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考公务员副省级申论写作题答案 城乡文明协调发展 策论文思路

(五)“给定资料5”结尾写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应该而且可以互补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可能还是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昨天发了 2019年国考公务员副省级申论写作题答案 城乡文明协调发展 证论文思路,更新了5学时,今天发布策论文思路参考答案及错误解析,共2学时。
参考答案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构筑理想生活
策论文思路
中国是一个由现代城市和传统农村所组成的大国,城乡的关系密不可分。历史上的中国以农业为主,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深刻影响了世界。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中国城市逐步发展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这一过程全面且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传统城乡关系,改变了中国社会,也必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认识和理解城乡关系,如何协调城乡关系,扬长避短稳中求进,对于构建全面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对于现阶段的城乡发展问题,中国审时度势地采取了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思路,通过协调城乡各自的优势资源,“以工辅农,工农互动”,扬长避短互补发挥,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具体而言,有的把“城乡一体化”理解为“城乡一样化”,以为人为地抹平城乡差距就能一步把农村变成城市,毕其功于一役,不仅破坏了传统的乡土旅游资源,也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有的则认为只要让农村人口进城,就会自动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这些错误的想法和认识,究其根本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城乡发展问题的复杂性,更没有深刻理解城乡客观存在的巨大差异,脱离实际,简单片面。
思考中国问题,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存在而且会长期存在的城乡巨大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体而言,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中国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出发,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避免搞毕其功于一役的城乡一样化。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情况是我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起点,我们要认识到工业的城市和农业的乡村的现实差异,而且要认识到二者差异无法简单地人为抹平,因此要走城乡各自发挥优势,优势互补的发展思路。要从发挥优势的思路出发,要从良性循环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工辅农,工农互动”正确思路,而不能偏颇于某一方,更不能牺牲某一方的利益。唯其如此,才能实现“两条腿”走路,稳中求进。
其次,城市要发挥工业优势积极反哺农业,从而推动农村的快速发展。城市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民生环境的支持,在改变农村原有的落后面貌,推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工业提供广阔市场,而且农村发展了,消费能力提高了,就能进一步与城市形成良性互动。
最后,乡村要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基础上的良性循环。乡村要抓住城市反哺的契机,通过基础设施升级,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养殖业,特别是积极利用独特的乡土旅游文化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在形成自身特色发展能力的同时,与城市实现良性互动,而非简单地等靠要。
坚持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是正确认识当前国情,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思路,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思路不动摇,而不能急于求成,偏颇于一方。唯其如此,才能实现中国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