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北林到清华:不离不弃,真诚踏实,我花一年弥补6分的差距

2022-06-02 15:14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陈添翼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视觉传达

本科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本科专业|视觉传达


2022清美考研

初试| 385分

英语| 80分

政治|  70分

专业一| 112分

专业二| 123分


2021清美考研

初试| 387分

英语| 85分

政治|  65分

专业一| 123分

专业二| 114分



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很多同学一样,高考时就有一个清华梦,于是我在大三来到了梦清开始准备考研。

在梦清,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真诚踏实,学习氛围很积极。我觉得学习最好的状态就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奋斗,我和好朋友一直都毫无保留地分享学习资料和经验。因此,考研不光让我对专业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是一个让我心智更成熟的机会,不要让情绪被假想敌操控,要为身边人的进步和成就开心。

第一年备考,我认为自己的学习状态很好,各科都学得比较充分,只有有的时候手绘会跑题,所以总会有侥幸心理,觉得平时水平能够达到往年的合格线就够了,但是其实考试的时候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发挥,包括答题速度和质量都会下降。所以,第二年备考期间,我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向高分段的水平靠近,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转变。虽然二战的心理压力很大,但是我的家人一直鼓励我、信任我,给我坚持的动力。

下面是我考研期间的学习工具使用、时间安排和经验总结,是我在备考的两年中不断调整反思的结果,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经验,从而结合个人学习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史论:

学习工具:梦清课程、知网、小红书、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著、梦清史论笔记、《设计中的设计》、张夫也教授著作。

我的时间安排:

五月前,我报了梦清的寒假班,同时我粗略地把三本参考书都看了一遍,对所有知识点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但是没有强制记忆。

从五月份开始,主要是跟着梦清的史论课,基本上暑假班、高分班、秋季班考前班都听了,一边跟着老师的节奏做题,一边看一些补充书籍积累写作素材,在最后两个月报了精批班,练习如何完整写出整篇论述文章。

经验总结:

1,因为反复听课加深记忆,所以名词解释的背诵方面没有花很大时间,包括一些很偏的细节我都没有刻意背诵,但是差不多每个知识点都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因为考试考察越来越偏向于论述、应用,不在于死记硬背了。

2,每年的题型都在变化,考察设计伦理方面的论述题占比更大了,所以我觉得跟着史论老师上课很有必要,自己看书的时候没有思路找不到重点。比如去年考题有很多关于功能和形式的论述,也是老师在课上会结合书中案例提到的。在后期集训出的模拟卷里也有很多设计伦理论述题型可以反复练习,考试的时候不会感觉无从下手。

3,可以多运用知网、小红书等工具积累素材,知网的《装饰》有很多清华史论系老师的论文和比较前沿的设计案例,在考前整理设计界的热点事件,例如冬奥会的火炬设计、场馆设计都可以作为写作材料,体现出自己对设计时事的关注。尽量选择积累一些较有知名度的新鲜例子和近现代中国的设计大师作品等等,参加集训,有时会发现有些素材比较大众化,就要及时避开找一些更能体现个人思考的例子。

 手绘:
学习工具:小红书、pinterest、dribble、微博、brand杂志、China daily

我的时间安排:

五月前,我主要工作集中在素材收集和画速写上,看了很多不同风格的插画,更多地是找一些设计作品,包括包装、ip形象、品牌视觉等等。

参加梦清暑假班期间是我进步最快的时候,在高强度的练习中把之前积累的思考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时尝试各种画风,同时暑假班会针对每一种题型出题,这样考试时遇到偏题也不会很慌张。

暑假过后到考试前,我开始学着运用自己擅长的绘画方式去应对各种题型,提升绘画速度,基本上梦清后续的手绘课程我都跟着学习了,多画多对比,和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

经验总结:

1,经过第一年手绘失利,第二年我把几乎一半的手绘学习时间放在思考和看素材上,不光是看插画,也在站酷、小红书、微博上看一些完整的设计作品并保存下来,积累了几千张素材。集训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前几年学长学姐的画更多地去展现自己的插画水平、绘画基础,走写实风格。但是近几年的考试更倾向于考察应变能力、设计水平,很多学长学姐会画一些包装设计、海报设计。所以我也尝试了不同的画风,在练习的时候有意识地画一些设计应用训练,有时也会借鉴产品设计快题的版式。

