是很不行。

另外这个编剧就非常的,傲慢。他总想直接往你胃里灌观点,说实话,就差给你弹窗问你“这值得吗”了。

编剧把狗杀了扔我面前,还非说是你把狗给杀了,你快反思啊。而且这狗死了,你快感动,快哭啊。可惜无论戏里还是戏外,我真的感动不起来。

大家都能明白它想表达的是什么,但这是因为它把这些意图直接放在别人面前的行为,而不是让人在看完一个故事后发自内心的想法。

所有角色都失去了人格,只是用来表达它想表达的东西的工具。

新的角色各种不合时宜的行为举动和模板一样的标签化的人设没办法让我有任何触动,老的角色们死的死残的残。艾莉在如此漫长的旅程之后似乎也看不到什么成长,最后看到她坐在水里,我的心中只有无穷的空虚和迷茫。

编剧这几天的访谈各位有兴趣可以自己找来看,通篇仿佛都写满了“是你们不理解我”。如果说你脑子里想得非常好,结果表现出来却让大部分人根本接收不到,这是曲高和寡还是水平太低,那各有各的看法了。我只能说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自视甚高,实际上水平完全驾驭不住这个作品的家伙。更何况脑子里也没见有多好。

当一个故事需要编剧在戏外不停地自己解释,用解释来让别人去得到该从故事里得到的情感,真的已经说明这东西很有问题了。

尤其当你是一个商业品,一个大批员工996跟你一起制作的商业品。

他还提到合金装备和旺达与巨像……确实,小岛秀夫和上田文人的作品说明商业品不是不能搞艺术,但是您这成品效果……故事本身不够严丝合缝,给玩家带来的情绪也绝对称不上优秀…………

我相信,确实也是有人真心实意喜欢这剧情的,这事儿其实主要就看你和编剧观念合不合拍了。

反正我不合。

对我来说,这个故事停留在停留在Riley对她说,“一起变成疯子也很诗意啊”。

停留在那句,“我发誓”。

一款精美出色的气人大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