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体验-我在TUD学交互设计,TUD代尔夫特理工大学MSc Design for Interaction交互设

TUD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MSc Design for Interaction
交互设计解读
分享人▽


Zimeng He
TUD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交互设计 硕士
MSc Design for Interaction
01
关于TUD

在我还未来荷兰TUD就读之前,在新生圈流传这一张图“Study Till You Die”,其他专业的同学都在抱怨专业课难度系数高,作业负担重,考试时没有让人喘息的机会,就算是认真复习,也会有相当大的补考挂科率。
但在我就读之后,发现交互设计是其中最轻松的专业,虽然这个专业也会有一定的挂科率,一些荷兰同学因为压力比较大在学期中间选择退课,但相比理工科专业来说,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不全是理论知识,还有很多实际调研活动,侧重于个人自由表达呈现的方式,不太注重考试。

虽然院校排名不是绝对的保证,经常会有起起落落,但这却是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学校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TUD近几年在国际排名情况中是稳中有进的,部分专业排名在世界前几名,例如建筑专业。
荷兰属于欧盟,所以去其他的申根国家都很方便。荷兰相较于英美和澳洲来说是比较小众的选择,在国内的认可度还有待提升。但荷兰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儿童英语说得非常流利,整个国家英语水平很高,社会氛围开放包容,我认为在荷兰读书的性价比很高。
02
关于学院

• TUD工业设计学院的老师和学生背景非常多元化,是国际化比例最高的学院之一。除了非洲裔的老师与学生比较少之外,其他国家的学生都很多,并且地位都是平等的。
• TUD工业设计学院非常注重方法论,并推出了一本有名《设计方法与策略》的设计指南。这本书虽然对各个方法的介绍比较浅显,但涉及到的方向非常全面,从调研到最后的设计改进,具备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这本书可以让非设计专业的学生从这本方法指南中学会一整套的设计思维。目前这本书已经出了中文版本,并且在TUD的官网上有一些讲解设计方法的免费网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慕课的平台试听了解。
• 学院非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多尝试,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例如我上个学期有两门课既没有老师授课,也没有课后作业,这一类的课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多参加一些活动,进行自我思考,探究自己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或未来的设计师,到底有什么人生追求。在第三学期学生会有很多选择,可以在当地或回到国内实习,也可以与导师、实验室做一些研究项目,选择一些选修课进行学习,还可以进行交换学习。
• 学校会提供一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比如跨专业合作。这是我选择在理工类院校就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学校里有非常多不同的学院,可以与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合作。在跨专业的合作中,可以给你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会带来很多启发,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学院还配备了很多免费的专业设施,例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车床等大型制作模型的工作机器。还有很多可以咨询的专家,例如编程方面的老师,会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Design Labs:学校里很多教授有自己的设计实验室,会与公司合作去开展一些实际类的项目,还会带着学生做一些研究项目,例如食品设计、游戏设计、情感类设计、老年人方面的设计,涉及的方面非常广。
• 荷兰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公司,例如飞利浦、荷兰航空、宜家等。学校与公司的合作非常多,会定期找一些学生以付费的形式为其进行实际项目设计。

TUD的工业设计工程学院(IDE)在本科阶段只开设了产品设计专业,而研究生阶段扩展了三个不同的专业:交互设计、整合性产品设计、产品策略设计。
• 交互设计:主要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理解周围的一切,研究交互方式。
• 整合性产品设计:将所有东西汇总整合为一个产品,极端的理解就是周围的一切都能被设计的产品整合在一起。
• 产品策略设计:从商业市场角度出发,将整个社会作为大环境,为公司考虑品牌策略、前景规划、发展轨迹。
交互设计是学生人数最多,专业背景差异最大的专业,男女比例1:3.5左右。而产品设计人数稍少,专业背景较为单一,大多数学生为工业设计背景,男生比例高。由于产品策略设计开设实践较晚,学生数量最少,需要学习较多理论、模型和阅读大量书面资料。在上课时,教授给我们展示过三个专业的学生毕设作品,大家是不太能区分出来的,因为一旦涉及到设计的具体应用层面,三个专业是相互交融的关系。
从转专业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交互设计是对转专业学生最友好的专业,因为要从不同角度理解用户,所以它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

