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指鹿为马,并非让人信,而是让人服

2022-02-24 07:21 作者:王照伦  | 我要投稿

指鹿为马,并非让人信,而是让人服

回眸心酸往事 

2022-02-24 03:32



秦始皇的儿子胡亥执政的时候,有个叫赵高的丞相。赵高对秦二世的位子流了很久口水了。为了试试自己的势力,有没有控制文武百官,他让人牵只鹿到皇宫,对秦二世说,献匹马给陛下玩玩。

 

秦二世胡亥一看,笑出泪了。这个这个,太搞笑了,明明是只鹿,我们丞相竟然说是匹马。幼儿园的小盆友都认得出来啊,难道我们丞相智商出了问题?

 

赵高很淡定,诚恳地对二世说,皇帝陛下啊,这真的是匹马啊。你看,它的蹄,它的头、耳朵、眼睛、尾巴,都是马的标配啊。你如果信不过我,可以当庭问问眼前的文官武将。


没想到现场的官员几乎都说是马。有的甚至很专业地说出这种马产自哪里,有什么特质,振振有词。个别说是鹿的,当场被唾沫淹没掉(当然后来更是被赵高从地球上抹掉)。到了这个阶段,二世也只能用手不停地挠着头,这个,到底是马?是鹿?

 

在权力面前,这些平日趾高气扬的庙堂精英,集体选择放弃常识,合力换来“指鹿为马"这个成语。


赵高的指鹿为马,并非让人信,而是让人服,让人们在常识面前集体失声,目的就是为他日后干任何坏事做准备。

 

在指鹿为马的背后,赵高的手段是杀人,你杀的人越多,你的敌人就越少。赵高后来又害死了名臣李斯,独自把持朝政,把大秦帝国这艘超级航空母舰亲手埋葬。



类似“指鹿为马”的故事,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制度下权力的傲慢,这种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秦制”。在“秦制”之下,“指鹿为马”就是一种必然会发生的现象。
中国历史亡秦不弃秦制,历朝历代其实都在效法秦政,因此,无论看起来多么荒诞的事都可能发生,而且会反复发生。
秦制的方式虽千变万化,宗旨只有一条:让天下百姓服服帖帖做大一统下的臣民。在秦制下,全社会只能有一个声音,这是统治者的声音;只有一个旋律,这就是统治者的主旋律。
从古至今很少有人认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秦制——立足于天下一家的大一统和等级森严的家长制,才是导致两千多年苦难历史的最重要的原因。假使这样的观念没有革新,即使两千多年过去,秦帝国其实仍会活在我们心中。
因此,哪怕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头绪纷纭,但要抓住这一大变局——秦制的兴衰,就能真正把握中国悠久历史的脉搏,从而看清未来的前进方向。

最大的逻辑矛盾是什么?是办结婚证的过程已经确认违法,相关人员也已追责了,婚姻却仍然被认定为真实有效,买家仍然被认定为“丈夫”,按照家庭成员虐待罪而不是绑架、伤害罪追究。如果说早年司法实践中有不得已的妥协,那么时到今日,“拐卖婚无效”这一基本原则应成为共识。否则,就是变相承认买卖婚,把拐卖这一严重犯罪偷换成“家庭事务”,买卖同罪也将成为空谈。

此外拐卖婚姻并不适用“事实婚姻”。事实婚姻是指男女双方在主观上具有永久生活的目的,在客观上具有未经结婚登记机关登记,未领取结婚证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且1994年后,我国已不承认事实婚姻。


指鹿为马,并非让人信,而是让人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