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职场中Z世代调研——变与不变:Z世代的价值观、驱动力与韧性传导

2023-08-09 09:53 作者:灵才科技  | 我要投稿

2023年,我国将有1158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据《福布斯》报告显示,到2025年,95后将占劳动力市场的27%,成为人数最多的群体。95后、00后的Z世代年轻人开始成为影响职场的主力军。


日前,长江商学院发布《职场中的Z世代调研——变与不变:Z世代的价值观、驱动力与韧性传导》报告,将从价值取向、兴趣匹配、激励偏好和韧性传导等维度,全面刻画职场中Z世代的群体特征,呈现代际间的差异,从而给管理者的工作带来启发和洞见。一起来看:



主要结论


Z世代同样追求金钱,也看重身心健康。他们的价值观与其他代际群体的差异并不显著。Z世代群体占比前五位的价值观为 :身心健康、财富增加、体验拓展、自我实现、物质和精神享受。和其他年龄组一致,Z世代同样最为看重健康和财富。管理者无需放大和预设价值观的差异来审视Z世代。


在择业时,Z世代并没有“不为金钱只为热爱”,而是同样关注物质回报和发展前景。但相比其他代际,Z世代更注重工作兴趣匹配度。在入职之后发现工作兴趣不匹配时,Z世代会“努力学习新技能” “改善与同事及领导的关系”以及“创造性加入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管理者如果能帮助员工实现“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势必会增加管理效能。


Z世代并不会一言不合就“炒老板”。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职业表现。比如,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比金钱更能激发他们承担额外的工作。“有效的管理”能够激发Z世代员工工作兴趣、增加彼此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反之,“无效的管理”则事倍功半,如果遇到“不合”的领导,即便是薪酬等方面的物质补偿也无法留住Z世代员工。相比其他世代,Z世代需要更大幅度和更高频度的升职加薪,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


Z世代的确更为“玻璃心”。和41岁以上的员工相比,Z世代年轻员工的心理韧性水平较低,焦虑度和抑郁度较高。工作兴趣匹配度、职级、意义感等诸多因素和心理韧性正相关。因此,提升Z世代的心理韧性,需要领导者激发和培养工作中的意义感和兴趣度,同时给Z世代更多的授权和历练。


面对危机,Z世代较少会选择和企业共患难。在个体韧性到组织韧性的传导过程中,心理和文化层面的软性激励手段扮演了重要角色。高韧性的领导者在打造自身韧性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自驱力。从“共识”到“共情”,凝聚士气,使组织韧性大于个体韧性之和,这正是领导者“韧性传导”的价值所在。


报告预览 

来源:长江商学院

职场中Z世代调研——变与不变:Z世代的价值观、驱动力与韧性传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