除了这三个专业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方向(Medisign),这是附加于三个专业上额外的方向,不管你是学三个专业的任一专业,都可以另外选修与医学相关的选修课,进行一些医学相关的项目,便可以额外拿到一张Medisign的学位证明。
03
交互专业概述
现在来说,用户体验设计师和用户界面设计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但当周围人询问学习内容时,还是会有一些无从解释的感觉。如果单单是从UI、UX、手机端应用程序、电脑程序网页设计等方面进行解读其实是有一些狭隘的,像我当时选专业时,查遍了所有的资料去了解这个专业。

借用TUD对交互设计的官方定义来解释这个专业:“交互设计的重点在于交互方式,人和产品之间的交互方式,人是如何理解、使用、和体验一个产品。”,而交互是双向的,就像力的双向作用,人使用产品,而产品会带给人一个引导,人再对此产生一系列反应,所以人、产品、交互三者缺一不可。
更详细的解释,就可以把人细分到某一类特定用户,他们有自己使用产品的特点:年龄、身高、爱好、国籍、使用产品的目的等,这些都是划分用户的依据。而产品指的是交互性产品,例如电子产品(手机、电脑、可触摸的导览牌)、非电子产品(大到汽车、小到玩具)、服务系统(游乐场的游乐体验、医院的就诊体验、商场的购物体验),这些都是属于可以去设计的产品对象。而交互指的是它们之间发生的种种联系,不仅有物理层面的互动,还包括了用户的行为、心理感受、情绪变化、产品提供的反馈、可使用的方式、循环的流程等方面。

从宏观角度去看交互设计,它与建筑、信息架构、视觉设计、人机交互、工业设计等专业紧密相连。从交互专业的学生背景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本科专业是工业设计,然后是建筑、城规景观、环艺专业背景。不仅是在中国,在国际上建筑转专业学交互设计的学生比例非常高。还包含了一些看起来与交互设计没有直接关系的专业,例如机械工程、医学、商科、计算机软件等,它们都与交互设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我当时转专业申请时不知道有DFI这个专业,申请了很多美国的非艺术类院校,而美国大多数的交互被称为人机交互(HCI),设立于计算机学院和信息学院下,而HCI老牌院校同时也是计算机专业非常厉害的院校。除了艺术类院校,很少会有工业设计的学院单独设立这个专业。
|HCI与DFI的关系
交互设计的范围更广泛,研究的不仅仅是人与电脑的交互,也有实体产品或者是服务体系的互动,会更加注重生活中的实践,把解决方案更好地呈现应用到人们真实的生活问题中。
04
课程设置和设计成果

|这个专业想要培养什么类型的设计师
为了培养出能理解用户对产品的行为亟待使用并设计出满足其需求、解决其顾虑、符合其能力的产品设计师。

• 任何设计都是以解决问题为终极目标,好设计就是好的解决方案。设计流程的开端在于理解问题,而交互设计的问题都与人相关,在这个阶段需要做大量的用户调研,包括行为和心理的研究,还有对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环境的研究。
• 通过这些研究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及对原有问题新的理解。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这个过程会持续很多轮,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之后问题会比较清晰,设计目标相应也会清晰。这样调研所得出的结论能够更好地用于生成设计概念。
• 有了设计概念之后,就可以开始设计原型,再去不断的找用户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重新改进方案去推出新一轮的原型,在一次次的迭代过程中,设计方案被不断地更新和优化。
TUD的交互设计是两年制的专业,一般是在秋季9月份入学,也会有一些春季2月份入学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选择。两个入学时间的课程设置完全一样,只是学期先后会有颠倒。
|第一学年
第一学年是必修课,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在这一年,会学习整个设计流程,两个学期会有1—2个大的设计课,第一个学期是个人的设计项目,第二个是小组合作的设计项目。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这一学期的设计课包括定义问题、用户调研、设计目标概念。项目时间会持续4个月,主要是进行个人项目,上课模式为Studio形式,大约是两位导师带20名学生。每2个学生组成学生小组,每周定期见一次导师,互相讨论项目进度,遇到相近问题时可以提供不同的建议。 这门课每年会有不同的主题,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像我去年的主题是绿色环保,今年的主题是探讨公共与私人的关系。无论主题是什么,最终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和应用各种设计方法,例如在用户调研阶段做问卷调查和采访,就可以画一些用户体验地图。这是一门训练学生设计思维,体验设计方法的入门课程。


