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总结反思&修稿通知&提问
正如大家所见,我目前正准备对接下来的章节进行修改和重置。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小说的第一卷《青柳》已经完成一半了,总计大概十多万字。
我是一个很喜欢看书的人,这大概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对我自己的一次比较大的挑战。
各位也可以看到,这本小说其实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的,在后文我会一一列举。这当然也是因为我没有修改,毕竟我的观念是先把文章写出来,删改之后再做。
写文章就像画画一样,单拿着画笔不敢下手的话是什么也画不出来的。
所以我选择先把文章写出来,接着再对其进行各方面的完善。《红楼梦》这本举世之作也是曹雪芹“删改数十载”之后才被创作出来的。
由此可见,创作中对于文章的修改何其重要。
当然,这是对于传统文学而言,网络文学主打的还是快餐文化,删不删改其实问题不大,因为它们主要还是大白话。(押韵了,笑)
这里并不是在说网络文学的不好,因为这是形势所趋,现在的人们都沉迷在各种短视频里面无法自拔基本上很难静得下心来去好好读读一本小说。
没办法嘛,如今的快节奏生活就是这样。
但是还是有一些作家,像我个人比较喜爱的乌贼,敢于创新和精进。
我个人还是偏向于传统文学的,这大概是因为比起网络小说,我还是更喜欢阅读名著。
像鲁迅的《狂人日记》,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钱钟书的《围城》,余华的《活着》,外国的《飘》,《局外人》《傲慢与偏见》等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书籍,百读不厌。
因此,我个人的创作风格也偏向于传统文学,这也与我自己并非职业作家有关,因为我并不需要考虑经济问题和受众问题,写作是我的爱好。
所以,我相信能够读下去我的书的你们,应该都很爱读书。
好了,不闲聊了。
众所周知,小说分为人物,情节,环境三个部分。
前十二章主要人物基本上介绍完毕,当然后续还会有增加,但在人物塑造上我还是出了问题。
看过前四章原版的读者可以发现,这几章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太粗糙了,当然对于小狼的刻画还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虎江的刻画可以再细节、生动一点。
比如夜晚那里的描写,“他低下头来,用宽大的手掌挠了挠后颈上黄黑色条纹相间的毛发,不好意思地干笑了两声”的表达效果明显比“他腼腆地笑了笑”好了很多。
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描写来暗示虎江的状态不对,为之后与田虎的冲突和往事回忆做铺垫。
但这些都没有被我写出来,因此现在看来会有明显的生涩感。
读到冲突那里,可能大家就会想“为什么这两人会起冲突,不是之前和那个女孩子吗?”
所以说,我还得大改。
接下来说情节。
情节的发展较为缓慢,这也算是一个弊病吧。其实可以专门挑重点来写,但是我却把小狼的经历连续写了下来,难免会产生疲劳。
这点我很快就改正,所以目前来看还是详略得当的。
说得宽泛一点,前面的几万字我其实在努力塑造世界观,同时还要兼顾情节的发展问题,字数实在有点吃不消。
本来在夜市那里,还有家门口附近的地图,我都有准备细讲,但碍于篇幅只得作罢,不过这些在之后的情节中还能补充,不算大问题。
还有就是上文提到的转折问题,情节的出现和发展还是比较突兀,在接下来的修改里我会把暗示和线索加强,当然现在的章节也是有的,不过你们肯定没看出来,毕竟不太可能读的那么细。
不过在接下来的情节里,我也要准备回收伏笔了。
环境就不讲了。
总的来说,这二十多章的小高潮“雨”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吧,反思就到这里了,我还是要继续加油。
各位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方评论,我会看情况回答。

封面的画师我不太清楚,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