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trongart教授:谷仓悖论与对象的充实度

2021-08-22 13:07 作者:Strongart教授  | 我要投稿

   在知识论中有个著名的谷仓悖论,大意是说有个司机开车经过某个小镇,看到路边有很多谷仓,就指着其中的一座谷仓说:这是谷仓!但司机不知道,这座小镇路边有大量的谷仓看板,它们只是看上去像是谷仓,但他所指的碰巧就是一座真谷仓,请问:司机是否具有那边有一座谷仓的知识?   

  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谷仓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看板谷仓具有谷仓的知觉形式,自然也可以被叫做谷仓,只是其内容的充实程度少一点。实际上,我们以前学语言的时候,老师一般也是拿个图片,让我们看图说话,有时还会在黑板上画草图,充实度更少但同样能够达到效果。很少会有同学说:不对啊,你所指的不是老虎,而是老虎的图片!聪明的一休就是靠这个蒙混过关的。

  实际上,这里有个对象的充实度问题。看板谷仓和谷仓看上去一样,但无法被继续充实。如果是实体的谷仓,那么司机可以下车,围着它走一圈,形成一个三维的图像,也可以通过触摸的方法,来确定它不是高度仿真的立体图像。这样一来,谷仓就会得到更多的充实,但永远达不到最高的充实,而最少的充实,应该就是单纯写上“谷仓”两个字,剩下来就全靠自己脑补了。

  由此可见,充实度有一定的分布,而且还可以无限提升。最高的充实度是柏拉图的理念,这在现实中是无法达到的,最低的直观性充实是简笔画,若是不要求一定要直观,也可以用语言作为符号性的充实。哲学家常常用最弱的语言充实,来表达最高充实度的理念,似乎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在日常应用中,常常有个不确定的充实标准,达到标准后就认为是对象的原型,最常见的原型标准就是要有三维的实体,而二维的典型图像则可以作为原型的最佳代表。

  如果我们谷仓换成超级马里奥,情况就会出现微妙的变化,实体的马里奥哪怕是真人装扮的,也不比看板上的马里奥图片更接近于原型。这里选择游戏人物可以突出其历史意义,Strongart教授心目中的原型就是红白机里的像素马里奥,高端机中的马里奥只是原型的改良版,但年轻一代很可能会把精致化的马里奥作为原型,而把像素马里奥看作是早期的试验品。

   

   思考题:请分析下面的谷仓问题改:小明在学校里看见一只狗在跑跑跳跳汪汪叫,便指着它说:那里有一只活狗。请问:小明是不是真的知道那里有一只活狗?小明不知道的真相是:这所学校的实验室做了很多机器狗,校园里大部分的狗都是机器狗,但也有少数是真的活狗,机器狗与活狗看上去一模一样。


Strongart教授:谷仓悖论与对象的充实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