这一部分的设计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调研得出设计目标和理想的交互方式;第二阶段提出初步的设计想法,画出设计原型;第三阶段测试评估原型,确定最终设计概念,敲定最终设计。
|课程项目展示
TABLE MEMORIES

这门设计课当时的主题是绿色环保,设计者是我的荷兰同学。设计者发现人们在餐厅就餐时,大概率会点很多食物,过于注重自身摄入食物,而忽略了在整个就餐过程中情绪上的感受,不注重用餐体验,从而造成了食物浪费。

设计者首先在餐厅进行调研,采访了当地的顾客,制作了相应的User journey map。他把整个就餐体验制作为地图,模拟用户在每一步骤会有怎样的情绪波动和想法,再根据问题撰写设计方案,具体通过采用哪些方式来解决问题。User journey map利用直观的视觉呈现方式去表现设计者所做的调研信息。

设计者选择了一个小黑板一样的工具,制作了小的磁铁。人们在餐厅就餐时,每品尝一道菜时可以通过移动磁铁来表示当时的用餐心情,还可以在小黑板上涂画来记录心境。在这个过程中,就餐者与其他就餐者可以形成互动,互相分享情绪和感受。

除此之外,设计者还设计了其他方案,例如利用手机APP、拍照等其他方式来记录,在进行一系列测试得到的用户的反馈与导师建议相结合后,设计者最后选定了这个偏重实体的交互方式。 导师会在这门课中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法,不是很看重设计结果。因为在这个阶段中,设计还比较粗糙和初步,不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但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生可以逐渐学会设计方法及整体应用场景和方式,这对学生在今后做毕设和实际应用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设计课的侧重点在设计原型测试、原型评估迭代、优化设计。这门课引导学生快速迭代设计想法,讲究的原则是Quickly和Dirty,不需要学生做出干净的、好看的原型做测试,它追求用最快速的方式去获取最直接的反馈,最终目的是优化设计。
|课程:Product Usability and User Experience Assessment in Design

这是一些小组合作项目,一般为4—5人一组,会根据真实的公司客户需求,对已有的产品做一些界面和硬件方面的再设计。像我上学期做的是宜家自助结账柜的设计,其他小组有做快递柜、咖啡机、烤箱、轮椅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不仅仅是界面、屏幕、按钮,还会有硬件方面的设计。这些都是根据真实公司顾客需求出发的,所以会比较实际,可以接触到真实用户。
上图是课程项目的总览,中间红色的长线是整个过程,从原有过程出发去做调研,这样会发现已有产品有哪些问题,顾客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哪到有疑问的地方。在发现问题之后,设计者可以对界面、硬件做一些再设计,产生初步设计想法。
在这个阶段设计者可以思考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设定新的设计目标,让它变得更高效,更易被顾客接受。这门课最好的地方在于会教授学生怎么做用户测试的方法,在做用户测试的时候会有很多方法论的知识为不同的方案进行打分,是一个体系化的流程。
|课程项目展示:宜家自助结账柜

这是我们小组当时所做的方案,为宜家设计自助结账柜,是一个5人的合作项目,上图为项目渲染图。

我们将原型搬到了真实的宜家门店,并招募了一些不同人群的志愿者通过我们自主设计的结账系统进行真实测试,与原有宜家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清晰对比出设计的优缺点,从而进行相应的设计迭代。
|课程:Interactive Technology Design

