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如何推进?请看豫、粤的做法
随着天气回暖,河南、广东南等地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启动,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注入能量。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要通过试点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坚持成熟一个做一个、做一个成功一个,充分发挥国家试点示范带动作用。
河南国家级试点全部开建
2月17日,河南省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民权现场会召开。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从会上获悉,该省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的19个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已全部开工建设。
据悉,河南省的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共涉及11个省辖市19个县市区,涉及村庄179个、自然村701个,总投资225.38亿元。试点实施后,可新增耕地3.63万亩,新增永久基本农田0.12万亩,节余建设用地1.99万亩,生态修复面积3.89万亩,新增生态用地0.24万亩。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在强化耕地保护、破解发展用地难题、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努力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样本。民权县对绿洲街道办事处吴庄等12个村庄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工后,项目区内将新增耕地1750多亩,节余建设用地指标1460多亩。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对桥北乡14个村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将以“土地整治+农业+旅游业”的方式,实施以万亩桃园、万亩槐园、万亩果蔬为主的绿滩工程,让黄河滩披上绿纱,打造沿黄美好生态画卷。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此,河南省高度重视规划引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统筹安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估监管等工作。坚持以乡镇为范围优化村庄和人口空间布局,宜留则留、宜聚则聚、宜迁则迁,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做到顺应自然、尊重历史、突出乡土、体现文化,优化农村住房建设布局,塑造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新风貌。在推进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法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严守耕地红线、生态红线,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情况、独具区域特色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和路径。
为破解资金难题,河南提出各试点县(市、区)要切实做好涉农项目和资金的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功能互补、用途衔接的涉农资金,形成政策合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国企、央企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争取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加大资金吸引力度,争取更多的专项贷款注入试点县子项目。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厅将深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加快建立高位推动、各方参与的组织领导体制,构建全域谋划、特色鲜明的空间优化体系,形成统筹兼顾、稳慎有序的利益平衡机制,打造目标明确、先试先行的改革创新模式。
广东42个试点投资超千亿元
2月17日,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从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技术宣传培训会获悉,广东将陆续实施4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计划投资1095亿元,其中财政资金414亿元,社会资金681亿元;拟实施农用地整理15万亩,建设用地整理9万亩,生态保护修复143万亩,其他乡村振兴和文化保护等项目2万亩。目前,部分项目已动工建设。
据悉,自然资源部确定广州市从化区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试点,并批准了广东省开展20个以乡镇为实施单元的试点。广东省另外确定了佛山市南海区以及20个乡镇作为省级试点。目前,11个国家批准的试点实施方案已报部进行备案审查,其余试点正在省级审查和市级修改完善中,21个省批准试点实施方案均已报省级备案审查。

今年,广东将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全要素、全地域、全过程、全链条为原则,以“腾空间、增耕地、优生态、强活力”为主要内容,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再发力,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广东路径”,全力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
在“腾空间”方面,广东将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以镇域为单位科学编制“多规合一”详细规划,科学划定整治片区,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同时,分类推进空心村整治,推动人口、产业和资源要素适度集中,释放乡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空间,科学进行农房规划建设,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风貌管控。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乡面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同时,广东将以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为重点,以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布局更集中”为前提,推进耕地集中连片整治,逐步将零散、细碎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地块调整置换为恢复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持续推进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恢复和质量提升等土地整治,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要求,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

解决生态功能退化、促进生态品质提升也是广东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对此,该省一是结合绿美广东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二是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点、线、面”结合,规划建设一批植物园、山地公园、郊野公园,持续优化生态廊道、绿道、碧道、古驿道,打造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村,让群众身边绿起来、美起来。三是推进流域和海岸带综合整治,实施红树林修复、废弃矿山整治修复和地质灾害风险区综合治理,持续推进解决乡村生态质量退化和低端产业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
2023年最新资料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我们特意整理出了《2023最新整理资料合集》。限时免费领取,先到先得!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工作推进面临着一定的难度。看过上面内容的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新的思路?若想进一步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学习的小伙伴请往下看!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
技术攻坚与实施路径全流
具体会议安排如下
培训时间
2023年5月26日 - 29日丨 河南省 * 郑州市
2023年6月16日 - 19日丨 广东省 *广州市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激励机制和运作模式
1.全域整治区域遴选;
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投入来源和筹措方式,收益来源和盈利保障机制;
3.现阶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如何开展;
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成果如何申报;
5.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相关技术难点。
第二部分: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编制
1.调整原则和范围;
2.调整程序;
3.调整方案要点;
4.调出调入数据。
第三部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
1.法规政策与规划保障;
2.生态方法与技术支撑;
3.产业植入与产业发展;
4.公众参与与投资融资。
第四部分:面向乡村振兴的土地综合整治模式试点经验
1.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
2.基于耕地保护的土地整理政策优化;
3.乡村存量土地资源高效盘活办法;
4.推进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
5.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
6.推进乡村历史文化保护。
第五部分:【实景教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考察交流
说明:根据参会学员报名时所提交共性问题微调整,解决学员疑难问题;具体考察地点开班前一周,给予通知。
授课师资
授课师资来自知名院校、行业领域内权威专家,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项目的实战大咖,拥有丰富的项目技术经验,具有资深的技术底蕴和专业背景。
更多课程详细内容、师资团队等
请扫码咨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