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背后的合肥力量!
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商业飞行成功,全球民用航空大客机市场“ABC”格局终于成型。
而在C919成功的背后,是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力量的共同努力。近期,我们将择选相关企业,逐一介绍,为读者呈现更多我国的航空力量。
今天首先介绍的是一家来自合肥的雷电防护测试公司。
翱翔于天际的飞机,首要解决的是与雷电的共存。
相关统计显示,每架飞机平均一年就会遭遇一次雷击。空客的数据是,一架飞机平均每飞 3000 小时被雷击一次。
防雷是飞机的必备技能。是否防雷、防护能力如何,就成为一架新设计的飞机能否成功交付的关键之一。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就承担了C919的雷电防护测试任务。
企知道网站显示,该企业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3265万元,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科学路。

据相关媒体报道,大型客机易于遭受雷电袭击的包括机头、垂尾、机翼尖等尖端部位。飞机在交付前,往往需经过数万次的雷电打击。
负责C919防雷测试的是合肥工业大学段泽民教授领衔的团队,而他也是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股东之一。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航空研究院。该研究院前身为1960年组建的国防部第六研究院,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立后,于2016年整合原中航工业基础院、中航工业经济院、中国航空研究院三家单位而成。
段泽民作为该公司的股东,同时也是总经理兼首席专家。我国此前的支线客机“新舟”60、ARJ21以及直升机AC313的雷电防护测试工作,也均由他带领团队完成。C919的雷电防护试验,合肥航太承担的任务量达到90%。
能承接如此重要的任务,与该公司的高超技术息息相关。
企知道网站显示,该公司目前共申请专利55件(有效专利38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

以该公司名称在企知道网站搜寻专利,可以发现大部分专利均与雷电防护测试相关。

当然,这仅是参与C919项目的合肥力量之一。
合肥科研力量丰富,是我国的科研重镇之一,并且拥有不错的科研与产业结合能力。C919成功商飞之后,相信未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及新的大国重器中,会见到更多的合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