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读书笔记(1)

2023-08-12 21:36 作者:Wesstsuto  | 我要投稿

熊彼特的这本书不知道风评如何,先读着吧。下文是笔者对此书的摘录,熊彼特的观点不代表个人立场。

一、“先知”

“他”指马克思

这段其实很有意思,熊彼特认为马克思在“宣传”与“理论”之间做出了取舍,并在前者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马克思并未放弃理论的庄严,这使他成为了一位思想家,而不是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宣传家。


二、社会学家

熊彼特试图亮明观点

熊彼特认为,马克思著作中的统一性本质上而言是有限的。将其著作进行拆分,并对某一文本进行单独解读是可行的。

熊彼特认为,马克思始终保持着与黑格尔的联系,喜欢一些黑格尔式的论证与词汇,但也仅此而已了。

马克思的当代材料掌握不足。

经济史观是一个创见,且这一史观并不摒弃经济之外的历史发展因素。马克思只是试图说明这些经济之外的因素所形成的经济条件。

熊彼特痛批伯恩施坦

此处,熊彼特解读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他也称其为“经济史观”)中的两大核心前提。见本书第19-20页。

经济史观的具体机制

熊彼特承认了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的重要性,但他不认为真的存在一种科学的社会阶级理论。哥宾诺、施穆勒、涂尔干等人提供了不同的阶级理论,这些理论都被熊彼特排除在科学理论之外。

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最初的资本家如何诞生

熊彼特认为,尽管马克思不愿意承认,但最初的资本家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勤劳。此处可阅读《资本论》中《原始积累》的秘密一节。马克思使用掠夺、暴力来说明原始积累。

熊彼特对这一问题给出的进一步阐释

最终,熊彼特还是否定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科学性。包括阶级的产生、阶级的持续,马克思所忽视的阶级的流动性等等,都足以成为攻击这一理论的论点。

在马克思那里,经济史观与阶级理论是不能分离的。

熊彼特给出了两种观点 :

1、

马克思给阶级安置了特殊的理论地位

题外话,这里有一些“理论之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的味道……当然,具体的指称是非常不一样的。

2、

阶级的命运与资本主义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因为马克思为二者选择了相同的定义方式:所有权。

熊彼特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不合史实的。实际上,很难有一个社会能够在敌对的状况下一直保持。

这依然是一个理论构建的问题

熊彼特提出了一个词:资本主义的机械学。这是用来描述马克思用利润、工资、利润率等经济分析方法推导出其阶级理论的过程的词汇。熊彼特认为这倒是挺成功的。

未完待续。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读书笔记(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