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包信和院士:煤炭如何迎来“第二春”?附包院士碳中和思考汇编

2023-03-20 15:26 作者:碳中和资料库  | 我要投稿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能源结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中流砥柱,在能源改革的过程中,煤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国在煤炭转化的研究中都取得了哪些关键的进展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来自包信和院士,对煤炭转型路径进行了深度讲解,此外我还汇总了12篇包信和院士有关双碳、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深度思考,可一同下载阅读。

如需下载完整版,请后台回复“0320”


01

如何理解双碳?

一个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工业生产,而生产是需要使用大量能源的。目前我们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燃烧之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就要排放碳。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所以能源的用量就一直在上升。所谓碳达峰,也就是希望我国尽快达到碳排放的最高值。

实现碳达峰之后,我们要采取各种方法,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处理,最终使每年碳的排放量能够等于碳的自然吸收量加上处理掉的量,使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清除达到平衡,这个平衡就叫做碳中和。

我国能源生产占据了碳排放的80%以上。所以,要想按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能源。

有三个环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首先是清洁能源的获得环节,也就是本身不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的能源;

第二是能源的使用环节,也就是研究如何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减少碳排放;

第三个环节就是排放环节,如何在这个环节中将要排放的碳进行吸收、处理。


02

煤炭如何迎来第二春?

煤炭首要的特点是能量密度非常高,也就是说单位体积内产生能量很多;相比之下,风能和太阳能的单位面积上产生的能量较小。我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煤炭这一化石能源很有优势。

在化石燃料中,中国的煤储量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来说,还是比较高的。目前,煤在我国能源结构的比重要占60%左右,所以即便煤可能有污染的问题,也不可能说不用就不用。

总体来讲,相对于新能源,煤炭的价格还是比较低的,在考虑经济效益的情况下,煤炭的使用还是主流。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内,煤的使用不可能被替代。

也正是由于煤炭不可替代性,对煤炭的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在我们找到比煤炭更加优秀的替代品之前,不能先否定煤炭,而是要用科技手段将煤炭的使用变得绿色化,实现清洁、低碳、高效。


把煤转化成其它化学品,包括与石油类似的液体燃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

液体燃料是我国比较缺乏的资源。在很早之前,中国就把煤转化列为一项战略技术,以防备极端情况下的石油断供问题。把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与目前的国际油价相比是不经济的,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战略性上。

但是经过多年努力以后,通过探索和改善,我们发现煤的转化不只是一个战略储备性的技术,在某些层面上也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例如刘中民院士的研究,把煤通过甲醇变成烯烃的技术(点击阅读,在经济上已经可行了,也就是说用煤炭来生产烯烃是可以赚钱的,那么就可以大力发展了。

03

煤炭制取烯烃与双碳的关系

在消耗水、碳排放和选择性差这三个问题上,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内容主要指向其中的两个。首先,我们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做到不用水。第二,我们的工艺选择性很强。例如,在筛选2个碳原子到4个碳原子的烯烃过程中,选择性可以达到90%。

虽然从原理上来看没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我们用一步就能实现原来要三步才能做成的过程,流程缩短了,也就降低了能耗,从而间接地实现了减排。

如果使用新能源技术产生的氢来代替水,那么就不需要排出氧,这样从原理上就可以减少煤炭转化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了。因此,煤炭转化的新技术如果能与氢能源技术的发展耦合起来,那么就可以进一步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


04

如何在煤转化过程当中降低碳排放?

首先是将煤炭转化为含氧的产品的研究,例如转化为乙醇或者乙二醇,这样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外,我们还进行了过程优化方面的研究,通过提高效率的方式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我们也探究新的煤炭转化机制。根据前面的介绍,煤的转化过程需要先汽化,而现在的汽化方式是与氧气反应。由于引入了氧元素,后面需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将氧元素排掉。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煤转化过程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就需要在煤转化过程中不使用氧气。我们现在与中科大合作,通过高温等离子体加热的方法使煤炭直接发生转化,不需要使用氧气,就不排放二氧化碳了。

我们也有研究组在碳处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例如将二氧化碳与氢或者甲烷直接进行反应,生成化学品,效率非常高。只要能解决好产量放大的问题,就可以在碳中和过程中发挥作用。

以下为包信和院士碳中和思考汇总

如需下载请后台回复“0320”
















包信和院士:煤炭如何迎来“第二春”?附包院士碳中和思考汇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