这门课包含了很多电子元素,很多同学喜欢编程、写代码、AI、语音识别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可以在这门课里得到体验。可能有些学生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但是这门课会教会你快速迭代的方式。这门课也具备了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可以做一些天马行空的设计。
|第二学年
第二学年的选择比较多,偏向个人化。第一个学期侧重个人兴趣,可以选择上学院的选修课,学院给三个专业的学生开设了30—40门不同的选修课,学分也不同。有3—6学分的灯光设计、未来城市设计、设计方法论、食物设计等课程,也有12—15学分的项目,这类与实际应用相关,与公司或非盈利组织合作研究社会问题。还可以选择交换项目,与日本、韩国、瑞典、意大利、芬兰等设计学院或项目交换一个学期。当然还有实习,在国内或国外公司进行的2-3个月的实习,大约15学分,实习时间至少十周。
05
专业前景
作为一名建筑背景的学生来说,优势是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设计体系方法,会知道如何去做一个设计,并且具备了基本的美学素养,在理解用户、视觉方面的沟通表达、学习能力方面也有比较大的优势。而劣势是由于国内的建筑设计项目个人项目比较多,团队项目比较少,所以需要你去适应。在技术尝试和实战经验方面,你完全可以在两年的项目里学习和积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所有中国留学生的挑战,但荷兰整个英语环境很好,所以大家不要害怕去表达,多多尝试。
我之所以从建筑转专业至交互,是因为我觉得交互相比建筑是更有希望和前景的专业,而且与人打交道的地方非常多,像我对心理、行为、沟通交流都比较感兴趣,相比单纯面对图纸和模型更有意思,是一个交叉学科背景的专业,例如商科、工程、设计、心理学、社会学等背景的同学,会有非常多的跨专业合作。
这个专业具备了多种可能性,毕业以后就业面非常广。毕业生可以从事产品、界面、平面、动效、服务、体验设计等领域的工作,周围的学长学姐也有很多进行自主创业,开办一些咨询、设计公司,或从事学术实验研究。所以这个专业的未来上升趋势比较明显,相对来说容易就业。
06
申请要求
项目介绍
MSc Design for Interaction
交互设计
The Design for Interaction (DFI) Master programme focuses on the ways in which people and products interact: how does a user understand, use, and experience a product? This raises the question of how designers can conceptualize products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user.
The goal of the programme is to educate designers who understand what people do with and expect from the products they use in everyday life, and who are able to design products appropriate to their needs’ concerns and abilities. The programme offers students a multidisciplinary course of study, covering topics ranging from aesthetics and ergonomics to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Students learn to formulate design visions, create and visualize concepts, and develop and test experiential prototypes. The programme delves deep into the processes and principles underlying people’s interactions with products: how to involve users in analyzing needs, and how to apply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During the project phase, students apply and integrat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Deadline

语言要求:
TOEFL:90
IELTS:6.5
申请材料:
https://www.tudelft.nl/en/education/programmes/masters/design-for-interaction/msc-design-for-interaction/admission-and-application/non-dutch-bsc-degree/https://www.tudelft.nl/en/education/admission-and-application/msc-international-diploma/required-documents/
申请费
成绩单
Portfolio 作品集
Motivation letter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推荐信
简历
联系方式: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ostbus 5
2600 AA Delft
The Netherlands
+31 (0)15 27 89111
info@tudelft.nl

更多知识干货以及其他海外留学的资讯可以关注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分享或者添加小助手,还可获取讲座直播哦~

|福利大放送 | WELFARE
对于设计初学者,完成从0开始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学习过程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有了大量的积累,才能在脑海里建立素材库,这些素材库能帮助同学们完成最初的设计想法积累,基于这样的基础再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最终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作品集。全球院校最新作品集免费拿!添加小助手即可获取:



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学院是尤克斯国际旗下的一家专注于交互、服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顶级设计学院。除了一对一设计课、基础技能课程、小组课题、设计评图、联合教学外,我们提供不定主题的公开课和内部小组课,教学计划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础软件技能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讲座、申请必备知识解析等。



本文版权归UXD尤克斯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