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里的吃喝:栊翠庵中的一杯茶,充满热情与轻慢,鄙视与暧昧

茶是中华文化的血脉,也是中国人的岁月生活。一部《红楼梦》,贯穿了喝茶的习惯和故事。上至王侯贵族,下至贫苦百姓,都离不开茶的滋养,渴了要喝茶,待客要喝茶,聊天要喝茶,闲着没事也要喝茶……
在众多的喝茶情节中,最好玩的是栊翠庵中的两场茶话会。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给贾府上下带来无穷的欢乐,这其中最高兴的是贾母。这个享受了半世荣华富贵的老太太,此时已经到了古稀之年,身边的同龄人同辈人大都已经不在,日日陪伴她的,不过是孙子孙女而已。刘姥姥的意外到来,不仅让贾母终于遇到了年龄相仿的聊伴儿,也打开了她被富贵限制的想象力。
贾母于是留下了刘姥姥,一边恣意享受着刘姥姥带给她的奉承和喜悦,一边也诚恳热情地招待她。她带着她游览大观园,见识各种珍奇花木、精美器具,品尝各色精致美食……

午饭后吃过茶,贾母还意犹未尽,带着刘姥姥一路向到栊翠庵来。
栊翠庵里住着代发修行的妙玉——她还是在贾府建成大观园后被贾府下帖子请进来的。不过人虽然住了进来,可却从未正式出场。大观园中的喧嚣吵闹、少男少女们的吟诗作画都仿佛与她无关,我们几乎忘了她的存在。
现在贾母带着一大群人来了,妙玉终于露面了。
眼见贾府最高领导人到来,妙玉打开山门“忙接了进去”。贾母熟门熟路地走进院子,直奔东禅堂而来。妙玉还“笑往里让”,但贾母却说,我们都吃了酒肉,不好唐突了菩萨,
“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原来贾母带着刘姥姥来这里,不是为看风景,就是要在这里请刘姥姥喝杯“好茶”的——她以前喝过妙玉的好茶,所以要给刘姥姥展示一番。
妙玉听了,自是不敢怠慢,“忙去烹了茶”。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茶盘精致,成窑杯子更是价值不菲,看得出来,妙玉很有些好东西,也很热情地招待贾母。只是,她只给贾母一个人端上茶来,完全没有理会刘姥姥——她大概没有能领会贾母的意思,当然也许她领会了,却不愿意照办:哼,这个贫婆子是什么东西,也配用我的好茶具,喝我的好茶?

见只有自己这一杯茶,贾母很不高兴,当即就很不客气地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说我知道,我这是老君眉。贾母又问这是什么水?妙玉说,是旧年精心存下的雨水。
跟贾母说话时,妙玉一直是“笑的”——我们知道这个女孩很骄傲清高,在大观园这么长时间,从来不跟人来往。此刻对待贾母,那是相当地客气巴结了。
然而贾母依旧不领情,只吃了“半盏茶”,然后就直接递给了刘姥姥,让她也尝一尝。刘姥姥不会品茶,接过来一饮而尽,说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刘姥姥这句话说完,“贾母众人都笑起来”——贾母终于笑了,可妙玉却不高兴了。
等到其他人的茶端上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
作为主人,妙玉连句话都没说,就走了,实在很失礼。怎么回事呢?原来她很生气贾母将半杯老君眉给了刘姥姥喝——这刘姥姥不过是乡下贫婆子而已,那么肮脏卑微,怎么配得起用她高贵的成窑盅子?喝她亲手烹制的好茶?
然而,人在屋檐下,她不敢公开表达不满,只好这样找个理由离开。随即,她当着宝玉宝钗和黛玉的面,对仆人说,那成窑茶杯别收了,放在外面吧。

宝玉是有心人,他明白妙玉的心思,临走前对她“陪笑”说,那茶杯反正你也不要了,不如就送给那贫婆子吧?妙玉想了想说,好的。然后跟宝玉解释理由:
“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了,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
我觉得,更重要理由是宝玉开口请求,妙玉对宝玉很有好感,有着一丝若有所悟的情愫,爱屋及乌,她愿意把这个面子给他。
等到妙玉和宝黛钗出来,贾母也带着众人告辞而去,而“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看来妙玉不仅心疼自己的成窑杯子,也对贾母不太满意。
这一场在栊翠庵中的下午茶,贾母和妙玉互相暗中较劲,真是太有意思了。
贾母本来就是要带着刘姥姥来品好茶的,没想到被妙玉当面怠慢。是的,刘姥姥固然贫寒,但此时她是我的客人,不看僧面看拂面,无论如何,你都得给予足够的尊重。既然你不肯,那我就将自己的半盏茶给她喝,气不死你也要恶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