2,在集训评画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很多信息,比如同学们现在倾向于哪种画风、哪种配色,我觉得这是最有价值的。我在上集训课的时候观察到,近两年Chinadaily插画师李旻的作品是最多人模仿的,她的线稿都比较写实像白描,所以很多同学都喜欢用细勾线和渐变色,我在第一年的时候也很喜欢慕娜美勾线和大面积的亮色,但是第二年我发现这种画风太大众化了,评画的时候淹没在卷子里,并且费时间不适合应试,所以我更多地去看插画师宋晨的画,琢磨她的画从而去解决我画里的色彩层次和块面问题,她的画同类色邻近色用的很高级,构图也是有设计感的几何大块面分割,实际上很适合考试快题。因为现在是各专业老师统一批卷,所以突出个人的优势特点很重要,例如以前有一位学长在考试时会画一整个版面的设计应用,能够在众多卷子里脱颖而出,展现设计功力。

3,参加国庆班、考前班、冲刺班这段时间,最好通过之前的积累思考,把自己调整到一个比较从容的状态—有一套可以灵活变通的色板、有能够快速呈现画面效果的画风、几个好看的版式,在培训班布置的考题中反复练习巩固提速,在考场上便能应对自如。

第一年
第二年

政治

学习工具:腿姐的30天刷题计划、肖秀荣精讲精练、肖四肖八、往年真题

我的时间安排:

9月前在手绘练习或者空余时间把基础部分的网课放在手边播放,对所有知识点和历史进程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9月~10月刷腿姐30天习题册,使用方法是先根据自己的记忆做一遍,再将选择题的每一个选项找到对应的来源,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去找到网课听,充分运用这本练习册来熟悉考试知识点。

11月~12月主要做肖四肖八,刷几遍选择题,大题总结自己的答题模板。

经验总结:

1,政治和英语一样,选择题决定分数的高低,网上的大部分经验分享都会提到政治学习不需要过早地背诵、刷题,因为我们考研学习内容很多,遗忘速度很快,但是也不能等着肖四肖八临时抱佛脚,考前3~4个月的反复刷题记忆足矣。

2,政治网课每个老师需要兼顾整个听课群体的接受程度,网课基本上内容重复率高、课程进度慢,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节,单纯地将网课当做一个学习工具去辅助自己,不要完全依赖于老师的学习进度。

3,大题的每个题型都有自己的答题方式,找到答题的规律而不是把肖四八的答案全文背诵,面对变题时才能有话可讲,图二是我整理毛中特题型的例子。还有,考试时答卷务必条理清晰、字迹端正易识别,一定将答案撑满整格答题框。

英语:
学习工具:往年真题卷、王江涛作文、墨墨记单词

我的时间安排:

首先,因为我英语学习基础尚可,大学期间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英语学习上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在初期用一到两个月在手机上背完一整本考研单词书。

考前,我选择只做真题卷,针对作文写作速度问题练习,同时归纳了一个自己常用的作文好词好句文档。

经验总结:

1,我认为理解阅读文章的基础是认识文章中每一个单词,先花两个月时间去背诵一本单词打基础,接着刷题加强记忆,基本上就可以拿下阅读部分了。背单词最难的就是坚持,如果落下一天就会不断地堆积起来,很多同学都做不到背完一本书,转而选择边做卷子边查词,我觉得是非常低效的。如果能够尽快把单词背完,打好一个学习和心理上的基础,就能有时间解决接下来的翻译和作文问题。翻译通过之前的单词背诵,只需要多刷题练习,可以看唐静老师的课解决句式问题。

2,作文方面,多多动笔实践,写作的同时将别人文章的优点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去。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自己常用的好词好句库,网上一些模板里的句式或者词组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是很多是不符合我们的写作水平的,放在文章里很突兀,批卷老师对这类模板很排斥,考研作文题很多都是议论文,应该更多地表现出我们对题目的思考和文章的逻辑性。

 最后,感谢董校长和教务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因为经常和校长尬聊,我才有了很大的信心和动力继续学习,还有亲爱的张老师,不厌其烦地帮我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总是

将身边的研友树立为假想敌

生怕他们抢走资源

因而不愿交流分享

但殊不知大多数时候

我们只是在与自己的心魔较劲

反而乱了节奏败了心态

得不偿失

添翼同学让我们看到了

良师益友本就是

如虎添翼的存在

与优秀的人为伍

才能洞悉和弥补自己的短板

从而更迅速地找准正确的方向

有的放矢,突破瓶颈

加之自身努力,厚积薄发

方才胸有成竹

将能力提升到新高度

考研之旅

并不仅仅是专业课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对身心的磨砺

愿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

常有贤人相伴

画得快乐,活得精彩

从北林到清华:不离不弃,真诚踏实,我花一年弥补6分的差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